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结尾艺术初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语文教学结尾艺术初探

语文论文之语文教学结尾艺术初探 ‎ ‎   一堂好课,人们常用“风平浪静-风起云涌-风急浪高-波涛汹涌-狂风暴雨”来形容、评价其好。的确,语文课要想成功,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中间环环相扣、妙趣横生非常重要,但课的结尾能做到精心设计也不可小看,它往往有事半功倍的功效。这使我对往常的教学进行了反思,觉得有些课文如果在结尾处稍加处理,果真妙不可言。下面,我就语文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一、煽情,激发学生情思。‎ ‎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情感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制造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景,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搭桥。结尾时教师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语言,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也能激发学生情感,受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  例如教学《游子吟>>,这首诗内容很简单,但全诗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一种伟大的母爱。我在讲完诗句,布置学生想象一位慈母在子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写下来之后,饱含深情地说:“‎ 刚才,从同学们的文章中,老师感受到了一颗颗火热的心,是啊,母爱是伟大的,是永远都不会变形的,让我们对着这位微弱灯光下的老母亲轻轻吟唱《烛光里的妈妈》。”这是一首深情的,颇富感染力的歌,许多同学唱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妈妈,眼中渗出了泪光。在诗句中,在歌声中,他们真正体会到了这种慈母之情,这种伟大的母爱,这时再次齐读全诗,学生读得认真,迸出了发自内心的真情。这节课由于结尾设计精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二、延伸,激发学生兴趣。‎ ‎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语文课教文,不做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  例如学习《第一场雪>>最后一部分,学生对雪与农业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束教学时,我就让学生上网,课外搜集“雪的作用”‎ ‎,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扩展了课外知识。又如学习《凡卡》一文,同学们都对小凡卡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我就趁热打铁,设计了这一环节:假如凡卡现在还活着,请你给他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一节课下来,学生们本来就有一肚子的话想对凡卡说,这下可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各抒己见,有的在信中写道:“你这封信是永远寄不出去的-------”有的写:“即使你爷爷收到你的信,也不会来接你的。因为他十分爱你,不是迫不得已是不会送你去做学徒受苦的,在沙俄统治的黑暗社会,人民是没有出路的-------”有的写:“你要坚持活下去,要想过上好日子,只有起来反抗------”你看,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真是可以挖掘的巨大宝库,只要我们给他们一片蓝天,他们就可以展翅高飞。‎ ‎  三、巩固,提高学生能力。‎ ‎  素质教育强调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能不能停留在教学生会念书,而是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因此,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课文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如我们能在结尾处巧加设计,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能掀起“豹尾似的闪光点”‎ ‎。例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则采用了此方法。《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的不同景物,文章语句优美,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的确是一篇写景的名篇佳作。我设计了这样的结尾:课文学完了,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没有结束,告诉大家一个消息,由于巴金爷爷写下了的这篇课文,鸟的天堂很快名扬四海,成为一处旅游胜地。最近旅游公司要到我们班来招聘一批小导游,同学们是否有信心!这时,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信心十足。然后我请四名应聘同学现场模拟进行解说,其他同学组成评委组,还可以扮演游客现场提问。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学习内容,还锻炼了口头作文和说话能力,掀起了本堂课的高潮。‎ ‎  总之,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生动、有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