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800字5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学习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800字5篇

学习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800字5篇 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1】‎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既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做好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讲,加强高校的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既非常重要,又非常迫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必须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础,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把握“四史”教育的政治性,着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善于从历史经验中汲取理论创新的养料,并把总结党的历史、用党史教育全党作为统一思想、端正党风、继承传统、开拓前进的重要一环。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现在大家在研究党的历史,这个研究是必须的。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作为我们党创办正规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陕北公学自创办初就开设了“中国革命运动史”“中国问题”“世界革命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毛泽东曾10多次到陕北公学亲自授课,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革命问题。由此开始,党史教育贯穿整个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下的中国大学教育也形成了重视党的历史学习的优良传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从党和国家的历史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理念,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将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为“四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遵循。‎ ‎“四史”教学,不是一般的历史教学,而是以历史为基础的政治教育。高校在开展“四史”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把握其政治性,必须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主要讲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概言之,即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反映我们党的政治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政治选择历程,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四史”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历史的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的发展脉络,深刻认识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导学生建立对我们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历史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四史”教育的方向如果发生偏差,就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在这方面,苏联解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把好“四史”教学的政治方向,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同心力。反之,一个国家如果出现对自身历史的认同危机,就会动摇整个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国家自身安全就无法保障,党的执政地位就无法巩固。从目前全国的教学情况看,在把握“四史”教学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方面,一些高校还存在着模糊认识,容易受到社会上错误思潮的影响。譬如,国内外有人肆意断章取义、捕风捉影,其拼凑起来的“研究”严重偏离历史原貌,已非史之实,乃至无史可谈;还有人故意歪曲史实,甚至杜撰“历史”‎ ‎,在个别媒体特别是互联网上大肆散布和传播旨在抹黑、歪曲和诋毁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言论,对部分青年学生产生误导和消极影响。有鉴于此,正本清源、加强“四史”教育,高校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否则,非但许多历史的原貌搞不清楚,还将影响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和高校思想稳定。‎ 二、把握“四史”教育的针对性,着力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 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正确的历史观可以带来价值认同的最大化。这种认同是指青年学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一种带有肯定性的心理判断和情感归属,会带来思想上的统一、行动上的一致。因此,共同的历史观可以被视为一种软权力资源或具有整合作用的“社会水泥”,旨在用来塑造社会的“普遍共识”,赢得大众的积极赞同。对于高校教育而言,通过有效传授、传播正确的历史观点,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弘扬传承我们的文化传统,培养学生对国家治理的认同,这正是高校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 当前,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情国情社情都发生巨大变化,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都是“90后”“00后”,他们深受全球化、信息化和社会转型的影响,思维更活跃,权利意识、平等意识、自我意识显著增强,生活上去中心化、碎片化明显。他们虽然具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仍然处于价值观成型的阶段,缺乏对各种思潮的辨别能力,容易在生活学习的压力下、互相激荡的多元化社会中迷失自我。与此同时,一些“四史”的不良解读和错误认知不时沉渣泛起。特别是那些自称“价值中立”的民间研究者的解读更具误导性,有人甚至试图用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来夺取历史解释权;一些青年学生受错误思想影响,不愿认同主流的历史观点,深怕被贴上标签;还有一些大学生在认识上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点和“四史”完全割裂开来。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四史”教育的弱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巨大的意识形态“真空”。因此,大力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四史”教育,已成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思想政治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四史”教育作为带有鲜明价值取向的“历史课”,不仅需要讲好传授好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知识,更要围绕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更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授课形式也要从教师一言堂向问题启发式转变。在教学中既要坚持系统传授,也要善于设疑引思,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这个问的要点,不是去问“是什么”,而是要问“为什么”,让学生在“四史”的学习实践中去思考和辨析,提高学习兴趣,勇于思考知识,勤于钻研理论。‎ 三、把握“四史”教育的时代性,着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当代青年学生正处于我们国家最好的时代,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高校开展“四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更好地把握现在中国发展的大势,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志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贯通起来,实现个人成才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机结合。因此,高校“四史”‎ 教育的一个基本教学逻辑就是从讲党的历史知识开始,从建立学生的正确历史观着眼,最后落脚到让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从这个角度看,高校“四史”教育虽是讲历史,却又不是简单的历史教育,而是和当代中国政治紧密联系。它的根本任务在于服务现实,告诉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然和应然,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故而,以史鉴今、立德树人就成了“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个方面,加强高校“四史”教育对立德树人、增强高校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第一,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历史教育为谁服务的价值观问题。实现和维护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立足点,“四史”教育同样以这一点立足。“四史”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导向正确”。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党的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让广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引下,理解历史和人民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第二,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的世界观方法论问题。“四史”涉及时间长、内容多、范围广,不仅需要了解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还需要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情况有全面把握。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学生要深入历史发展过程内部去理解掌握其脉络和规律,就必须掌握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个里面,只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学生才能正确地揭示本质、把握规律,从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中,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进而在现实的大风大浪面前站稳政治立场,占据理论制高点,保证人生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加强“四史”教育有助于解决国家育人育才和增强学生使命担当问题。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本,因此必须将立德放在育才的首位。在大学这个青年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四史”教育需要把育人育德思维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为什么进行“四史”教育、做什么样的“四史”教育和如何做好“四史”教育这三个基本问题,坚持用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历史教训警示人。在教学中坚持把“四史”教育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增强青年学生的使命担当,力争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全球视野和引领时代的一流人才。