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提要: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等方面对情感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学 创设情境 新课程改革使课程结构、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其中的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简言之,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尤其是语文学习特别重要。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对此,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 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语文教学中”情“ 从何处来?从教材中来。语文教材多为传世佳作,凝结了前人的智慧和心血,不仅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如有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可以说,语文教材是美的天地,是美的世界,是情感的海洋,是情感的火山。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的情感感染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披文入情、深刻剖析作品,充分挖掘课文中的情感因素 ,使自己动情起来,从而选准动情点,借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享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如讲《最后一课》时,我们可以韩麦尔先生”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些言行为动情点,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强烈的爱国热情。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选准课文中的动情点,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释放出来,让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共振“的境界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场合下产生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必须创设某种情境,做到”以境育情“推动教学活动纵深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怎样去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呢? (一)精心设计导语 ,营造情感氛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导入,对整篇课文教学来说,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导入,必须”动情“,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学生则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一种情感意境,为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执教《老王》一文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授课之前,我先播放《爱的奉献》这首歌给学生们欣赏,让他们深情感受,从而理解歌曲的主题。然后,我再动情地说:”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呼唤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以纯真的情感,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少一份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本文将通过老王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命题。“这样的导入,不由地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于是带着满腔热情去学习课文。 (二)巧用教学语言,渲染情感 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是表达这种艺术的载体,是世界最美的语言,它不仅对传递知识具有特殊的作用,还能起到强烈的感染性。如果教师备课时,忽略了教学语言中语调的设计,纵使课堂上的结构多么完整、精美,组织教学方式多么严密,但由于授课语调使用不妥,可能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反而,如果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教学语言这一艺术手段,便能改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引发学习兴趣,促使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积极有效地进行思维。这样,不仅能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又能把学生导入亢奋状态,猎取最佳效果。 当然,无论是导语设计还是语言设计,既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源于教师的倾情投入,深钻教材,细心揣摩和体会作者在文字中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被其中的情美,言辞美所感动,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课堂情境。如《纸船》是一篇游子对母亲、对祖国的思念的诗歌。于是在课堂上,我用深沉的感情,哀婉的语调,缓慢的速度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又如教《口技》一文时,教师可用不同的声调摸拟四口之家深夜被狗叫惊醒所发生的情形、让学生感受文中描述的生动场面。 (三)以音乐激情 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它最容易激发人的情感,唤起人的联想和想象。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创造场景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及各种感官,使学生的情绪和思维进入高潮,感受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教《安塞腰鼓》一课,我们可播发《黄土高坡》这首歌,使学生心潮起伏,情绪激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令人神往的陕北高原,同时也使同学们领略了黄土高原那粗犷、雄浑、豪迈的风格。这样,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图画的直观性,以美传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关系,但我认为它也揭示了文和画之间的关系,因为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人的,可见,文与画也是相通的。因此,讲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插图,也可以选用适当的图片再现课文情境,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使视觉所形成的兴奋逐渐扩大,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迅速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也得到美的熏陶。如教《春》一文时,教师可以展示出北国春光图,在学生仔细观赏中,教师可指画动情地描述:同学们,你们看,春天来了,万物像刚睡醒的样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也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各种花儿也竞相开放,争红斗艳,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让人感到无限的惬意,蒙蒙的细雨滋润着万物,此时,人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通过学生看画,教师深情讲解,同学们仿佛闻到了春的清香,感受到春的气息和春天的美好景象,很快就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借助电影、电视、电脑等科技手段,创设情感意境 因为文字唤起的表象和想象是直接与读者的阅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相联系和受其制约的。所以,我们教读诗歌时,有些诗句对学生讲解半天也无法理解,这时,我们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电脑等科技手段。”电影教学的好处,在于可以呈现全部的学习过程,学习者可以观察整个情况“。(《学与教的心理学》)更主要的,它能达到直观现象的教学目的。如讲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些诗句时,我们可以在《牧马人》等大量影视作品中找到相关的镜头,借助影视形象再去阅读诗句本身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也就能具体感受了。这不但可以帮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内容,还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教学氛围的灵魂,情感使教学氛围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利用情感因素,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为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出具有新时代创新精神,具有美好情感的新型人才服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