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得)之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设计理念与组织原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设计理念与组织原则

体育论文之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设计理念与组织原则 ‎ 摘要:长期以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于“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这一教学方法的机械性,使得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参与体育课中一次次反复的机械性动作练习,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疲劳、烦恼、焦虑,甚至是痛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处于一个崭新的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我们输入了新的教育理念,为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作用。“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施途径的研究”正是出于这一思想精髓的理解,而采取的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力图以此来焕发体育课堂的活力,让学生体验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生活,从而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关键词:农村小学  体育教学  设计理念  ‎ 组织原则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任何教育都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如果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从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而《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体育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体育的重要方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体育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体育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体育活动经验”。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    一、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科学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而活动教学的关键,在于把认知与动作技能的学习结合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保证儿童有自己真正的活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动眼,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 ‎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体育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创造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愉悦身心,从而使学生喜爱这门功课,而不是面对厌倦的体育劳作课,从而相继促进课堂教学。例如:我在“小足球”这一内容的教学游戏环节中,导入新课,播放世界杯主题曲,激动人心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的兴奋中,再让学生猜猜这音乐与有关的运动。这样,学生一开始就是愿知、愿会、乐学、乐练的。新的内容的引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取了知识,并且增加了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二)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    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内部的活动过程,要教会学生学习,按照学生的“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认知规律组织教学。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用耳朵听科学”。因此,在我们的体育课上,必须加强操作活动使学生人人积极参与,思维随之展开,这很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概念记得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例如:在“王禽戏”这一教学环节中,传统的方法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把握“王禽戏”‎ 拟物的特点,将动物的运动形象引入课堂,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去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热情。教师提问:老虎怎样走?鹿在草原上怎样跑?狼能够爬树吗?鹤是怎样飞的呢?等等。学生不由自主的想象,模拟这些动作,教师再因势利导,规范动作要领。这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练习,自己讨论意义,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从中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他们学得就会轻松愉快,收到了的效果也会更好。‎ ‎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    活动教学的过程实质是师生之间的协同展开探索活动,共同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他们的积极思考、探讨,从而去解决问题。如在学习“跳远”教学环节时,我用一录像情节引入:青蛙是这样跳的!根据录像情节,先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疑问,如:青蛙起跳的姿势怎样?青蛙在跳起时的姿势怎样?青蛙落地的姿势怎样?然后模仿青蛙跳去尝试我们的立定跳远,说说自己在立定跳远的一些感受。亲身的体验,使学生产生了解运动的过程,激起深入探索的欲望。巧设探索性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的动机,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的教学,老师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学生在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中,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会逐步得到提高。‎ ‎    (四)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小组合作学习是活动教学中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比如:在教学“跳远腾空技术”环节时,我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由于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同学间的相互启发,于是出现了“挺身式”和“跨步式”两种方法。然后通过分析、比较、优选,让同学们选择得出“挺身式”最佳思路和方法。在这里,我通过小组集体合作的形式,不仅促进个人的思维在集体智慧上得到发展,而且同学间的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形成立体的交互的思维网络,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动手动脑,通过讨论、争论、辩论取得1+1>2的效果。‎ ‎       (五)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实践能力 ‎    我们的体育活动教学情景要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体育,因而让“生活”走向课堂,让体育贴近生活,能使学生发现体育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所以,在活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例如:在低年级“立定跳远”‎ 的教学环节中,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童话:小白兔来到森林,看见地上有很多蘑菇。它采了好多,要带回家去。可是天色已晚,小白兔跳不远,太阳一落山,大灰狼就会出来了,你能帮助小白兔跳吗?通过这个童话,消除了孩子们对新知识的紧张心理,使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参加到立定跳远的学习和练习中来,并且通过练习,形成正确的用力方法。