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基于学情,提升效益 ——也谈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基于学情,提升效益 ——也谈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

语文论文之基于学情,提升效益 ——也谈如何进行有效阅读教学 ‎ ‎ ‎ ‎  温岭市温西中学    俞海燕 ‎  【摘  要】学情是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主要依据,语文教学更应确立学情优先的教学理念,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才能更快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就教学中如何把握学情,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关键词】基于学情   阅读教学  有效课堂 ‎  长期以来,我们很多教师都存在着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自主处理文本的不科学的教学行为,使得我们的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仰视文本、盲从教师、等待结果的阅读习惯,致使阅读教学低效无为,学生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那怎样才能提升课堂的阅读效益呢?回答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的角度,也有很多的理论依据和评判指标。其实有效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从学生的角度判断,即基于学情判断:所有学生(个体和群体)在现有阅读起点上是否实现了有差别的共同提高。‎ ‎  学情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还是一种基础性资源,其它的资源最终必须同学情相结合才能发挥效益。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就抓住了方向,抓住了重点,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知识、接收信息,同时也在生产新的知识,创建新的信息。学情是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依据。基于学情教学,就是根据学生年龄段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思想性情等方面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下面本人就教学中如何基于学情,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  一、处理文本,立足学生 ‎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特别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拔,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猗所指出的:“学生的情况、特点,要努力认识,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起点”的有效把握应该体现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经验”的高度契合。偏离了两者中的任何一方,都将导致“起点的模糊化”。偏离了“学生经验”,将造成“起点”过高或过低;偏离了“教材内容”,将造成 ‎“起点”的“去教材化”。‎ ‎  应该说,“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取向,决定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也是学习阅读的主人。他们必须亲身参与阅读实践,获得切身体验,汲取文本养分,进而学习阅读。‎ ‎  教师首先要建立起一种重视学生解读的自觉,切实认识到学生对文本的可能或已形成的解读是教学的起点。教师必须清楚,教学中的文本首先应该是学生的文本,教师的处理要立足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培养起学生面对文本的主体意识和解读文本的主体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文本处理中,必须考虑这样一些问题:学生会怎么读?学生应该怎么读?学生会读出什么?学生应该读出什么?学生会有什么障碍?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障碍?教师倘若能立足这样的问题去阅读文本,教学的内容就会丰满,教学的过程就会流畅,教学的活动就会实在,教学的安排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就能给予即时而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而不至于束手无策,或用尽心机却没有效果。‎ ‎  例如《春酒》,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先分析了解学生的哪些情况呢?(一)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学时在整体感知文章表达的情感的基础上,基本上能通过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文章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散文篇目,思想渐趋深刻,分析问题的能力比七年级有很大提高,初步掌握了一般记叙文的学习方法,能自选角度切入文章。如:从修辞角度分析语言特点,通过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对布局谋篇进行简单评价,等等。(三)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描写过大年的情景生动而颇具情趣,很能引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于新年的快乐是有体验的,要引导学生能结合自身体验感受文中对过大年情景的生动描写。但对于本文中蕴涵的思乡念亲的深情,学生因阅历有限较难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应适时补充介绍绮君其人身世和经历,使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对作品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所幸的是,我们农村学校好多班级都有外地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学情资源,让他们谈谈背井离乡的感受。这样,课堂情感就更真切,学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也更为深透。(四)了解到八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些散文知识,也具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在《春酒》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凭借这些经验欣赏文学作品,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逐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对学生进行前期了解,要打造有效课堂一定要了解学生,把握好学情。‎ ‎  二、探寻方法,因生制宜 ‎  本人从师长同仁的课堂观摩学习中,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种方法更有益于对学生的了解。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 ‎  1、观察法 ‎  这里的观察者不是旁观者、局外人,而是教师自己。教师置身于课堂中,可以成为具有明确观察意图、掌握观察方法又不改变课堂教学自然状态的最佳人选。对于了解学生来说,观察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高频率使用的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时做到准确、全面,最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在日常课堂教学工作状态下,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观察意识和洞察能力,即善于处处留心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透过他们的外部表现洞察其内心的思维活动。这样就为师生之间的课堂对话搭建了一座友善的桥梁。