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试论中职数学的新课导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试论中职数学的新课导入

数学论文之试论中职数学的新课导入 ‎ 摘要: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新课导入的原则、程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更好地为中职数学教学提供借鉴与帮助。‎ ‎  关键词:中职数学;新课导入;导入方法和原则 ‎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7661(2008)05-0103-01‎ ‎  ‎ ‎  常言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课犹如写文章,要整体构思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教师讲课导入得好,就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去获取知识。反之,学生很难马上进入角色,学习不会积极主动,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而,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设计。‎ ‎  一、导入新课应遵循的原则 ‎  1.目的性和必要性原则。要根据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导语,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不要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  2.科学性原则。导课的方式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内容要符合教材,并易于学生接受,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的好坏,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来体现。因而导语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照顾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 ‎  4.课型需要性原则。导语的设计因课型的不同而不同。新授课要注意温故知新、架桥铺路,讲授课要注意前后照应、承上启下,复习课要注意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不能用新授的导语去讲复习课,也不能用复习课的导语去应付新授课,否则起不到导语应起的作用。‎ ‎  5.精简性原则。导课语言要精练简短,一般两三分钟就转入正题。‎ ‎  6.多样性原则。导课方式一般会不拘一格,形式多种多样,但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均可实施采用。‎ ‎  二、导入新课的程序 ‎  数学新课导入的程序为: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思维明确目标,进而学习课题。‎ ‎  三、导入新课的方法 ‎       (一)直接导入法 ‎  这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一上课,教师直接说明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提出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指向迅速集中并有效地导向教学内容。直接导入,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指出学习意义,亦称“纲要迎新法”‎ ‎。直接导入,要求教师的语言简洁明快,条理性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例如,在讲两直线的交点时,可以这样导入:两直线相交,它们的夹角我们已经会求了,那么,它们的交点又该如何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这样导入新课,可达到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       (二)旧知识导入法 ‎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利用旧知识来讲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呼应,互为因果,亦称“忆旧迎新法”。运用学生已懂的知识来讲授新知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导入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在讲解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时,可以这样导入:先请学生复习和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并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然后提出问题;若将公式中的β改为α,结果会如何呢?并请三位学生到黑板写出推导过程。然后教师再讲解。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为学习新知识辅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新课题的探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三)生动实例导入法 ‎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和思想有着紧密联系,教师上课可选取一些具体生动的事例开讲。很多抽象的数学问题,若能从学生所熟悉的浅显易懂的、生动活泼的事实出发来创设情境引入正题,就可以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从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讲圆的概念时,就可以从车轮开始。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很快就回答:“圆形”。继续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的呢?如果造成三角形或四边形,会怎样呢?”学生议论纷纷,这样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去思考,从而得出圆的定义。‎ ‎       (四)直观演示法 ‎  这是讲课之前,利用实物、教具(挂图、模型、投影片、幻灯片、等),引导学生直观观察、分析、引出新知识的导入方法。采用直观教学,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度的桥梁。例如,讲解圆柱、圆锥、圆台的侧面积和体积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模型,然后再观察他们各自的侧面展开图,引导学生得出计算公式。这种导入方法在观察实物的过程中既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又突出了重点,为本节内容的讲授创造了有利条件,必定会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  (五)趣味导入法 ‎  这是在新课开始时选讲与本课内容联系密切的故事、新闻、游戏等导入新课的方法。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许多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动人故事,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和讲课内容相关的实例,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游戏。教师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例如,在进行等比数列一课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1)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2)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这种导入方法运用得当,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把学生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  (六)问题导入法 ‎  这是教师在教学之始设计一些学了新知识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或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使学生产生想弄个水落石出的欲望的引入方法。这样引入新课使授课内容添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诱导学生随时注意解开疑团。亦称“设疑迎新法”。例如,引入平方根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时,边长是2厘米,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它的边长又是多少?由此产生悬念。‎ ‎  (七)实验导入法 ‎  这是通过师生动手实验来揭示某些规律的导入新课方法。运用实验导入法开讲,直观性强、效果显著,能强烈刺激感觉器官,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并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可以让每一位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三角形,将两个角剪下来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得出结论,并为定理的证明启发了思路。‎ ‎      (八)故事导入法 ‎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故事开讲,容易吸引学生,引发思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好奇中思索、探究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的和时,先给学生讲德国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解一道算术题的故事:德国数学家高斯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高斯上学后不久,一次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把从1到100的自然数加起来,和是多少?”小高斯略略思索就得到了答案5050,这使老师非常吃惊。那么,高斯用了什么方法来巧妙地计算出来的呢?通过这故事,激发了学生探寻等差数列求和的规律的强烈欲望。‎ ‎  四、引入新课的要求 ‎  (一)导入目的要明确 ‎  导入是为了顺利、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要根据本课内容选择导入类型和材料。无论使用哪一种导入法,都要与本课内容有密切关系,确实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波的效果切不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而讲一些与本课内容无关的故事或问题。‎ ‎  (二)导入要有趣味性 ‎  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即求知欲,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  (三)导入要有启发性 ‎  数学导入要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即用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理解新授内容。‎ ‎  (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  要想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就需要教师讲究导入的语言艺术。既要考虑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又要考虑可接受性。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富有感染力,要求条理清楚、娓娓动听,形象感人;直观演示时,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旧知识导入时,语言应该清楚明白,准确严密,逻辑性强。‎ ‎  五、结语 ‎  教学的引入环节应该是我们教师潜心研究的问题,课程的引入设计得巧妙,就能引起学生的“疑”。疑则思,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愉悦的学习情感。这种求知欲和学习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内部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把我们的学生从别的地方拉回来,回到我们所盼望的数学课堂中来!【参考文献】‎ ‎  郑宇醒.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M].宁波出版社,2002.‎ ‎  李永新,曾峥.中学数学教材教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  赵小平.现代数学大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郑庆昇.教学工作技能训练[M].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