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山重水复疑无路——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语文论文之山重水复疑无路——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大千世界很精彩,学生作文却苍白。无可奈何花落去,优美灵动全消散。”这个顺口溜是我对我们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概括,足见学生语言功底的“贫血”,所以,发扬民族丰富多彩的语言,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增强学生文化底蕴,已成为教育界众多有识之士的共识。为此加大古诗词篇目的比重,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事与愿违。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让人有些尴尬: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索然寡味了无兴趣,大有一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厌的感叹。曾有学生戏语古诗词:你的柔情我实在不懂。那么如何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有效性,让教改的春风也吹拂古诗词教学这条“漫漫长路”,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之春呢?在我看来,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教学立足点上,应该把握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进行;在教学途径上,应该扣住古诗词的语言内容来展开;在教学策略上,应该少教多诵读,少讲多积累。 下面试着展开论述。 一、在教学立足点上,应围绕“领悟古诗词的文化意蕴”来进行 古诗词的文化意蕴,即体悟诗人的情怀、感受诗歌文化。由于古诗词的话语风格离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多数古诗词教学仅仅满足于诗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至于诗词的文化底蕴则往往无暇顾及,因而诵读水平不高,品位不高,而古诗词中贮存着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往往隐藏在一个个意象之中。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能把其中蕴含的情感揭示出来,那就能把握神韵,读透诗心了。如何让学生们真正的领悟古诗词的文化意蕴,并从中受益呢。我认为应该需要以下两个步骤。 1、领悟古诗词的文化意蕴,需要“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指为了理解某个诗人的作品,而去了解这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即结合作家思想和时代背景理解作品。它为古诗词阅读和欣赏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对理解原文无疑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不能简单满足于教材注释和教学参考提供的作者、背景的简略介绍,而要尽可能详细地、重点突出地向学生介绍诗人生活的时代特点、创作背景、诗人生平等情况,让学生在“知人论世”上去把握、领悟诗词的意韵。例如我在教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时,我先给学生介绍了这个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女词人,正处于北宋灭于金之前,她在举朝南流前生活舒适安定,与丈夫金石考古家赵明诚游于文艺;前期词作主要反映闺中生活、自然风光和丈夫离别的相思愁绪。等到我介绍了词人生平、背景、词的主要情感之后,学生大悟“此乃词人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自己的寂寞与相思情怀,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丈夫刻骨铭心又委婉动人的相思之情也”。 所以我们教学生赏诗品词时,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作一个较为细致的介绍,为以后学生去赏读诗人之作及他们该时期的其他作品打开方便之门。 2、领悟古诗词的文化意蕴,需要“观景悟情”。 “观”指对诗词的直观感受,也就是让学生具体再现诗中之景,具体感受诗词实的、可感的一面。“悟”指读者对作品的品味感悟,通过学生的联想、想象确定丰富的艺术意境,再现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观景悟情”指让学生把头脑中再现的实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画、影像等),进一步品味出实景之后的意蕴和情思。正如朱熹所说:“读书之法,既先识得他外面一个皮壳了,又须识得他里面骨髓方好。”如我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让学生们先直观感受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瘦马等具体形象,并要求在头脑中再现这些物象所构成的整个画面,因为画面背后深处的作者的“情”,是以这些具体的物象为依托的,不能离开物象而存在。接下去为了让学生品悟由物象构成的丰富意境,我动用各种教学手段,有动画、音乐、影像等,调动学生的思维,凝神专注,使学生同诗人之“情”产生共鸣,为作品意境所感染,达到“ 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之境界。在诗词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明白“知人论世”,披文入情,运用联想、想象去品味领悟诗词意境,做到“以意求古人”,不“以词求古人”。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诗人的“知音”,走进诗词意境的美好境界。 二、在教学途径上,应该扣住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来展开 中华语言的特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古诗词语言特点更是凝练有加,真可谓一字千金。元代文学家元好问曰:“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众所周知的贾岛的“推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就是“炼字”的典范,“准确传神”描摹物态能抓住特征,描摹心理能妙传心绪,描绘情景能使人身临其境。因此,古诗词语言须细细推敲,字字咀嚼,方能解其中之味。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咀嚼”。 1、“咀嚼”标题,揣摩诗中的内容。 标题往往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感、题材类型等方面传递出该诗的各种信息,遵循着这些信息揣摩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内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题已经表明时间“春”,地点“钱塘湖”,事件“行”,由此可猜想诗的内容大概:在一个柳浪闻莺的春天,诗人散步在白堤上,或告知春的信息,或引发优美的联想,或涌动丰富的情感。又如,读《《江南逢李龟年》》,一看题目,我们会抓住“逢”这一题眼,让学生揣摩诗中内容,可猜想:“ 诗人在什么情况下遇见李龟年?相逢时是怎样的心情?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带着这些问题去揣摩诗句,就会自觉地“咬嚼”诗中的每一个字,而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这首诗大意也就读懂了。 2、“咀嚼”意象,琢磨诗人的情感。 任何诗词都是借助一定的物象来表达情感的,对诗词中所用的物象,都不能只当作一般的物象,而要结合诗词的标题仔细思考这些物象所寄寓的情感和深藏的内涵。如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当我们借助诗歌的标题传递出来的信息,了解到诗人正与友人送别,通过写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怀时,就要揣摩诗中的“孤蓬”“ 浮云”“ 落日”“班马”等物象也许是非同一般,它们很有可能是寄托作者思想情感的意象。通过咀嚼诗中的字句,发现诗人用 “孤蓬” 说明离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表达了对朋友飘泊生涯的深切关怀。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天空中一抹白云,随风飘浮,象征着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离开大地,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班马” ,是离群的马。