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如何使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如何使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数学论文之如何使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 ‎ ‎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造生动的数学情境……”同时还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那么在还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的小学农村数学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下面是近几年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  一、让课前的情景导入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一节课有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节课中,我给学生讲了一个关于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这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我又接着讲:“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子,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 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子,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同学们坐在位子上已笑得前仰后。这时我用疑问的口气说:“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同学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从而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当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 ‎  二、让例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 例 7(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  三、让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  课标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去练,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去计算一下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并进行比较。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  总之,要使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一个良好的效果,我认为要尽量地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也就是数学课堂教学要生活化,教师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