-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方案
其他论文之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邓小平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2003年我国首次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人才培养,教育为本。”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告诉我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伟大工程。人才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兴旺、民族的未来,我们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有高素质的教师。 要造就高素质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就必须得进入议事日程。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具有促进学校发展的工具价值,还有其内在价值,如唤醒教师的专业自觉,促进教师的角色重建,提升教师的追求和动机,这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将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建立学校和教师的双赢的发展机制。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职业平淡和厌倦。教学工作如果长期重复地“教知识”,难免教师产生职业厌倦,发展动力不足。一般职业和专业的重要区别在于:一般职业是简单重复操作,容易产生厌倦,职业目的以谋生为主,从业者不可能忘我投入。专业以创造性劳动为内容的,不是工作的简单重复,从业者可以为事业而乐于奉献。教师要经常记录、观察自身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诊断,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教学诊断能力提高的过程。 但这不是靠个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除了教师个体的努力之外,还必须要有团队的支持,“名师” 的引领。需借助团体的力量,由学校组织协调,营造求真、务实、严谨、高效的研究氛围,由个人选择加入不同的团体,在这个目标明确的团体中人人是主人,人人确立发展意识、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把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在职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一种职业生活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它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学校的兴衰成败。必须加速成熟教师专业化教师的转变,成就尽可能多的名师。“名师工作室”就是为大量造就名师而诞生。 名师 广义讲,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是经学生、同行、社会认可,对已取得优秀业绩的教师的尊称。范围可大可小,在于人们心中的认定,并非经一定标准、一定机构的认定。狭义讲,由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经一定标准严格考核后授予的荣誉称号。它严格强调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教育教学理念先进,具有创业精神,在实施素质教育及本学科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起带头、示范作用,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突出,指导、培养青年教师成绩显著,业务水平在本学科处于领先地位,教学富有特色,在广大师生中有较高威信,在校内外受到广泛赞誉。名师体现了一种价值取向和教师的职业理念,不仅是外界评价的尺度和衡量的依据,而且是教师行为的准则和从业的范式,对于广大教师有着重大的引导、示范、激励和鞭策作用。名师的标准更多地是一种规范、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香港大学徐碧美女士对一所学校的四位教师经过一年多的课堂录像、访谈研究,完成了《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一书。她认为,专家教师或名师有三大特征:组织结构良好的基础知识以及思考和反思的知识技能特征;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知识发展特征;不断探索和试验,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和积极回应挑战的行为特征。 工作室 工作室(STUDIO)是一个舶来词,最早诞生在欧美一些国家。其特点是拥有以某种专业知识为依托的核心资源,非公司化运做。专一。 专业,规模小,小而精,有创造力。 有个性。他将兴趣变成了工作, 将爱好变成了职业。 是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 名师工作室 以成为名师为终生奋斗目标,以个人兴趣与专长为发展方向,在自愿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加入,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团体,在不同层次名师的主持指引下,组员在平等、民主、和谐的研究氛围中以精诚合作,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可预见性的发展,实现“名师引领,资源共享,全员提高,均衡互补”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名师工作室的存在是学术意义上的。 文化意义上的, 责任与义务,交流与对话,合作与学习使发展与提高成为一种必然, 从而好建设一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创新型教师群体。它是学校教育智力资源的集聚地,是骨干教师交流的舞台、成长的摇篮。 学校名师工作室 “名师出高徒,名师创名校”。 新课程改革,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加大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了解向名师学习,走进名师,争做名师以成为全体教师进一步发展提高的专业取向。学校需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师培养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 资源的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名师、骨干、青年教师三级培养工作,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论水平较高、学科造诣比较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教育教学中坚力量,促进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做大做强学校教学科研的新基地,为学校教育教学向高层次、高境界的发展与跨越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的保障。达到教师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发展的目的。 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 学校期望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逐步实现“名师”经验课程化,“名师”成长过程案例化,教育教学理念可操作化。通过多种形式,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为名教师,从而提高教师群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依靠教师发展学校。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专著对“名师工作室”的概念的具体阐述,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事例和部分学者论述中得到一定的定义:名师工作室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名师的一个虚拟的机构。在这里可以充分发挥德育名师、学科名师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中的核心作用,充分体现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 从2002年12月北京东城区首次向全市推出两个“名师工作室”起,各地纷纷成立“名师工作室”,推动“名师工程”。通过建立“导师聘任制”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弹性指导,通过组织群体研修、组建“名师指导团”深入学校进行教学诊断与指导、举行教学现场会……这一系列举措,加快了北京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至少可以在以下方面发挥作用:为人、处事和忠于职守的榜样典范;在共同工作中加速经验学习的进程;引导公开性活动以及评论与改进;通过思考与反思,不断总结、提升现有经验;坚持探索和试验,在质疑现实与回应挑战中不断改革创新。 