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论文之“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活”,评价艺术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多元化教学评价之我见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科学课程,作为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基础课程,其教学评价的发展方向将直接影响到对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细心呵护的程度,影响到对儿童的科学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检查或证明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往往以目标达到度评价为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以教师为评价的唯一主体,以单一的预期教学目标为评价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评价,而其主要手段是考试或考查,包括平时的单元小测验、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等。这种内容、方法等都较单一的评价形式在学科教学以双基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是比较适应的,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而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及时地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原先那种传统的评价方式正在被其自身的弱点所制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新课程,新理念,为了适应新的课程,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势必会引起评价各方面的一系列变化,而产生新的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可以体现在教学评价的多个方面。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人组成。随着评价功能的改革(从鉴定、证明到导向、改进),评价者的角色将由教师一人发展到多人组成。 (1)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以往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是评价者,学生是被评价者,评价的主动权在教师的手里,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这样,学生根本没有评价的积极性,评价对他们的激励作用当然也微乎其微了。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活动中,可以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评价,鼓励他们进行自评与互评,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评价同伴的学习,甚至于让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伙伴关系,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帮互学,共同改进教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我评价的分析能力还很弱,所以需要我们教师悉心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具体的评价项目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方面的情况,而对于等级或分数评定的准确性,则可以相对弱化。科学教师作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亲密的伙伴,在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科学活动进行评价时,这种评价哪怕是幼稚的,甚至是与教师自己的意见向左的,但只要是该评价发挥出了应有的激励作用,能为学生树立自信,能促进他们自我评价能力的成长,那么,我们的科学教师都应对他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2)让家长成为科学评价的参与者 谁最关心孩子的学习?当然是我们的家长。尤其是当前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我们的家长都在以各种方式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我们常常感叹:5+2=0(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的家庭教育,效果等于0),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有没有及时地与家长勾通,有没有花心思引导家长们参与我们的教学评价呢?让学生家长参与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来,可以引导他们把关心孩子的着力点放在最合适的地方,从而与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要求保持一致,建立一种家长与教师共同关心学生学习的机制。 (3)让课程专家或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都参与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来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科学教育更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合作,共同支持和完成。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在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参观、访问、调查、观察、交流等)进行科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各个方面发生关系。让课程专家或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一起参与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来,有利于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校的科学学习置身于广阔的背景之中,以各种渠道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优化评价的组织、实施、方法和效率等各个环节,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这里,让家长、学生、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一起参与到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来,并不是说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不再重要。在这个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主体中,教师仍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不再是独一无二的评价者或主持者,他应是所有评价活动的发起者、协调者,当然有时仍然可以是主持者。科学教师最大的作用在于对自己的科学教学进行调控,使学生、家长、教育管理部门、社区有关组织和人士与教师自己的评价发挥出最大的合力,使学生经过3-6年级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后,其科学素养达到自己应有的水平。 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也就是评价时不能再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而是要注重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即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乃至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水平与成就。既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概念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多方面的变化与进步。《科学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的主要纬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从三个方面作了明确的界定,那么,我们对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是否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进行评价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处于三大分目标之首。在这方面重点可以评价他们动手、动脑“做科学”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等。就具体某次科学活动来说,可以评价他们认识科学探究的程度,如是否知道科学探究活动常用的方法,是否知道科学探究活动中主要的环节等;也可以评价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如评价学生观察是否全面,设计是否合理,提问是否正确,假设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等。不管科学探究的结果与水平如何,是不是运用了自己最擅长的方法表达探究结果;在科学探究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尊重事实;是否能得出结论,并清晰地表达;是否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是否注意收集第一手资料,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如何等。 (2)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通过的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与引导,可以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感受、体验与内化有关的情感目标。