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浅谈对“90后”一代的美育教育
美术论文之浅谈对“90后”一代的美育教育 一、序言 众所周知,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80年代,学校教育通常都有这样的标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里面的“美”指的就是美育教育。在新课程全面推广的今天,除了美术课,还注意处处从学习中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感受每一门学科中的美。美育是否就只是局限于课堂呢? 思想道德课一再强调学生要注重内在美,各所学校都严整校风校纪,不准穿奇装异服,发型要统一。然而,我们总是能见到个别学生顶着一个某明星的发型上学,而其他一些学生虽然不敢做,但眼睛里透露出心底的渴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里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当代的中学生被称为90后,因为他们是90年或之后出生的一代。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杨雄教授曾在接受媒体采访谈到,虽然都是独生子女,但90后一代和70后、80后相比,变化真是非常非常大了:“ 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上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他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另外,“他们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也让他们对忠诚不太感兴趣,而是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崇尚的目标。”正是他们的这些特点赋予了教育一份新的课题:我们的美育教育需要有所改变。 二、中学生的审美观和消费观应引起教育的深思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方式。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追求美的客观条件,同时,也从不同程度上有助于满足中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网络时代带来的另一个方面是使他们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心智发展超前,知识面、早熟度也远远超过父母辈。当然,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但是,由于处于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中学生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弱点。由于中学生受知识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于浅表层的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深层次的内在美。他们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就是美,而不懂得美具有广泛复杂而又深刻的涵义。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以名牌服饰为美,甚至相互攀比 有专家分析说,“90后” 几乎是靠吃超市的东西、吃洋产品长大的一代,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在这个基础上,钱和获得钱的渠道的重要性或多或少被过分强化。在一个中法儿童比照调查中,都是上海和巴黎的十岁以下的孩子,问他们将来想成为什么人,法国儿童说要做运动员,做摇滚乐手,做帆板运动员;而许多中国孩子说要做老板,做企业家,做领袖,要有汽车、洋房。某种流行意识从父母、学校、社会那里潜进了他们内心。 昆明市第三中学的杨冰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这些孩子的攀比心理很重,很讲面子,常有学生逼着家长给他们买名牌,衣服是阿迪达斯,鞋子是耐克,浑身穿着都要求是名牌。”不久前山西省晋城市城调队对当地城镇中学生高消费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学生在餐饮、手机、名牌服饰三方面的过度消费令越来越多父母难以承受。据调查,一个中学生上半年的服装及鞋消费支出大约达到460元,比晋城市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还高1个百分点。问及要购买名牌服装和鞋的原因,中学生中认为品牌服装、鞋质量比普通的好,穿着显得气派的占75.6%,只有2.7%的学生回答是因为家中有钱消费得起,所以购买品牌服装和鞋。有48.6%的中学生明确表示喜欢自己购买服装。大多数学生表示自己注重服装的品牌,认为服装的品牌比较重要的学生占到58.8%。显而易见,部分中学生高消费的出发点在于仿效富裕人群的生活。 2、盲目追求时尚,以标新立异为美,仿效喜欢的明星,也不管形象是否适合自己,竞相在鞋子、头发上作文章。 他们是不再普遍相信有时空超人会来拯救世界,不再普遍把科学家当作理想职业的一代孩子,却有着极度张扬的个性,而且也乐于表现自己。 一些学生喜欢标新立异,会用几十块钱做个发型,不过,店老板还常劝她们还修修眉,电电睫毛,做一做眼部化妆和脸部护肤等一套系列,100多块钱就花完了,而这样的发型化妆通常只能维持一天,第二就恢复了原状。若到寒暑假期间,因有更长的时间不在学校,有的学生不只做发型,还有的去电发,过另类发型瘾,之后又去发廊把头发拉直,再过一段时间,又把头发染得五颜六色,项目繁多。还有拿自己开刀的:据07年网上一则新闻,寒假以来,哈尔滨市各大医院美容整形科多了一批特殊的“整容学生”。据医生介绍,80%是拿着当红娱星照片来让医生照着改。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受人关注程度较高,众多中学生往往希望通过改变自己的容貌引人注目,而明星的模样自然成为他们心目中期待的理想容貌,因此一些学生屡次到医院想按明星样整容。 然而,90后,是缺失真正偶像的一代。