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心得)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信息技术论文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文 摘】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似乎成为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过度、过早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为了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合理运用,优化语文教学。我以为在思想上教师要有正确认识,不要过度依赖;其次,教师要有生命意识,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上,努力做到少用、精用、活用,努力把信息技术用精、用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素养 信息技术能够延长和扩张人的信息功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迅速而深刻地改变着人民的学习、生产、生活,人类迈入了“信息社会”的时代。将信息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教学,似乎成为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一时间,语文课堂大肆吹起信息技术之风。让我们在充分领略到它给教学带来的便捷,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看到信息技术泛滥课堂,运用不当,大量的课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挤占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过于直接的视觉冲击,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浅尝车止,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语文教学的本质南辕北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 过度使用,游离语文教学之外我曾听过这样一节《田忌赛马》课。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之后,播放《田忌赛马》的课件。课件很完整的再现了整个事件。学生个个睁大好奇的眼,聚精会神地欣赏精彩的剧情。十分钟后看完了。师问:“田忌赛了几次马?每次结果怎样?”有了刚才的观看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师又问:“田忌为什么第二次赛马能反败为胜?”学生愕然,接下来进行小组讨论。六分钟后全班交流汇报。学生没有充分的阅读文本,理解课文内容,甚至有人游离课本之外主观臆测,学生的回答始终触摸不到问题的核心。纵观整节课,我们的学生能学到什么知识?能培养什么样的能力?获得哪种思想的启迪?受到何类情感的熏陶?我以为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成为一种教学手段,应更好地辅助教学,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促进学生更积极地主动学习,培养语文能力,不断获得发展。如果过度的依赖,挤占学生阅读的时间,脱离文本,将语文课上成了观赏课、欣赏课,游离教学之外,就丧失语文教学的本真。二、 过早使用,干扰、替代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忆江南》的课堂教学。学生在说完词意后,教师没有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而是播放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秀丽多姿。虽然让课堂跨越了时空,结合课外,淡化难点,却也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过早的使用信息技术媒介,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相反让信息技术的优势变成了缺点,让直观的视觉刺激替代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得学生思维无法“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思维空间越来越窄。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信息技术的演示中浅尝撤止,思维没有碰撞出火花,无法亲近文本,走近作者,产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感受及体验。相反会形成学生的懒惰心理,不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 可见,过度、过早地使用信息技术,不仅达不到预期目标,还会限制学生的 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如何让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合理运用,优化语文教学呢?我以为在思想上教师要有正确认识,首先信息技术不具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魔力,不要过度依赖;其次,教师要有生命意识,关爱学生,一切围绕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教学。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上,努力做到少用、精用、活用,努力把信息技术用精、用活。 一、 精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培养的有效手段。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新教材的兴趣。”可以说,兴趣在学生的学习 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刺激学生的感官,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及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中,学生主动探究,积极进取,愿学、乐学。如《荷叶圆圆》一课的教学,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将语言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场景):师:大自然是美丽的。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游玩。(学生听到有美丽的地方可玩,立即来了兴致。)教师播放课件:池塘里碧绿的荷叶在风中摇动,水珠滚来滚去。荷花绽放出美丽的笑靥。蜻蜓在花间飞舞,小青蛙在荷叶上跳跃,小鱼在荷叶下游来游去,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精美的感性材料的展开丰富了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纷纷举起小手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想象它们之间的对话。学生带着自己的喜爱入情入境地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观察能力,发散、发展了思维,受到美的熏陶。二、 妙用信息技术,突破疑难,实现智慧对话小学语文中入选的有些文章如《月光曲》、《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阿里山的云雾》等距离农村孩子的实际生活较远。他们受生活条件的限制,很少接触瞬息万变的现代科技,领略风景名胜,没有自己的书柜。他们的生活圈子狭窄,知识贫乏,生活体验单一。当文本中的信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距较远时,实现教师、文本、学生之间的对话过程就很困难,更别说高质量的智慧对话了。农村教师备课时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文本的特点进行预设,确定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疑 点,在课堂中巧妙运用科技手段,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从中获取语文能力,养成初步的语文素养。《燕子》一文中有“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一句,学生们表示不理解。看样子是别指望他们品位语言的优美了。好在我课前预料到了。接下来我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春天。学生们说到:小草发芽了,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青蛙从洞里醒过来了呱呱地叫着。燕子飞回来了。院子里的桃花开放了。田野里油菜花也开了。蜜蜂在田间忙着采蜜。从学生的叙述中看出学生的认识与文本要表达的意思还有一定差距。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知道的成语、诗句来概括春天。学生交流了很多。有的同学还说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经过刚才的一番描述、概括,教师激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实现了情感与知识的双重迁移。此时学生内心的感悟处与“偾与悱”阶段,不能够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不能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不启不发,此时教师需要架设一道从学生心田到文本的桥梁,多媒体技术甘当了这座桥。接下来我播放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争荣,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的动态画面。学生刹时顿悟,内心豁然开朗。再品读这一经典语句,品味修辞手法的绝妙时,学生妙语连珠,感同身受,“斯时不知我为古人,古人为我,但觉文入神,神入心,永不失也。” 学生的思维出现困惑枯竭,教师要想法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并与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努力实现情感与知识的迁移,适时、巧妙的运用现代媒体技术,突破疑难,让学生的想象插上飞翔的翅膀,构建高效高质的课堂对话。三、 活用活信息技术,升华主题,延伸课外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所以语文课堂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师一要用活教材,二要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周围的环境资源,三要引入信息技术,整合资源,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开放、灵活的大语文观。例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将课文快学完时,教师出示本课与环保整合的课件:宇航员拍摄到的地球,地球遭受到的种种破坏。传神的画面带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美与丑的急速变化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情感落差,地球母亲牵动着学生的心,主宰孩子们的思想。孩子们大声呼吁:地球只有一个,爱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停手吧!课虽上完了,可是学习还没有结束。教师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外调查:你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毁坏地球的行为?你准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阻止?下周召开主题班会。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在课外开展探究性学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