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得)之生物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班级学习气氛的营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生物(心得)之生物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班级学习气氛的营造

生物论文之生物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班级学习气氛的营造 ‎ 生物论文之生物课堂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班级学习气氛的营造 ‎ ‎ 如果问学生这个问题:你们喜不喜欢上生物课?如果是在课堂上,比较有秩序的班可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若是相对懒散的一些班,则会得到很多个性的答案,比如说“我喜欢动物”、“我喜欢植物”、“我想知道生物的进化”、“老师不帅,所以我不喜欢生物课”、“还是语文有意思”如此等等……答案过于简单,我们直觉会判断学生失掉了个性,从他们心灵里观察,他们会这样考虑:如果我回答不喜欢生物课,生物老师会生气的,那样他可能不用心教我们。对呀,有秩序的班里的学生会这么想,而且想法几乎完全一致,当然就回一齐回答了,况且可能小学的老师就喜欢这样,而到了中学,教师不会注意这些细节,或者也蛮喜欢整班的学生这么喊,所以一个班的学生一齐回答一个要求有不同答案的问题,就难免有点小题大做了。而在某些集体凝聚力相对弱一些的班级,学生自身约束力则相对小一些,他们或许不会考虑任课的教师怎么想,回答问题就是给任课教师面子了,好多学生大概是这么想的:“反正学不学都一样,随便回答就行了,反正是老师哗众取宠的手段。”语言体现个性,行为彰显主张,思想决定行动。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倒是有种说法很值得借鉴:“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需要弄清楚的是学生到课堂上来是学知识的,还是学习学习知识的方法。生物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这是我们在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可没有说给学生知道,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教师上课没有什么的,只需要把答案教给他们就可以了。分析来分析去,这里面可有一个大问题,就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问题,从教师主观地讲,涉及到课堂气氛的营造和学生兴趣的培养两个方面。一、课堂气氛的营造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关系。按木桶定理,一个木桶到底能够承受多少水不是有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一根木板决定。所以从大局看,整个班级气氛的掌握往往不是取决于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得多么威严肃穆,而是由个别学生的不起眼的“小动作”引起的。一般而言,教师见到有个别学生做“小动作”,往往怒气冲冲,心情不能平静,从而影响了讲课的效果,与此同时,往往接下来就是就有关问题询问做“小动作”的学生,结果学生往往回答不上来,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于是我们往往采取意气用事的措施,当堂“报复”‎ 这个学生,以求得整个课堂暂时的安定。但是不可否认,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走向两个极端:绝对的安静和绝对的活跃。这两个极端很显然是不可取的,事物的变化总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到底发展到什么样,还要看整个班级到底形成什么学风。怎么形成学风呢?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常用的方法一般是比较法。如何比较呢?(一)学习内容的比较1、类比。就是根据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系统性,进行类型或类别比较的方法。根据被对比各点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类比法又分为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前者是把同类的各个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共同性和相似性,进行归纳教学的方法。如学生已学过了地上茎的知识,在讲授地下茎时,将其特点分别与地上茎特点作相应比较,或者让学生把两个实物对比分析,这样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学似地获得新的知识,建立起同类的概念。后者是把不同类的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比较,找出特殊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的教学方法。如绿藻和兰藻的比较,鲸和鱼的比较,可使学生在原有一类知识的基础上,获得另一类新的知识,扩大原有知识的范围。类型比较法和类别比较法关系密切,常相互配合,同时运用。求大同,归一类;找出特点,分门别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比各方既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大类,又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二类或多类(小类)。2、列比。列比就是把相对独立的互为并列的几个生命现象进行比较的方法。如:绿色开花植物的各种根(或茎、或叶、或花、或果实)的比较;昆虫纲各目动物口器的比较;等等。可使学生从中清楚地认识到繁多的生物器官与其功能和环境条件相适应。3、历比。历比就是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将某一生命现象发生发展历程分阶段进行比较的方法。如将高等植物各类的根(或茎、叶),按进化程序比较,可帮助学生具体生动地认识到:植物的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又如把鱼纲、两栖纲、爬行纲和哺乳钢的心脏(用挂图或模型更佳)比较,这样,学生就不难看出脊椎动物心脏的分隔变化,即由一心房一心室到二心房一心室至二心房二心室。有力地证明了动物也是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历程。4、寡众比。寡众比就是将同类中的一事物同众事物比较的方法。一般以一事物为圆心,与众事物分别比较,而众事物之间不进行比较。如把茄科与锦葵科、蔷薇科、十字花科的主要特征分别进行比较,强化对茄科主要特征的认识和记忆。在分章节复习时,也可把其中的一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同多种器官(或组织、或系统)分别比较。强化其一,巩固其他。5、综合比。综合比就是把一系列的各个生命现象的诸方面进行比较的方法。一般用在总复习末期,将一本教材(或一编)的内容,分纵类和横行,综合整理,分析精炼,列出一览图表,让学生灵活运用上述各种比较法,掌握个别和整体知识的网络关系,积零为整,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如六大类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等。(二)认知方式的比较认知的方式决定于认知的习惯。1、不先预习不听课、不先复习不做作业的自学习惯。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对新课有了大概了解,哪些难懂的地方需要在课堂上问老师也心中有数,这既提高 了学生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教师授课的针对性。课后及时复习不仅有利于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强化记忆,也有利于提高完成作业的效率。