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激发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如何激发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

语文论文之浅谈如何激发中年级学生写作兴趣 ‎ ‎  骆驼坳小学 范雅 ‎  【摘要 】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中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  【关键词】培养想象力、激发兴趣、唤醒、鼓舞 ‎  小学三四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如同婴儿呀呀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在小学三四年级这一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象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何激发中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 ‎  一、培养学生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 ‎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写作素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学生的生活天地是比较广泛的。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感觉生活里的一切是美好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引导使学生发现美,观察美,描写美。比如,一场大雪以后,校园里一片洁白的世界,许多孩子在校园里打雪仗。这时,不要阻止他们出去玩而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到雪中去观察,更进一步体会雪中玩耍的乐趣。这样逐渐地学生就会由老师提示发展为自己留心观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由于中年级学生的积累有限,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具体详细的观察指导。比如,让学生到雪中玩耍要观察雪,教师可作以下指导:①地上的雪怎么样?像什么呢?②树上也有雪,和什么一样。③同学们扫雪干的怎么样?④同学们玩的怎么样?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想象、动脑筋,达到玩中学的目的,久而久之,让学生也就学会了观察积累材料。‎ ‎  《秋天》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学完这篇课文,我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告诉学生观察时要有顺序,由上而下或由远而近或由人物到景物,由整体到部分。我们先观察又高又蓝的天空,在观察蓝天下的树林,最后观察果实累累的果园,金色的稻田,这样由远及近的观察。在观察中教给学生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然后看什么。通过观察孩子们明白了课文中的语言这么美,就是从生活中观察到的,在观察中不但要有顺序,还要有方法呢!观察完后,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想说的都表达了出来。‎ ‎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习作兴趣。‎ ‎  高尔基说过:“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景再现,如果我们不会让学生想象,他的情感就不会活跃。写出的文章就不会打动人心。就不会有任何成功的习作。所以我们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完《狼和小羊》一课后,学生提出狼往小羊身上扑去,结果会怎样呢?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结果写下来。李伯月同学写到: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赶快往后退,狼紧追不舍,小羊刚退几步就被狼按在地上,张开大嘴把小羊吃了,可怜的小羊躺在血泊中死去了。这段话中充满了他对小羊悲惨命运的可怜。杨丽娜同学写到:狼往小羊身上扑去,小羊退后几步说:“我刚吃完有毒的草,要是你吃我的话,你就会被毒死的,”狼吃了一惊“什么,你吃了有毒的草,这次我先饶了你。”小羊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她希望这是一只机智的小羊,在凶恶的狼面前躲过这场灾难。孩子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把想象的结果写下来,真正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  三、拉近作文与生活的距离,培养写作兴趣。‎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水果,可以在学《石榴》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石榴园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石榴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石榴花的色彩、形态,石榴子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水果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这样就比较容易了。‎ ‎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置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  四、以赏识激励,激发写作热情。‎ ‎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 ‎,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会认真地写下评语。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  五、展示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利用黑板报不大的一块地方,开辟出一片“作文小天地”,让学生中一些优秀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同时又做到定期更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有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做到人人有机会。每一期作文展示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班级小作家”‎ ‎。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集结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写作、乐于写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