任何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偶像,70后的偶像是张海迪,80后的偶像是刘翔,这些偶像都有着极大的精神感召力。你要问90后的偶像,恐怕找不到理想的答案。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玉米”、“笔迷”、“凉粉”……这一连串的新奇的名字让好些老师犯晕。“超级女声”、“快乐男声” 等一举成名的活动使他们脑海里单纯而天真地想象与期待自己能马上成为明星,盲目模仿偶像的奇异着装,说话发嗲。他们对影视歌星、运动员等极为关注,尤其是对前卫名人更是趋之若鹜,因而便有了大批的“哈韩”、“哈日”族。能受到明星们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感染而追求的学生不多。 3、受到舆论导向影响,以瘦为美,胡乱减肥或增高 在以瘦为美的大环境下,不但成年人时时将减肥挂在嘴边,这股减肥的风潮同时也在花样年华的初、高中生中蔓延开来,叫嚷着要减肥,讨论各款减肥药的效果和副作用如何,交流一些减肥的民间土方,这种行为在中学生当中已经相当普遍了。不少医院都收治过因盲目减肥出现身体疾病的患者,其中女中学生最多,占总数的70%以上。有的女孩采取过量锻炼和运动的方法,最终晕倒在运动馆里;还有的女孩因节食减肥使厌食症、闭经找上门;有的服用复合多维元素片代替吃饭来“减肥”;更甚者服利尿剂狂减体重,使到生命垂危。台哈尔滨市某大学生小张对自己51公斤的体重很不满意,于是实施“饥饿疗法”。两年来,她三餐严格按照食品热量表定量,只吃水果和蔬菜,对主食和肉类一概不沾。近半年,小张患上了厌食症,而且连续数月不来月经、头发干枯、常常头晕、精神恍惚、全身乏力。半月前,她四肢出现大片紫红血点,神情呆滞。被送到医院治疗。 有关专家指出,青春期是人体发育最旺盛时期,营养缺乏所造成的危害很大。盲目减肥会导致人体所需要得热量不足。青春期人体每日需要的热量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生长发育,而不少减肥药又会直接伤害到青少年的身体。医生提醒,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期,盲目减肥十分危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循序渐进、科学的方法来减轻体重。如果正在青春期的少女因摄食过少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可能造成卵巢发育不良,甚至因无月经而造成终身不育。严重者还会引发血压降低、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多脏器衰竭危及生命。患上厌食症持续的时间越长越难治疗,不少女孩因为无法战胜厌食症而绝望自杀。 青春期的孩子喜欢追随时尚,特别容易受环境影响,当减肥成为学生当中的流行,就需要家长和教师适当的引导。合理控制体重,要遵循身体发育规律,合理饮食,多做运动才会有好的体质。 三、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还没完善,比较盲目。 中学生自身思想的偏差、从众心理、摆阔心理、攀比心理和享乐心理,是导致中学生过度消费的又一主要原因。他们在一起探讨学业、交流时事的时间少,谈论明星、流行歌曲和时尚品牌的时间多。一些中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片面追求时髦和时尚,扮"酷"扮靓,超前享受。 中学生自尊心强,心理脆弱,爱面子。相对衣着光鲜、全身名牌、出手阔绰的富家子弟而言,那些出身贫困家庭、穿着朴素的学生,心理就比较自卑,总觉得人前矮三分。这无形中造成了一种心理压力和畸形的消费心理。没有良好的校风班风导向就容易形成攀比名牌心态。 2、家长纵容甚至鼓励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们的父母普遍经济情况好转,再加上是独生子女,从一出生,这个孩子就备受关注。许多家长极力满足孩子的购买欲,纵容孩子追求物质享受。加上中学生活动量大、爱惜度差,他们的消费品易损坏等特点,人们更趋向于选择高档的消费品。因此在晋城市的调查中,问及学生们购买服装的经济来源时,有62.2%的学生回答是父母主动给的;24.3%的学生是自己向父母要的;还有16.2%学生是使用自己平时积攒的压岁钱等购买,有2.7%的学生是通过亲戚朋友的赞助来购买的。 目前,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消费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一些家长甚至无形中助长了学生高消费。一些家长给孩子办理银行卡,定期为其存钱,有的则鼓励孩子"要买就买好的"。不少学生还有自己积攒的"小金库",可以购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此外,一些影视作品和文娱作秀以及促销活动的推波助澜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3、学校教育滞后,没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舆论中让学生清晰心灵美比形象美更重要。 长期以来美育在我国学科教育中的处境却比较窘迫,现实状况令人忧虑。 “美术教育是青少年美育教育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它可以培养青少年的观察力与记忆力,诱发青少年的灵感,提高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的积极乐观性情绪、意志力和求知欲,培养青少年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帮助青少年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有效调节青少年的紧张情绪,保持旺盛的精力,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总之,美术教育可以以美启智、以美控“心”、以美匡德、以美健体。”但只靠美术教育远远不够。 现在对美育较为常见的表述是“美育即审美教育”。这种提法比较接近美育的本质和特点,但仍不能涵盖美育内容的所有方面,如美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因而不利于保证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地位,也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素质。