‎ ‎  2、问题法 ‎  好多有经验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历来就有让学生先提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在预习时就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在阅读课文时想到的问题并写成小纸条,然后老师进行归类,展示出共同的问题和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探讨。问题解决了,课文也真正读懂了。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基于学情的课堂阅读教学,在议论文、说明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妨试用一下。因为“小纸条”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高质量的学习,学生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孔子老早就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3、书面资料分析法 ‎  这也是了解学情普遍使用的方法。它的特点是通过已有的文字记载材料间接了解、研究学生已发生的事件或固定的基本情况。材料包括笔记本、练习本、作业、试题等。比如,我们学校现正在进行以“衔接·对话·巩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自从上学期开始实施以来,各科的课堂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现在也已初见成效。其中的“衔接”部分就是通过学生预习课文的书面资料来了解学情的。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个性等方面的情况,并以此作为课堂阅读教学的重要依据。也为下面的“对话”“巩固”部分做了很好的铺垫。‎ ‎  4、交流法 ‎  交流法是针对某篇文章的某个问题,通过教师和学生相互交谈、提问答问等活动来进行阅读分析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根据现在所处情况,通过教师设计的问题,积极思考,从而获得文章所包含的信息的方法。既包括课堂交流,又包括课外交流。这里主要指前者。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师生交流多、信息反馈实。要想使交流取得好的效果,交流前应该认真考虑中心内容,并要求教师能随机应变;交流时教师的态度要亲切、诚恳、和蔼,针对不同的性格特点,运用不同的说话方式。‎ ‎  5、访问调查法 ‎  必要时,可以通过与学生家长交谈,了解到学生的一些学习情况,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甚至家庭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材料,尤其在课外拓展阅读时,选教学生喜欢的文章,这样,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离有效的阅读教学又近了一步。‎ ‎  三、注重引导,倾斜有度 ‎  基于学情的阅读教学我们充分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实际训练中,我们也不能走向极端,而削弱甚至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  1、阅读教学不能自我理解文意 ‎  我们在将学生的解读积极引入文本处理的同时,教师又不可放任自流,而应积极引导他们的阅读行为,对他们的阅读做切实有效地指导。比如有学生从《桃花源记》中读出了渔人的背信弃义,不守信用。面对这样一种另类的解读,我们引导学生确立解读文本首先要着眼文本整体,立足客观文意,而不可主观臆断,也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树木”,盲人摸象式的对待文本。因此,针对上面的阅读偏解,教师应带着学生思考了下列的问题:作者写这个故事到底是为了表达怎么样的思想?文中的渔人有没有答应桃花源中人“不足为外人道”的请求?文章为什么样要写“不足为外人道”?文中写渔人“诣太守”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这样,我们站在全篇角度,立足作者的写作意图,遵循文本固有的意味,去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单纯从一个情节或从一个词句解读,就将学生引入到文本解读的恰当角色中来。‎ ‎  优秀的课文一定有它的经典性,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一定有着它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内涵。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能因为学情的不同而任意削减甚至完全丢弃经典文学作品自身固有的独特情感和思想内涵,或者离开学理和根据,对作品内涵进行臆断。过于浅显或过于牵强的解读,都是不合时宜的。课文的经典性绝不能被贬损,有些课文的价值就是为了学生日后生命成长中的某一次感动或领悟而准备的。因此,我们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既要基于学情的特点,又要尊重文本固有的内蕴。这样,才能把学生的理解引导到正轨上来,也逐渐培养学生阅读时良好的提问习惯和准确地整体感知课文的习惯。‎ ‎  2、阅读教学切忌随意肢解文本。‎ ‎  上面我们提到可用问题法了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情况,但若整堂都以解决学生所提的问题为主,那阅读课就成了解答问题课。尤其像散文教学,若只从文章中找出那么几个问题,学生回答出来就完事了,完全忽视了文本的完整性,那肯定有背于基于学情教学的宗旨的。其实,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篇文章都浸透了作者的心血和思想感情。因而,课堂阅读如果不注重语言文字的鉴赏,不注重引导学生逐字逐句地体味、琢磨作品的语言是不成功的课堂。“文学”‎ 说到底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要将作品的语言分析与其内在的人的精神分析融为一体,抓住语感这一核心环节,引导学生沉淀到语言中的人的生命、人的意志的体验之中去。‎ ‎  3、基于学情不能迷失教师角色 ‎  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自觉保留学生的席位,但又不能迷失自己的角色,还应担当起教师的职责。本人曾听过这样一节课,那是在多媒体刚兴起时,上课老师为了充分利用多媒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整节课全权交给学生管理:学生掌电脑,学生泛讨论,学生答问题……(中间缺少适时的引导、适当的点拨,结尾也缺少小结、提升)老师始终站在角落里。可以看出,师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老师也是充分了解学生的,但当时我就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样的课是否太虚假,太做作,犯了“左倾主义”错误。我们在强调基于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管课堂怎么改革,只要教室有学生在,教师永远都是组织者、引领者、指导者,在阅读教学中,要适时适度的做好四个引导:⑴初读感知,引导学生在自学中进行“探索”。⑵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⑶针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⑷反馈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教师引导得好,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丰富学生的阅读情感,提升阅读文本的素养。只有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教师的引导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  课堂阅读教学是否有效,只有从学生角度判断才有实际意义,“以学论教”‎ 是硬道理。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经历的一切教育教学细节,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帮助学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 ‎  站在学生角度教语文,从学生学习效益角度考虑阅读教学,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是我们思考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也是语文教学迈上高效之路的方向选择。也只有切实做到这一点,才能促成语文课堂教与学的长相依、两相长。‎ ‎  【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新课标》‎ ‎  [2]《初中语文教学通讯》‎ ‎  [3]《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褚树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