在这方面可以评价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学习是否认真,对身边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对一个问题的结果能不能作出多种假设和预测,其中有没有大胆的想象和创新,是不是乐于与同伴合作,能不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乐于采纳,对事实依据是否尊重等。 (3)对学生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更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条信息,而是要全面评价学生对各种科学基本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运用情况。如学习了生物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中一些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的知识与研究方法之后,能不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或有没有“科学能够改善生活” 的观念等。 三、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科学素养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很大的目标概念,它不仅包括原有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以及行为习惯等领域的要求,这样一个多元的结构体系,当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多元化评价方法。以往那种仅仅在学习结束后通过测验、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分数评价的方法,根本就无法适应科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更不要说达到科学课程的最终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了。科学课程的评价应以真实的科学探究活动为基础,包括师生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所以,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应该,而且必须伴随于科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而且其评价方法也不应拘泥于书面测验和考试,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素养的评价方法都应得到肯定与赞赏。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加以实现: (1)评价手段的多元化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中,传统的书面测试也是评价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应有口试、访谈、现场观察、专题作业、制作、杰出表现记录、答辩、轶事记录、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等多种方法。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这些方法并不是单独或孤立地进行的。一次优秀的评价活动往往需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并加以综合。 如针对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可以采用口试、写小论文、讲演等方法了解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层次,通过对学生在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活动时的现场观察,来评价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如何。也可以由教师、学生或家长收集学生的学习结果,如科学观察日记、科技小制作、科学报告等汇总成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所有这些手段的运用,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学生的平时评价,另一方面可以供终结性评价时参考。其结果可以是显性的分数,也可以是等级评定。目的都是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以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水平,而不是强调科学探究的结果与结论。 在涉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指标时就可以采用评议法。教师可以先由学生按照指标要求开展自评与小组间的互评,然后根据学生的自评与小组间互评的结论,再参照日常的观察记录以及作业等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其结果则最好是以描述性的定性信息为主。这就需要我们的科学教师做个有心人,尽量把所有有价值的信息都及时记录在案,建立学生个案袋,甚至制定出情感、价值观量表,以直接对学生的情感、价值作出评价,以提高该评价的可信度。 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部分的评价时也应紧扣科学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不以机械的问答、测试和考试为主要方法,而可以通过随堂提问、观察记录等方法了解学生是否已经知道或能基本讲得出。即使是考试,也要注意方式的情景性与灵活性,而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另外,学生长期的作业也是这方面评价的有力依据。只有这样充分利用多种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才能适应科学课程的发展,才能真正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也只有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进行评价,才能从多方面收集信息加以分析,才能收集到真正的信息,达到科学评价的教学功能。 (2)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更强调对教学全过程的评价。以往那种仅仅在学习结束后再进行的评价已不能满足科学评价的需要,不能达到科学评价的目的,更有违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新理念,所以,科学课程的评价在时机上必须呈现出多元性。这表现在评价必须伴随于科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而不是仅仅把评价窄化为一种检查教学结果的手段、一种证明。小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所形成的科学素养不像知识技能学习一样,一个点一个点地学习,从而可以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总结,每一个点、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分别实施评价。它是一个长期的连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者只有对每个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培养与发展进行持续不断的跟踪与调控,随时关注学生在整个科学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才能把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所有信息,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只要是有价值的信息,都记录在案,并做出分析、评价,才可能对学生的科学活动起到及时纠正、鼓励和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这种种的反馈,教师就有可能及时改正自己的科学教学方法,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及时的帮助。所以,科学课的评价要经常地进行,不但教学结束时要进行终结性评价,在教学开始前,就要进行前置性评价,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实际,用于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考虑到学生的背景;在科学学习的过程中更要开展各类形成性评价。通过一系列间隔性的评价来拓展评价的时间,实现评价时机的多元化与全程化。以此来控制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纠正,使得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状态。 (3)评价结果的模糊化 评价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激励,学生都喜欢得到肯定的评价,特别是期末的总评,大家都巴望着老师能给个好分数,既可以满足自我肯定的需要,又可以给家里人一个交待。想到自己读书时,评价结果总是令大家充满复杂的感受,是充满成功感,还是挫折感,是越学越带劲还是越学越懊恼,教师的评价方法将起到主宰的作用。事实上,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想清晰准确地评价学生是很不容易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评价能给学生带来前进的动力,而模糊的评价可能最有利于形成这种力量。比如在给学生进行作业批改时,与其给他打上大红的“×” 刺伤学生的积极性,为什么不保留对该题的意见让学生订正后再给他一个满意的成绩呢?只要达到了学习的目标,为什么还要保留学习过程中那个不好的分数呢?而在期末的总评中,与其用甲乙丙丁、优良及格差给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还不如写上一些实质性的评语进行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找到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目标。 总之,我们科学教师只有真正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使评价灵活化,因材施评,因时施评,因地施评,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评价相结合,评语与等级评定相结合,才能让评价发挥出树立自信和激励的力量促进学生的成长,才能引领学生积极地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使他们主动地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使他们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续的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一句话:“活”,科学课程进行评价的灵魂。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