现在有人提出“美育是美学方面的教育”,我们认为这个提法很有道理。因为“美学方面的教育”,绝不是美学的某一个方面,而是所有方面。客观地说,狭隘的美育观是学校美育的瓶颈。 网络时代信息源的多样化使得学生对各种信息的选择性增强,各种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又有内隐性,学生接触、认可、吸收什么不容易从表面看出,因此,学校家庭应注重引导和教育相结合。教师和家长在"言传"的同时,更应注重"身教",以简朴实用的消费习惯对孩子进行引导,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消费习惯。 四、学校教育,要教育学生发现和搭配美丽 1、教育要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不能单一追求内在美而忽视外在的干净、整洁、和环境协调。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我国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在着装方面就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得体潇洒的典范。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 中学生应该懂得一点服装美学知识,以能更好美化自身,向人展示美的形象。最重要是懂得不同的场合要配以不同的形象。 中学生正处在嫩绿的青春时期,身体本来就占有美的极大优势,都能显示出极美的青春风采,应格外珍惜这种青春美。在服装方面,能充分体现出这种妙龄的特征的,是富有青春气息的学生打扮。一般说,其美学原则应是整洁大方、淡雅和谐、活泼健美、朝气蓬勃,服装的风格朴素明快,线条流畅,色彩鲜丽,优美宜人。服装不宜繁琐,不宜妖艳,不要装饰过多,不要富贵之气。中学生可以适当装饰自己,但一定注意不要过分。过犹不及,只会防碍了青春本色的美。如果一个十几岁的女中学生,服装浓艳时髦,穿上高跟鞋,烫着卷发,挂上项链和耳环,打扮得像个少妇似的,就未免给人以轻浮之感,失去了一个学生纯朴的气质,缺少了那种自然流露的天真烂漫气息,青春少女的风韵顿然销殒,是会令人感到惋惜的。有的中学生在服装打扮方面,缺乏正确的审美观,胡乱模仿明星,有时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如有的男同学,平素并不注意自己身体的锻炼,却盲目地模仿某些运动员穿的敞胸服装,将自己的衣服纽扣解开,亮着胸膛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却不知自己的身材实在不耐看,怎能给人美感呢?有的女生,流行什么款式的服装就穿什么服装,以有刺激性为美,打扮完全不像一个学生了,让人看了感到不是味道。 穿戴问题,贵在懂得自爱,懂得分寸,要有健康的审美观,要有一点美学常识,胡乱搭配,不成章法,就不会美。有的女生误以为穿得花哨才美,夏天头戴黄色大檐帽,身穿红衬衫和蓝裙子,脚上是一双白色凉鞋,色彩配置得零乱繁杂,一点也不和谐,何美之有!美应适体适时,不能脱离实际。人穿服装,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要适体,就是要合身,;一是要适时,就是要适合环境,把服装美和环境美统一起来,这就要考虑到所穿的服装能适应不同的场合、时令、时代、习俗等方面。 2、让学生爱上校服之美。 在学校,学生穿的主要是校服,但部分学生不太喜欢穿校服。 2005年北京市“两会”期间,一份关于“改进学生校服” 的政协提案被递交到北京市教委,此提案受到了很大重视。校服究竟应做成何种款式?如何运做才更为合理?这是多年来教育部门、家长和学生共同关心的课题。现今中国中小学校服面临的问题:校服款式单一,结构松垮;没能体现出年龄、性别上的差异;质量存在较大问题;购买方式单一且不透明等等。部分学生不太喜欢穿校服。很多学生喜欢日本或香港的校服,而我们分析一下,日本校服成功之处在于款式设计:男生校服阳刚帅气,女生校服娴雅可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日本中学生树立了健康的性别意识。同时,日本校服设计有着强烈的与时俱进意识,能够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汲取时尚元素对校服改进,这种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水平,也符合学生积极向上的现代意识。如女生冬季校服会配以统一的毛衣或者外套,下身无论冬夏,皆为膝上短裙。观世界各国校服,国外校服有可供借鉴之处:1、款式与气候的结合;2、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本国的气候因素,制作的校服穿着舒适自如。3、校服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4、校服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处于12~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各国在男女生校服的设计上都考虑到了这点。在款式上明显体现出了男女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别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指导中学生度过青春期这段懵懂岁月,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性别意识。 中国的校服不应单纯地照搬照抄,而应学习其以本国文化为依托,以适合学生健康成长为主旨的理念,将其精髓灵活地运用到校服的运作之中,使校服也能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和年轻一代风貌的窗口。 3、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90后”很在意时尚,很在意自己作为现代人表现出来的行为和气质。但是,外表时尚只是“现代人”这一概念的一部分,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上,而其中的一个核心原则就是独立。中学生应该在这一宗旨下观照名牌消费的问题:如果钱是你用自己的劳动挣来的,那么你进行名牌服饰消费是锦上添花,可如果你是靠父母的血汗钱来过度装饰自己,那就是剥夺和压榨父母,是丝毫也谈不上现代性的。