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论文之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与语文新课标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求;只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训练,忽视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导致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学生讨厌学语文,教学效率低,课堂教学缺乏生命活力,教改出现了低效化或无效化的现象,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目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重大难题。 一、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定义 据我对《现代汉语词典》、《新课标》等资料的解读,我认为语文课堂,是指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场所,是承载语文教师梦想的精神家园,是学生放飞理想的地方,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聚焦点和目的地。教学,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预期的目的或效果,即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和发展。 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要素 1、前提是语文课堂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新课程理念的实现最终要通过课堂得以落实,新课程的目标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变化上,能否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能否将思想观念转化为改变课堂的行动将决定新课程的成败。就教师而言,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研究语文课堂中的学生、知识、教学手段与方法、人际关系,是语文教师作为研究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2、中心是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沟通,相互启发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因此语文教学是实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中心环节。 3、目的是教学有效 教学的基本目标还是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不然教学就是空谈。教学的有效性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即: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 教学效果:指基本目标的达成度即三维目标的实现情况。 教学效率:指师生双方为实现目标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与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比值。 教学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 (一)针对课堂----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障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场所,课堂是学生与书本、学生与教师情感交流的栖息地。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一个人只有在自由、安全的心理条件下才有可能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所以创设民主、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保障。 (二)针对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中心环节 1、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的教学方法,则强调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学习方式: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教学手段:从传统的嘴手配合到现代的人机配合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运用不当反而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那么到底如何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呢?《新世纪教师素养》指出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教师要通过有效地运用网络资源备课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要在化解难点、突破重点的同时留给学生思维的时空;要通过网络使学生在乐学的基础上会学、创造性地学习;要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取代学生的实践活动;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相结合,不要一味否定传统的教学观念、手段和方法,要善于继承优秀的经验;不要让网络取代教师,教师要发挥自己作为主导者的地位;该出手时才出手,不可滥用网络。如果语文教师能合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你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课本解读:课本就是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教学大纲具体化。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语文教师必须深入钻研课本、解读课本,并在教学中认真执行,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5、目标定位:语文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为每一节课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然后准确地描述出来,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针对有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目标 1、教学互动要有效: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学互动应该包括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在互动中沟通,在沟通中对话,其目的都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通过互动学生得到了进步和发展,那么这就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预设与生成关系:教师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精心“预设”的过程,但我们还要注意教师教学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而动态“生成”具有复杂多变性和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我们理智的调整课前“预设”,随着“生成”的变化处理好“预设”,也就是要突破“预设”的束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因此我们要把课前“预设”和“动态”生成结合起来,动态生成的结果是我们衡量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3、提问数量与质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师生双方交流与互动、传递与反馈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语文老师在提问时要注意有效性,不能漫无目的的乱发问,不要只重视问题的数量,更应该注意提问的质量。提问时要做到难易适中,必须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相互练习,精减数量,加大容量,提高质量,提出疑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因此提问的成败关系到整节语文课的成败。 4、适当的课堂练习:语文课堂练习主要包括:(1)对课堂教学中巩固性拓展性问题的思考与练习。(2)相关知识的整合与积累。(3)阅读与背诵等。针对这堂课所设计的练习应该是测试这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有效教学是教学的命脉,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优质教学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因此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推动语文新课改,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而努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