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建设高效丰润的语文课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建设高效丰润的语文课程

语文论文之建设高效丰润的语文课程 ‎ ‎  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孙道明 ‎  【摘要】通过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建立高效的语文学习模式,建构丰润的语文课程结构,建设丰富的语文活动,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语文课程。‎ ‎  【关键词】高效  丰润  模式  活动 ‎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我们发现以往单纯从课堂教学入手的办法收效甚微,语文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整体入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以整体建设语文课程体系为目标,经过2010年的关注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核心问题,2011年的有效教学,2012年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逐步形成了我校高效丰润的语文课程体系。‎ ‎  一、建立高效的语文学习模式 ‎  (一)注重“一课一得”‎ ‎  针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我们对常态的课堂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首先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奉行“三不讲”‎ ‎:学生已经懂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懂的不讲。我们还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课文内容区别开来,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课文的表达形式上来,也就是说,课文写了什么不是我们的教学重点,课文是怎么写的才是我们的教学重点。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加集中,课堂效率得以大大提高。我们的课堂讲究一课一得,绝不平均用力。我们在假期里经过研读教材,列举出每篇精读课文的“一得”点,课堂上针对这“一得”有的放矢,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  例如《鲸》这篇课文,文中鲸的种类、大小、习性固然重要,但此类知识是科学课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对于语文课,我们更应该把着力点放在语言的积累与表达方式的学习上,因此附着在言语内容之上的语言形式成为了我们本课教学的“一得”,即通过文本内容的理解,学习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文的表达方式。这样教学目标更加集中,更能体现语文课程学习语言、学习表达的本真,进一步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  (二)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 ‎  针对传统语文学习的弊端,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入课堂,转变语文学习方式。我们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在组内采用互读、互查的方式,检查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互教、互评的方式解决部分知识点;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解决疑点、难点。‎ ‎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过:文不读熟不开讲。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很难达到,课堂上检查学生朗读,也只能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是不是每个学生都会读,是不是字字都得到了落实,这些无从考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先在组内互读课文,每个人圈出自己读不准或者不认识的字,然后组内互教,解决部分字词,大家都不认识的通过问老师或者查字典解决。老师再根据每组的学习情况,重点解决遗留下来的问题。这样不仅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达、交流的机会,更能够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帮助。‎ ‎  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还体现在利用合作交流,解决疑难问题上。例如在执教《葡萄沟》一课时,围绕“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进行交流讨论。此类问题在以往的课堂往往成为几个好学生的回答专利,其他学生的回答要么照本宣科,要么掌握不住要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划的语句并说出理由,最后请一位同学代表本组汇报学习所得。这个时候每个组员既是汇报者,也是倾听者,每个人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汇报时,出现了“我们小组划的是‘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葡萄沟一年四季都有许多水果,所以说是个好地方。”这样具有概括性的完整的答案。‎ ‎  (三)建设语文学习辅助系统 ‎  为了配合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建设了相当完善的语文学习辅助系统。‎ ‎  如:①‎ 为学生配备电子书包,将学科内容、学习工具、课外书籍电子化,用电子互动的方式为老师和学生搭建学习互动平台,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持。②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班级内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课堂学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小组的优秀与个人的优秀挂钩,与期末综合评价融合。采用“班级银行”的方式向优秀小组的每个人发放代金券,期末统一组织“贸易会”。组内以强带弱,形成学生的团队合作意思。③学生课堂语言系统,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清晰的语言表述,意味着思考的条理、逻辑。通过学生课堂语言系统的学习,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条理、有层次的表达自己的思考。④课堂提示系统,学校通过“吧台铃”“提示牌”有效解决了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调控、信息交流的问题。一声铃响,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点,有效、高效。“提示牌”及时显示学生的学习状况,能让每位学生、每个小组高效地投入学习,不至于互相打扰。⑤学科纠错本,在当堂练习与检测后,以小组与互帮对象为单位,互批互改、互相辅导,对做错的题目,相互标记并相互督促,利用纠错本进行纠错,纠错后继续跟踪批改,直到问题解决。教师对互批情况进行反馈跟踪。