结束的时候,我再说一个笑话:“小白兔跳呀跳,跳到第二天天亮也没回到家,为什么?原来它一直围着一棵大树在打转呢?”让学生在大笑中放松紧张的肌肉。让学生确信课堂学到的知识能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了解体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体育的眼光看问题,用体育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的价值,增强学生用体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    二、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原则 ‎    活动教学既不同于那种服务认知目标完成、学生被动参与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相分离的不完整的活动,也有别于那种“自我活动”“自发活动”或者为了活动而组织的活动。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遍及教学全过程,它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活动的,有思维积极参与的,内部与外部活动并重的,充满改造和创造精神的,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因此,为了使体育教学活动效果明显,在实施中,我们必须注意几下三个问题:‎ ‎    (一)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相结合 ‎   ‎ ‎ 所谓内部活动也即心理,其性质是观念性的活动或符号性的活动。外部活动即实践活动,操作活动,其性质是运用一定的实物工具作用于具体对象的对象性活动。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不断双向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物质运动和心理运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学生主体活动的内化和外化的统一。如果实践活动成了单纯的外部操作活动,那么这样的实践活动对内部活动的素质的发展就没有什么价值,另一方面那些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部活动对外部活动素质形成不会产生直接影响,比如静听、静观、静思等知识学习活动,对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不会发生影响。因此,只有将外部活动与内部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及主体力量的发展。如在教学“田径中的蹲踞式起跑与站立式起跑”‎ 这样一个操作的片断:(1)让学生在起跑线前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确定自己的最佳起跑的位置,猜一猜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2)说说站立式起跑与蹲踞式起跑的区别。(3)尝试、体验两种起跑方式,能发现什么?(4)分析两种起跑方式对自己的辅助作用,确定、选择对自己最佳的起跑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要获得对起跑方式的认识必须让他们尝试、体验,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我们也要在每一个操作的过程中都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问题,真正使学生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实践活动只有通过引起主体的内部活动,才能促进其内部活动素质的形成,再如,就是经常让学生在课上采取辩论,小组讨论,当小老师等活动,使学生的内部活动表现于外,从而产生相应的外部活动以促进外部活动素质的形成。‎ ‎   (二)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活动相结合 ‎    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活动教学定位于学生的主体活动与自主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活动教学的实施体现了师生关系的一种重大改变,但这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否定教师对于教学所应承担的责任。因而在实施中不能矫枉过正,片面扩大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力,把教师挤到教学舞台的幕后,使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体现学生的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学习不能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体现教师的主导,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目标导向,动机激发,情境创设,方法指导,解答疑难,指点反馈,换言之,教师对学生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实现调控和原则性指导,以确保活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实际效果。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创设活动情景中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需要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顺利开展。因而我们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学时,采用双轨道备课形式,把学生的活动与教师的指导对应起来。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自主活动主体与其对应客体(教材,活动对象)的中介,这一中介的作用以促使学生主动发展这宗旨。‎ ‎    (三)活动教学要与传授教学有机结合 ‎   ‎ ‎ 活动式和传授式是教学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种教学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需要寻求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虽然活动教学的概念是针对传授的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们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活动教学与传授教学紧密配合,保持适度的平衡,实现两者功能优势互补,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质量。作为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活动教学是有一定的知识适用范围的,生动的,富有启发的讲授在体育概念等方面知识的教学中仍是十分有效的,而对于一些理解性、应用性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策略的形成以及情感的体验等,不可能单靠讲授,告诉的方式为学生所掌握,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究、体验等具体活动才能占有内化这些知识,因而这些知识非常适合以活动教学形式进行教学。在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几个理念:(1)重视体育应用价值的体现,由学科体育观向生活体育观回归,“体育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背景出发”。(2)重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由聆听吸吮型向活动参与型转化,“提供充分的从事体育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体育活动经验”‎ ‎。(3)重视学习方法的培养,由演绎式教学向归纳式教学发展,以事实为依据,用体育思想和方法,探索归纳出体育规律。事实上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多向性,动态性,活动教学与传授教学又常常相互联系,交织渗透的。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两种教学形式各自的功能及其运用范围,使活动教学更具生命力。总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重在为学生创设各种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不仅仅把学生看作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有丰富内在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重大生命潜能的活的生命体,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得以充分释放。因此,在小学体育活动教学中,应牢牢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在教学中创造儿童自己真正的活动并不是最终目的,其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季 浏、汪晓赞主编,小学体育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魏争光主编,小学体育教法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