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在有实效
语文论文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在有实效 恩施州建始县实验小学 冯琦琳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较强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语文素养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因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听到、学到的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谈谈提高课堂实效的几点想法和做法: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预习是一种课前自学,是打开学生自学能力的桥梁,就如同战前的侦察,打仗不侦察往往会出现不必要的牺牲,学习不预习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牺牲,牺牲的是时间和精力。预习了才知道难点、重点是什么,不懂的地方在哪里,心中有数,听讲才能主动,才能容易与教师产生共鸣,配合默契,积极主动地学习。但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预习,认为预习只是读读生字、标自然段序号、读读课文而已,达不到预习的目的。因此,只有指导好课前预习,课堂才能有效地指导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预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明确目的。开始时给学生布置预习的范围,帮助学生找到重点、难点,以后逐步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心理学研究证明:带问题读一遍比不带问题读五遍效果要好。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高了。 2、鼓励质疑问难,学做预习笔记。学生预习时,除了抄写课文的词句,重点,还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 3、教给“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首先要学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把自己最感兴趣或感受最深的句子记下来留待课堂上和师生交流讨论。 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强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必须从纯粹的知识传递者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启发者、合作者、促进者和参与者转变。有人曾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比作“婚姻介绍人” ,这是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教师只是把教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交流。教学中提倡教师少问,学生多问,学生通过读、思、议,自由发挥、自由伸展,不必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凡事都得符合或趋近教师的解答,统一到标准答案上去,学生可以标新立异,大胆假设,只要自圆其说,言之有理就行,从中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教师不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学生读中相机指导,或矫正目标、或提出要求、或纠正错误、或进行激励、或梳理归纳。让学生自读自悟,学生在读中悟到的方法往往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结合问题加以疏导,就水到渠成。例如,我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阅读课文《父亲的菜园》一文,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你感兴趣的句子,有学生汇报说:我对 “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坡上”这句话感兴趣,因为这句话用了比喻的写法,把父亲的菜园比作一块翡翠,很形象生动!当时我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回答,认真体会而且有所发现,但你们如果再仔细研读这句话,一定还有别的收获,一分钟过后,又有学生发言:从这句话我体会到父亲把荒坡变成翡翠般的菜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父亲很辛苦。我再次鼓励他读书能力强,能体会到别人难以体会出来的东西,我们齐读,也许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全班感情齐读以后,果然很多学生举手:我觉得“成功总会属于坚持不懈的人,文中的父亲就是这样”。 这样就轻易地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难点。对于文中的朗读,应让学生自己一次次品读,读出感情,读出体会,读出自己的见解。总之,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书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重点难点疑点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相信学生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发挥其独立精神,奇迹就会出现。 三、开放教学形式,激活学生思维曾经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遵守“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最后学生都变成“板鸭子”。是啊,反思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总的特点就是“封闭式”,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刻板强求在综合智商和智能类型方面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异的各类学生齐步并进,以致造成好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使学生无法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很不利的。由此可见,打破教学形式的封闭化,实现开放性,根据教学实际采用适应个性差异、注意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开放的教学形式意义非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适合于自身实际的学习方法,变单一的授课模式为个人自学、小组交流、集体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有利时机挑起兴奋点,激活学生的思维。拿我们看图写话教学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指导得很细,然后再让学生写,这样不仅耗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且会压抑学生的发展潜能,造成写话的千篇一律。假如我们选择那些离儿童生活比较近的图画作为表演的“蓝本” ,打破课堂限制,跳出画面的圈子,提前布置、给足时间让学生排练,然后表演。学生就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编、共同演、共同设计“解说稿”,谁也不甘落后,小组成员充分发挥协作精神:有的解说,有的表演,暗暗比、学、赶、超。老师和其他同学担当评委:评表演与意图是否相符;表演与解说是否吻合;在表演中有哪些创造想象的“金子”;解说中有哪些表达的“金子”。这样,表演的同学倾情演出,未表演的同学跃跃欲试。当然,为了保证课堂的活而不乱,培养学生仔细听、认真看的习惯,我们还可以设立评委奖。像这中变封闭式为开放式训练的教学形式,不仅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且激活了求异思维的火花,调节了课堂教学氛围。 四、积累语文知识,增长学生才干新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每个年级的课外阅读量,如六年制五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0万字,一至二年级的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能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目的是督促师生把语言积累落到实处。如果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了量的突破,胸有万卷,“书生气”十足,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定会洋洋洒洒,下笔千言,这不是倡导学生像过去私塾教育一样死记硬背,但适当背诵经典作品、优美词句,可以让学生储存语言模型,发现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应机械,以更好地受到审美感染。因此,我鼓励学生把课外学到的优美句子抄在笔记本上,并互相交流 ,办班级图书角,每周抽出两节课指导学生读课外书,写好读书笔记,并戏称这种课为“营养午餐” ,旨在引导学生沟通课本内外,拓宽学习渠道。作业时也有的放矢地延伸到课外,如:写出从课外学到的名言、歇后语、谚语等;根据提示填写表示数字的成语,如(五)光(十)色;表示动物名称的成语,如(鹤)立(鸡)群;填写诗中的花名、数字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语言积累落到实处……此外还举行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格言警句比赛、诗歌接龙等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长才干,学做人。 总之,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课前预习到课中指导及课后拓展,教师都应该注重“实”字,学习任务要实际,学习方法要实用,学习过程要实在,课堂教学要实效。让我们沐浴着新课程改革的东风,共同努力,在大同的教育事业里,创造大不同。 让课堂教学既充满活力,又具有实效,也才能更有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