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阅读的三大策略
语文论文之阅读的三大策略 阅读的三大策略覃少争 武宣县桐岭中学(广西 武宣545902)阅读是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基本途径。阅读策略指在阅读训练中,用以提高阅读质量的方式和程序。 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及不同的阅读目的,阅读方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阅读材料难度比较大,或注重理解深度与精度的,则需要精读;二是阅读材料比较容易,或注重阅读理解广阔的,则需要泛读,三是要求在较短时向内获得更多信息的,则需要速读。以下只对第一种即精读展开讨论。一.整体与部分双向往复的阅读策略 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是一个整体。阅读自部分开始,渐至整体,这是一般的阅读法。但从阅读的实质看,真正的阅读(即理解和吸收)却从整体始。于是,阅读中对整体与部分的把握,类似“目有全牛”和“目无全牛”的关系。庖丁高超精湛的解牛过程,便是“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的过程。我们初读时,所读文章、作品是一个囫囵的“全牛”,经过对各个部分的感知、辨认、认同和理解,“全牛”不再是囫囵一体,而是由许多部分有机组成,各个部分的显露,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整体。至此,才有可能理解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及这些联系的松、紧、顺、逆等。这样,读者也就开始做到“目无全牛”了。 但是,阅读毕竟不同于解牛,“目无全牛”并非最终目的。解牛的庖丁,其最终目的无非肢解 “全牛”,他不需要在肢解以后再作“整合”。阅读则不然,阅读还要求读者“回过头”来,从各个部分的要素功能和结构功能的角度,再次审视整体,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整体。在获得更新、更深的理解基础上,又一次对各个部分以新的审视,获得对各个部分的新认识。于是,从部分到整体,又从整体到部分,不断的分析、整合、螺旋式地“钻”进去,这便是阅读的不断深入。 “见微而知著”,是因为“微”(部分)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著”(整体)的某些物质。“见著而知微”,是因为“微”(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只有把握了整体才能更准确的把握部分。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便是较为完整的、彻底的“知”。只有这时,凡所“知”者才是林中之树,才是树聚成林。 综合的说,由于所读是由许多部分有机组成的整体,读者在阅读中,要始终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通过初读,迅速抢占制高点,初步把握整体(这一点很重要,是不同于习惯阅读法的所在);然后,在再读中鸟瞰各个部分,去认识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使自己对整体的把握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更具体。接下去,在深入阅读中,凭借对整体的层次的把握,再把各个部分当作下次一级整体,作进一步的分割、剖析.....再作进一步的组合......,如此双向往复在不同层面深入探究,使阅读愈深刻、愈细致,把握则愈准确,从而逐步地“逼近”作者,“逼近”作者所反映的生活。 这种阅读法,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字而词、词而句、句而段、段而篇的程序,也不同于传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的阅读取向,而是以整体性思维方式到整体的认识规律,更强调了迅速把握整体,站在整体高度鸟瞰各个部分的战略思想,使阅读有可能成为高效率的阅读。二.内容与形式双向结合的阅读策略 从阅读因素来看,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是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体。我们在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时,其具体内核,内容到语言无非是从形式到内容,从内容到形式的反复认识过程。前者讲的是认识的层面,后者指的是认识的实质。在各个双向往复的层面上,都必须解决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问题。这是推进到新层面的基础,也是深入到新层面的标志。两者既同步,又交错、相得益彰。 一般的阅读是“得意忘言”,此所谓“过河拆桥”。即是说,阅读中弄清语言文字等读物的形式,目的全在于领会其中的思想内容。“因文悟道”、“依文染情”、“据文会意”,也正是指此而言。一旦有所“悟”、有所“染”、有所“会”,就忘其“言”,弃其文,不再去审视“桥”的材料及其构建方式,特点和技巧了。其实,这远非彻底的阅读。因为,这种“悟”,“染”和“会” ,不可能一次完成,较为彻底的阅读至少有三个层次,第一,根据语言形式的通常含义和作用,理解其字面的一般意义;第二,根据语言形式的各种特色,比如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理解更深层的意义;第三,根据语言的情境,前后文的关系等,理解其特定意义。这种以了解字面意义深入到字里行间,再透过纸背,掌握更为深层意义的阅读过程,究其实,正是从形式到内容,再从内容到形式的反复双向结合的认知过程。一次性的阅读,便忘其言,便拆其桥,是肤浅的,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悟道,染情和会意了。此所谓浅尝辄止。 做为语文学习的阅读,有更为特殊的目的,尤其不能一次性的“过河拆桥”。语文阅读至少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阅读吸取知识,提高认识,涵养品性;二是通过阅读,学习如何利用语言形式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说明一定道理,抒发一定情感。这种“如何表达”,就是研究形式表达内容的规律和技巧。这两个目的是相互联系着的,都很重要,而以第二个目的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通过语言形式了解内容之后,再回过头来,据道析文,由情识文,顺意品文。也唯有如此,从部分到整体,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才得以落到实处。三.阅读材料与生活体验双向沟通的阅读策略 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与生活处于一个更大系统中,同样需要读者作整体把握。读者在进行阅读时,总得要弄明白,作者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写有何得失,结果,优劣如何等,都需要读者与其反映的生活联系起来去比较、分辨、评价。这种联系、比较、分辨乃至评价,又常常以读者自身所具有的生活体验为基础。这就是阅读的还原。读者根据自己相似、相关的生活体验,在阅读中没身处地的去再现或再造一系列表现,尽可能的逼近原型,尽可能地在对生活的理解方面“逼近”作者。这种由语言文字激起的表象活动的基础便是读者的生活积累。因此,读者在阅读中必须积极地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生活相沟通,求得读文与生活,读者与作者的“逼近”。这大概也是古人提倡的“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的缘故吧。 再从阅读的目的看,阅读在于吸收以丰富自己,而丰富自己的目的又全在于用读自己的生活。这除了依据生活去理解外,还包括依据生活的需要去挑选,去应用,去发展自己。 古人读书有“出入法”,即读书“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而“入书法”乃是“见得亲切”、“出书法”既是“用得透脱”。只有如此,才能“知古人用心处”,又不至于“死在言下”。究其实,阅读中能入能出,自由畅通,关键全在于将阅读与生活沟通。读者只有凭藉自己的生活体验,才能再语言的刺激下,引起丰富的生动的相关的内心视象,发生与读文相适应的、大致同步的表象活动,从而悟道、染情、会意。这既是“见得亲切”的共振、共鸣、共识,乃是“知古人用心处”的第一层次。继而又回过头来,推敲作者载道、抒情、达意的种种手段和方法,便是在一次没身处地去体验、比较、分辨、判断,此为“知古人用心处”的第二层次。这两个紧密相连,渐次推进的共振、共鸣、共识,都以有相同、相似的生活频率为基本条件。“出得书”来,必以“入得书”为前提,却是一个更高的阅读层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