2、勤查工具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理论、学说和定律,生物学现象,动植物和微生物名称、名词,生物学著作和生物学家等知识,由于在教材中没有做详细的注解,学生在自学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疑惑不解的名词术语,那么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查阅工具书。生物学工具书有《辞海》、《词典》、《百科全书》和《教学参考书》等,我鼓励学生购置备用。坚持使用工具书不仅能丰富生物学知识,还能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3、爱思考、爱质疑的自学习惯。“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我启发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疑点,敢于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教会学生质疑不仅可调动学生自学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边阅读边思考也有利于知识迁移。    4、博览群书的自学习惯。中学生单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要多读一些与生物科学有关的报刊和课外书籍,通过摘录、剪贴建立自己的“生物学资料库”‎ ‎。这不仅可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还能吸取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根据学生自然习惯的养成情况,可以对症下药,让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类比、对比、寡众比等方式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当听到学生的抱怨时,应该知道学生抱怨的原因,而不是威胁他甚至强迫他,应该看到,学生的性格发展决定于教师的行为方式,由于每个教师的行为的差异,以及学生自身理解的不同,从而可以了解学生的群体的发展方式。例如一个班的气氛如同一盘散沙,就需要做一些提高凝聚力之类的工作,同时检讨自己先入为主的错误。二、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抑或获得兴趣是学生的第一老师。一点没有错。可是,大凡兴趣,按时间论,一般都分为长期的兴趣和短期的兴趣。如果把长期的兴趣和短期的兴趣放在一节课这个模子里,那么“长期的兴趣”应该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耐心听教师讲述自己不明白的问题,“短期的兴趣”是是否有时间分出精神与别的同学聊天。根据我的工作经验,学生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维持长期的兴趣十分困难,相对而言,一些看似小打小闹的短期兴趣却是持久不断。看来“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堕落的”这句话应该说得比较客观。在课堂中,如果不给学生以压力,由着他们的性格来,极可能会把课堂搞乱的,似乎失去了课堂教书育人的功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这么几种:在听课中常常走神、一看到书就想瞌睡、很讨厌学习。除了这些情况之外,个别同学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有意忽视课堂纪律,也是状况之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兴趣或者如何让学生获得兴趣呢?一般认为,兴趣的产生有三个方面:模仿,遗传和正强化。其中,遗传是无法改变的,而它仅占一小部分。模仿与后天的生活环境,接触的人或事都有紧密关系。司马迁生活在汉代武帝时期,父亲司马琰担任“太史令”,实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十岁到长安学习古文。由于勤奋好学,他的文化功底相当扎实,父亲在临危时,拉着司马迁的手说:“‎ 我们家的祖先在周朝就当太史,我死后,你要替我的位置,继承祖先的事业。自从孔子死后,至今四百多年了,没有一部像样的史书,我身为太史,没能做成这件事,真担心天下史籍文化从此断绝了。你一定要把这件事搁在心里啊!”三年后,司马迁子承父业,被任命为太史令,后来,他曾被蒙受冤屈,遭到“宫刑”‎ 但只要想到父亲临终遗言,他就有一股力量。父亲的影响,父亲的嘱托,促使他勤奋撰写,到五十多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模仿是产生兴趣的来源之一。兴趣的生成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好奇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学习内容表面,依赖于学习内容本身的特殊性、新颖性和有趣性。在兴趣生成这一阶段,学生以关注和冲动等下意识的动力形式表现出来。而这些关注和冲动,并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其根源在于学习内容与学生学习目的、价值需求有必然联系。这种联系反映到学生的意识中,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产生了愉悦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同人的需要(不单指肉体的生理的需要,而且也包含精神、情感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兴趣的。凡是人感兴趣的、所欲的东西,总是在某个方面,某一点或某种程度上与主体需要有一致性。可以肯定地说,兴趣是直接由学生学习需要驱使,间接由学习价值观推动而萌发的。产生兴趣的正强化又有两种,一种是外部强化,一种是内部强化。贝多芬的父亲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音乐神童,因此,对小贝多芬管教十分苛求。从四岁起,要贝多芬在羽管键琴上练习,经常是一练几个小时,几年过后,终于弹得一手好琴。外部强化,还包括一个行为发生之后,由于外界对行为的主体施行奖励,使其行为而获得精神或物质的奖赏。如有的学生学习好,获得奖励,领到奖学金,尝到认真学习的甜头,就愈是认真的学习,将自己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内部强化来自其本身,就是在一个行为发生之后,行为施行者本身的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聂耳童年时受云南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艺术的熏陶,对音乐十分感兴趣,在上小学时、他跟邻居一位老木匠师傅学吹笛子,后来他学会了弹三弦,拉二胡和小提琴,在求实小学的学生音乐团里,聂耳能演奏各种乐器,还担任指挥。他的两个哥哥,还有一些会乐器的小伙伴,在自家的临街的阁楼,用各种乐器合奏《梅花三弄》,《苏武牧羊》,《木兰辞》等民间乐曲,吸引了成群路人的驻足欣赏,他们又延续了这种行为,浓浓的兴趣也由此产生了。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尽量将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根本保证。大凡使人感兴趣的东西,至少得具备新鲜有趣,惹人喜爱,使人着迷的特点。一般说来,一种新知识,一篇新课题本身就具备这些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讲新知识,传新技艺,又不一定能做到这些。更何况生物课要通过一篇篇图文教学,在大量循环往复中使学生逐步积累丰富的生物知识,逐步提高读写和实验技能,逐步掌握探索工具,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过如此”、“老生常谈”的感觉,以致学习起来索然寡味,被动消极。学生认识事物的快慢、智商、情商指数有高低,所以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进行不同要求、不同方法的教育。这样才能使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 ‎;相对弱一点的学生也能“吃得好”。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