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这样揣摩确认作者是抒写怀人之愁的,就准确无误了。 3、“咀嚼”诗眼,品味全诗的精妙。 诗眼就是指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字,一首诗,往往因这“一字”而境界全出。在诗词的关键处,一个妙煞的字眼,可以有声有色,极致入微,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甚至可以营造出一种意境。因此,我们必须“咀嚼”不放。如杜牧《泊秦淮》诗中的“犹”字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形式,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状况和注定灭亡的结局联系起来,以辛辣的嘲讽,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黑暗的愤慨。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中的“孤”字,不仅给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而且我们从诗的意象和细节--“僵卧孤村”“ 风吹雨”“ 入梦来”中所传递出来的孤苦、愤懑,找到了“孤”的注脚。正是这一个“孤”字,不知让后世玩味了多少!有人品出了诗人很多处的“孤苦”: 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孤独地回首往事,有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都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心头闪现;眼睁睁地看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却不能施展收复失地的理想,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孤苦?但无论品出多少种“孤”,都还是“咀嚼”的结果,通过“咀嚼”,不仅品赏到古代诗词炼字的美妙,而且达到考纲对古诗鉴赏的目标要求了。 由此可见,对于古诗词的“咀嚼” 决不是玩繁琐无趣、只顾文字小节而忽视内容深义的文字游戏,它“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朱光潜语)”,要善于从语言文字中领悟要义,发现问题,品味精妙,除了细细咀嚼,别无他途。所以,古诗词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加大“咀嚼”的力度,在培养“咀嚼”文字习惯的同时,训练思维,积累思想,推敲感情,吸纳与丰富语言库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文本(含文章标题、题干、注释等)的理解剖析、归纳整理、鉴别欣赏的能力。反复“咀嚼”是读懂任何古诗文的最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策略上,应该少教多诵读,少讲多积累。 中国的古诗词浩如烟海,灿若星汉,要想更多地吸收民族的精华,我们应该提少教多诵读,少讲多积累。对此我们作如下具体策略。 1、少教多诵读。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智范曾说:“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一种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好方法……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目的。”诵读是彰显学生个性和诗文音乐之美的反复诵读,让学生熟读背诵,感受其中的诗美,受到熏陶感染。学生学习古诗词必须读正确、流利,读出自我感受,在读得烂熟于心的历程中陶情冶性。让他们如朱熹所言一样,“一字一句平心去读,不能有丝毫杜撰” ,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神采飞扬。而教师只须略加点拨,学生不好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初中生学习古诗词,并不需要当即进行深刻理解,教师也无须进行繁琐讲授和深入指导。学生经诵读而积累的诗词,暂时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是很正常的,也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古诗词常读常新,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对古诗词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刻。教师试图通过过多地讲解或其他手段让学生一劳永逸地理解古诗词,断然行不通,也没有必要。 2、少讲多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累是富含生命情趣和思想文化内蕴的自然记忆。学生只有积累大量的诗词,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诗词的精华,得到文化的浸润,从而积累词语、形成语感、学会表达。所以引导学生积累时,要求教师删去繁杂、琐碎的多余地讲解,还学生时间,给学生空间。当学生心中装有百十篇范文,几百首诗歌时,就如滴水汇大海,容纳百川,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我在教李清照诗词时,我只是简单介绍了诗人的生平遭遇,接着我连续教给学生五首词:《如梦令》、《玉楼春》、《武陵春》、《声声慢》和《永遇乐》,不作详细的讲解,只叫学生积累背诵,等到学生完全记住后,我再让学生写写你对李清照的情感,同学居然写出了《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等深沉的文章。 当然诵读与积累是合而为一的,两者相互作用,注重过程与结果并举,情思与言语共存,能够直达诗文本身的情韵,直抵学生的肺腑心灵,实属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必然选择。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学生诵读积累古诗词的教学工作,从而尽快提高初中古诗词教学质量,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思想。 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强调的就是这种“亲身的体验”,贯彻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真正落实,是教学人性化的回归。“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我们将从“以为学生鲜能自览,必为之讲解始能明晓”(叶圣陶语)的陈旧的观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彻底走出来,利用古诗词留给我们的特有的理解空间,独有的历史情感、美学价值,鼓励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古诗词探究阅读中去,去对话古人,去倾听历史的回响,去认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来厚实自身的语言文化素养,还古诗词教学一个生动活泼、百花齐放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创新性教学指导》 关文信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5 [2]《语文课程论基础》(第二版) 王荣生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9 [3]《诗歌的情绪传达与阅读理解》(《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02期 袁清华) [4]《古典诗词中的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02期 冯爱军) [5]《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研究 》 ( 《文教资料》2008年14期 ) [6] 杨丁桥:素质教育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N].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年 3 月第 17 卷 第 2 期 [7] 李荣英: 谈古代文学教学改革[N].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年第 2 期(总第 92 期) [8] 胡怀强 试探现阶段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文学教育 2008.10 [9] 王妮娜,岳军荣:中国传统经典在现阶段语文教育中的作用[N].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 8 月第 21 卷第 3 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