⑥课题评价反馈表,将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面、专注度、倾听、发言等维度以评分的形式公示于班级黑板前,将个人表现纳入小组评价机制,堂堂有反馈,周周有评奖,月月有小结,期期有活动。‎ ‎  二、建构丰润的语文课程结构 ‎  (一)晨诵--与黎明共舞 ‎  语文教学历来十分倡导阅读积累,注重课外阅读拓展。经典诗文是久经历史考验的人文典籍,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特殊作用,理应成为语文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对经典古诗文作了一番研究之后,将其纳入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补充教学内容,拓宽语文学习天地,开发孩子的阅读潜能,把孩子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田野。我们组织精干力量,编写了一套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晨诵》,这套教材循序渐进,从儿歌童谣到古典诗词,从现代美文到精短文言文,从中国蒙学经典到外国诗文经典,均做了精心安排。我们每册书分32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首、段),供孩子们每天晨读10分钟使用,这样坚持下来,孩子们就在轻轻松松中积累的古今中外经典几万字!让孩子们真正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 ‎  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进入经典的殿堂,我们在全校推广了吟诵。我们安排全校语文老师参加中华吟诵学会组织的吟诵师资培训,并要求全校教师学习吟诵,每学期至少掌握八首诗词的吟诵。我们定期在学校广播里播放名家的吟诵作品,语文老师按计划教孩子们吟诵,升旗仪式上进行班级吟诵展示。以上活动的开展,使得吟诵逐渐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吟诵成了孩子们的校园流行歌曲。‎ ‎  (二)海量阅读--与书为友 ‎  阅读的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小学阶段是孩子阅读的黄金时段,我们要把六年阅读1000万字以上在我们学校变为现实。因此,我们实施了“海量阅读”计划。我们精选了一批适合儿童读的书,其中有图画书、名著、纽伯瑞奖、安徒生奖、卡耐基文学奖、克里斯多奖等国际一流儿童文学奖项的书。这些书是好书中的好书,是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经典”。 在古往今来浩瀚无边的书海中,它们总能一次又一次地浮出水面,被人们记起,阅读,讨论。他们是可以让人一辈子珍藏的书籍。‎ ‎  我们一、二年级采取“听我读”的方式,即老师给孩子读故事。三、四年级采用班级读书课的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分享阅读收获。而在五、六年级则通过建立班级读书会,进一步扩大影响,提升阅读品味,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讨论、交流。‎ ‎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收获颇丰,一年级的老师说:“开学了,我没有急于教教材,面对孩子,而是捧起了一本厚厚的、十分精致的《格林童话》与同学们读了起来。就这样,没有学习任务的压力,我同孩子们开始了故事世界的遨游。我讲得津津有味,孩子听得如痴如醉,何等的快活啊!”三年级的老师说:“我找来《亲爱的笨笨猪》,我给他们讲笨笨的故事,可爱的笨笨猪把孩子们逗得哈哈大笑。他们为笨笨猪而乐,为笨笨猪而急,为笨笨猪而气。他们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总是缠着我讲故事。于是,我要求他们周末回家去书城,每人买一本《亲爱的笨笨猪》。就这样,孩子们对《亲爱的笨笨猪》爱不释手。”‎ ‎  (三)个性课程--与情趣邂逅 ‎  语文是一门非常有情趣的学科,除了以上语文课程,我们学校还有一个重要举措,那就是推行个性课程。每个班级根据师生各自特点,开设一门个性课程,用以丰富学生语文素养。这些课程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在语文某方面的专长。这些课程内容容量小,便于操作实施,实施时间短,见效快。‎ ‎  比如,有的班级开设了对课课程,孩子们在班上读背《声律启蒙》等对课入门书籍,掌握对联基本常识,学习对对联、写对联; 有的班级开设了电影课程,把电影与整本书阅读结合起来,看完电影找相关原著读一读,一部电影就是一次综合性学习。有的班级开设吟诵课程,较为系统地学习一些吟诵调式,吟诵大量的古诗词文,从而轻松步入中华传统文化的百花园;有的班级开设小古文课程,背诵下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既有趣,又有益,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的班级开设演讲课程,孩子们接受在大众面前演讲的锻炼,练出来勇气,练出了胆量,也练出一副好口才;‎ ‎  三、建设丰富的语文活动 ‎  (一)学科竞赛夯实基础 ‎  为了改变以往一张试卷定乾坤的检测模式,我校配合课程改革,采用了以活动代检测的方式。经过三年的实施,逐渐形成了我校语文学科独特的检测模式。这里既有全校性的传统语文活动,也有适合年段特点的特色活动;既有全员参与的普及活动,也有选拔性的竞赛活动。‎ ‎  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查字典速度,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我们每学期都会举行查字典比赛。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们每学年都会进行朗诵比赛,全员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另外,每个年段也逐渐形成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语文活动,如一、二年级的“识字大王”评选,讲故事比赛,三、四年级的课文朗读擂台赛,五、六年级的辩论赛。通过这些语文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  (二)表演展示彰显情趣 ‎  结合个班的个性课程,我们把语文与艺术结合,让语文走向舞台,用艺术的方式变现语文,丰富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比如学生自编的课本剧《心愿》获得东莞市课本剧一等奖。学校艺术节上,吟诵节目《短歌行》铿锵有力,气势磅礴,极大提高了学生吟诵古诗文的兴趣。各班也会开展一些类似的表演活动,如演演绘本中的小动物,电影对白大比拼……通过这些活动,有效地把语文的视域拓宽,彰显了语文学科的情趣,丰富了语文的表现。‎ ‎  (三)家校沟通拓展空间 ‎  语文的学习从来都不仅仅局限在校内。我们通过家校联谊的形式,把语文的空间拓展延伸,让语文的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利用“给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倡导亲子共读,让每个家庭利用晚餐后的十分钟时间,全家共读一本书。有的班级还开展了“故事妈妈”‎ 进课堂活动,把妈妈们请进课堂,让她们讲述孩子的故事。通过这些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我们逐渐把孩子引向了语文学习的广阔田野。‎ ‎  【参考文献】‎ ‎  [1]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01‎ ‎  [2]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08-01‎ ‎  [3]王晓春 ·《语文课如何是好》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01‎ ‎  [4]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2‎ ‎  [5]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06-0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