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进入误区,依然错误地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要什么,尽力满足他(她)们的需求。在一些不很富裕的家庭,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满足孩子的虚荣心,省吃俭用,甚至借钱为孩子买名牌手机。个别家长还袒护孩子道:“别人孩子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 。还有一些学生一旦家长满足不了(她)们的愿望,他(她)们就同家长大动干戈,小则争吵,大则离家出走。大部分家长从小只注重孩子的应试能力,却忽略了对子女的道德、素质方面的教育。子女生活上有浪费的不良习惯也不及时制止,认为是一些无所谓的小毛病,一味的忍让,甚至宠着、惯着。久而久之,由于受不良家庭的影响,孩子养成了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在消费上互相攀比,不懂得勤俭节约。在学习上,缺乏进取精神,抄袭作业。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强,这些都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我相信,只要我们给孩子讲清楚,他们就会少一些盲目,多一份理性。现在的一切消费全部来自于父母,即使你衣着华丽,但如果学业无成,那你的名牌服饰消费也只是昙花一现。 4、“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美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要有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才能给人美的感受。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什么是美?美在哪里?学生思考了,讨论了,就让他们去寻找。在人生初始的学生阶段,如何因势利导,结合实际,循循善诱地对他们实行生命美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思想关怀,而且是一种人文帮助。 姿态美和风度美是仪表之美的一部分。 我们用举止大方、风姿潇洒、步伐矫健、仪表堂堂和动止娴雅、亭亭玉立、婀娜多姿、仪态万千等词语来分别形容两性的姿态美。风度的含义比较复杂,是人格心性的外化表现,常常可以显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精神风貌,它往往通过举止、神态、服饰、谈吐等方面表现出来。风度决不是一个单纯的外表形式问题,它是美的内涵包括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才智修养的表露。所谓神采照人,风度翩翩,就是形容一个人有美的风度。 风度美又是多种多样的,春兰秋菊,各得其妍,夏荷冬梅,各见其洁。有的粗犷豪放,有的温文尔雅,有的高雅雍贵,有的潇洒俊逸,有的端庄大方,有的清纯秀丽,有的活泼机敏,有的优雅聪颖,有的稳健沉静,有的纤柔轻情,真是难于一一言表。这里,在男女性别上也有差异,巾帼风度有女性性征美,须眉风度有男儿性征美,这两种美是不能互相代替的。妩媚与刚毅,柔美与壮美,各有千秋。 由于人的职业不同,身分不同,长期生活习惯不同,往往体现出了带有这些方面特征的特有风度,例如人们赞美诸葛亮的军师风度,周瑜的儒将风度,周恩来的政治家风度,基辛格的外交家风度等等。大将风度——威严机智,指挥若定;学者风度——渊博典雅,书卷气浓;外交家风度——善于周旋,谈笑风生;哲学家风度——深沉多思,气度睿智;演员风度——活泼娇媚,敏感多情;大姐风度——善解人意,宽厚温存……例不胜举。 学校美育期待正确诠释和科学实施!美育任重而道远!要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美丽之处。长得漂亮是美,成绩好也是美;多才多艺是美,脚踏实地也是美;诚实善良是美,热情大方也是美……一个人的形象不是由服装来决定的,而是由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的。服饰,只不过是用来点缀外表的工具,但一个人的美的所在并不是外表,而是心灵,心灵美才是真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服饰潮流观也在不断改变。作为一个学生而言,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都是穿校服,没有必要买太多的衣服,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应该整天想着潮流,要把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把用来买衣服的钱用来买本好书。有爱美之心是好的,但不可有虚荣之意。一个人既要注重外在美,更要追求内在美,用真诚、善良和智慧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永远胜过漂亮的外表。在服饰选择上,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针对90后一代学生的特点,他们渴望独立,渴望被关注,渴望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作为教育者,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这方面不应只是简单地干预或粗暴地制止,而是应该给予合理的引导,平等地与孩子们讨论问题、交流思想,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美的、得体的,让他们自己去评判和选择。事实上,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会逐渐回归到社会主流着装的标准上来。【参考资料】 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②源自: 论美术教育对青少年素质开发的作用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 李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