但在“名师工作室”的实施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面向全社会,面对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的帮扶形式,存在参与面窄,受益面窄,名师与其他教师之间存在界限,名师与成员相处时间少,交流不够及时等困惑,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组成形式,活动形式,成员的发展提高指标等还缺乏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有许多尚待研究之处。 乐山市实验小学办学十年,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实小教师群体。我们形成了“尚志求精、博学慎思”的教风。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追求知识的广博、专业文化底蕴的厚重,形成了开放的、新颖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知识结构。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大家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追求新的创意,在全市小学教学改革中很好地起到了实验、示范作用。在促进课改的同时,实小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占总数百分之六十的实小教师,成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四川省教育教学专家后备人选、四川省的学科带头人、乐山市的骨干教师以及省、市优秀教师、省、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中的一员。实小是名师的摇篮,改革创新的沃土搭建了名师成长的平台。年轻的、团结向上的实小教师以其蓬勃的姿态引领着本地区课程改革的潮流。 能取得以上成绩已经在全市起到引领作用,在全社会产生极大的反响。但在成绩面前我们也面临着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中省特级教师有2人面临着退休,中学高级教师年龄偏大,小学高级教师也呈高龄化,而年轻教师中实现了由成熟教师到名师跨越的很少,有较大一部分教师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自己已经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一定成绩,但离“名师”有较大的距离,把能评为“特级教师”当成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 这些年来我校一直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全体教师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已经涌现出一批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研究能力强,并具有超前眼光的发展性教师,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不仅现在是学校的中流砥柱,将来更是学校的社会的名师。乐山市实验小学要继续发展并始终处于本地区乃至全省领先地位,就必须不遗余力地培养自己的接班名师。而名师工作室无疑是首选手段。学校领导在总结提炼我校发展的经验上,高瞻远瞩地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划。这既是对“学习,学校发展的源动力”的进一步补充,也是“学习者共同体建设”在学校的具体表现。此规划一提出便产生轰动效应,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领导给予高度评价,市内外学校纷纷前来学习取经,这更坚定我们研究的信心,在校本研究上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为了让名师工作室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源泉,我校于2005年9月组建了7个名师工作室,并逐步确立了“乐山市实验小学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 经过研究探索,寻求学校“名师工作室”构建、发展的途径、措施和方式方法,认识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的规律,形成理论与实践技术,促进教师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格价值、教育信仰),促进教师非团体组织的整体发展(团结合作、和谐发展、共同进步),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师素养,推动学校建设,进一步提高育人质量。 三、研究内容 1、 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的基本理念 2、 学校“名师工作室”构建方式 3、 学校“名师工作室”常规工作细表 4、 学校“名师工作室”特色工作细表 5、 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途径 6、 学校“名师工作室”评价标准 四、研究对象 乐山市实验小学全体教师,以自然状态进入研究范围。 五、研究周期 研究从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历时两年。 六、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法、实验法、个案法和行动研究法 七、研究措施 1、成立“教师发展学习”、“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指导全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2、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学校自身特点、教师发展需求和环境、条件影响,探索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规律,积极推进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全面提高教师素养,推动学校建设,提高育人质量。 3、坚持开放观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虚心吸纳百家优长,结合自身实际,创建我们自己的富有特色的学校“名师工作室”。 4、聘请专家、顾问指导工作,争取领导大力支持,鼓励骨干教师带头研究,带动全体教师主动参与研究,协调好各方关系,形成专家、领导和教师和谐工作的良好局面。 5、邀请全国教育名家进校讲课讲学,召开各级座谈会,开展学校“教育论坛”活动,组织研讨,组织学习,创建浓厚的学习氛围、教研氛围和发展氛围。 6、教师人人做到“四个一” :每月一节教研课、每月一篇教育教学随笔、每人一个科研课题、每人一份教学反思(35岁以下教师课课有反思,35岁以上教师一学期10次教学反思)。教师人人养成学习习惯,全期听课:35岁以下教师18节,35岁以上教师15节;全期做读书笔记:35岁以下教师10000字,35岁以上教师5000字。 7、鼓励教师人人上精品课、撰写高质量文章、出版自己的专著,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 8、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和后勤保障 八、成果预测 该课题预计取得下列成果: 1、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研究的基本理念 2、学校“名师工作室”构建方式 3、学校“名师工作室”常规工作细表 4、学校“名师工作室”特色工作细表 5、学校“名师工作室”发展途径 6、学校“名师工作室”评价标准 九、效果预测 通过该课题研究,预计可取的如下成效: 1、逐步实现“名师”经验课程化,“名师”成长过程案例化,教育教学理念可操作化。 2、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为名教师,从而提高教师群体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依靠教师发展学校。 3、关注个人和培养对象的成长过程和成功经验,提炼个人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逐步形成理论性、课程化的“名师”教育教学实践知识。 2、充分利用“名师”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名师工作室”在任期内,要帮助培养对象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其成为“名师”或“准名师”。 4、依靠名师工程,发展学校。 十、组织管理 1、学校领导带头投入项目研究,组织项目的日常管理,组建课题组,负责研究检查,制定相关措施,保证研究顺利实施。 2、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科研环境,及时宣传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扩大社会影响。 3、主研人员负责制定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研究思路,指导子课题研究,向上级汇报研究动态。 4、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和研究会议,切实解决“名师工作室”运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5、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