‎ 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2】‎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清自己。“四史”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升党性修养水平的根本依据和内生动力。开展“四史”教育为共产党人加强党性修养寻觅心灵依归,提供信仰之源、力量之泉、修养之本、心学之根。党员干部要善于在“四史”教育中汲取党性修养的智慧,做到信仰如山、信念如铁、信心如磐。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勇担在肩。‎ 坚定信念、永葆先进撑起精神支柱。信仰是人追求的理想境界,马克思主义信仰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对现实世界运动变化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学习“四史”有助于党员干部正确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筑牢思想基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发展性和实践性,拒绝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宗教化和神化,也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搞所谓的“口头政治”,更不能理论脱离实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进改革开放,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铸就了与时俱进的当代革命精神。‎ 牢记宗旨、执政为民坚守初心不变。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倡导的群众观。习总书记说过:“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党性是共产党人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不会随着党员年龄的积累而提升,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提升,我们共产党人只有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深刻地了解现在,正确地走向未来。‎ 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3】‎ 从“四史”中主要学习到: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新中国史是中国现代史,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了民主、富强、自立的一段发展史。中国改革开放史讲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推向前进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思想理论的伟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实现了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四个重大突破,逐步完善了政治体制,促进了对外关系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世界社会主义再创辉煌。学“四史”,以“修心”作为不忘初心开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四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也要不断跟随党的步伐,立志从“修心”开始,学习“四史”,并运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学习“四史”能够了解历史事实、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历史规律、得出历史结论,而“修心”即净化心灵,修养心性。在“四史”学习中,往往能了解历史的进程中,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净化,也只有经过“修心”,才能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如将自己在社区工作中待人接物谈吐等变的更为专业化、亲民,真真做到为市民排忧解难。学“四史”,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品德。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要在思想上、行动上、理论上等方方面面弄清楚“四史”。正如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作为新时代的社区工作者,要以“修德”立志坚持个人优秀品德,在社区服务中展现出来。在理论上,要深刻学习“四史”,有个人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要学习到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先锋精神;在行动上,要时刻自我准备着为市民服务,解决急、难、愁的问题,对待市民不能有半点马虎的态度。如积极参与党性学习课程(三会一课等),将所学“四史”知识运用,做到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学“四史”,以“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不懂的理论知识或者不知道如何巧妙运用于工作生活中,真真正正体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时就需要用“修身”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学“四史”需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汲取经验智慧,汲取坚守立场的定力。在学“四史”中,遇到的问题,会转化为社区工作上的问题,但作为社区工作者一直深信这么一句话:“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不能单单有想法,更要付诸于行动。通过学习并宣传“四史”发展历程,将理论知识与社区工作实际相结合,聚焦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 ‎,将群众诉求落到实处,这也将是社区工作质的飞跃。在“四史”的历程中,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作为社区工作者深刻认识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要做到在理论上清醒,在政治上坚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4】‎ 习近平寄语新时代青年时强调,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我们党和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学习“四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要把“四史”学习教育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百姓谋福祉,为中国谋复兴。‎ 从“四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回顾历史,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时期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和挑战。面对艰难险阻,我们党始终锐意进取、永不懈怠、一往无前,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到了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到了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这更需要广大党员始终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于担当作为,善于攻坚克难,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信心百倍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从“四史”中汲取经验智慧,坚定“四个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要深刻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想问题,办事情要以是否符合基本路线来检验,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做到真学、真做、真懂、真用,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实际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等重大问题,使理论对实际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 坚持制度自信,就要深刻认识到坚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观念,在工作中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好处,自觉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善于打造行之有效的形式、平台和载体,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使中华文化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展现出来,让中华优秀文化融入每个人的血脉,影响每个人的思维。‎ 从“四史”中汲取坚守人民立场的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雪而本色依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它始终激励着共产党人在革命、改革中开拓创新、坚毅前行。‎ 以史鉴今,砥砺前行。通过学习“四史”,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向、目标,一定会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学习四史铭记历史青少年心得总结【5】‎ 在去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强调“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高质量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是为了让我们党员干部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汲取精神力量。‎ 党员干部要学习“四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比如,党史和新中国史的学习,就少不了1921年党的创建、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等;改革开放史的学习,也少不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我国加入WTO等。一桩桩重要事件、一次次重要会议串联起了“四史”学习内容的主线,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练好的“基本功”,如果练的不扎实、学的不深入,自然无法体会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也就不能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党员干部要学习“四史”中出现的重要人物、英雄事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领导着中华民族走过了波澜壮阔而又艰难曲折的奋斗历程,在这其中涌现出了许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感人事迹和英雄人物。或许身处当今时代的我们并不能理解那时人们的想法和行为,甚至可能会有人觉得那种行为只是简单地存在于教科书中。但是就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发现原来即使是在当代,依旧有着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物在默默奋斗着。他们平凡而又伟大,只是单纯地做着他们觉得应该要做到的事情,就如同我们的先辈那般。党员干部们要真正学习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在现实中自觉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党员干部要学习“四史”中产生的经验教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会消亡,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却是有迹可循的。我们党的奋斗史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充满了挫折、磨难与失败,但总体而言,正是因为我们党勇于并且善于对已经遭受的失败进行理性总结和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回望来时的路,才能看清脚下的路,更加坚定前行的路,党员干部要格外重视历史经验教训的借鉴和运用,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智慧、认识规律、把握方向,从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