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800字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800 字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800 字 1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捧红”了故宫文物修缮一职,更有网友称愿在故宫扫地。一 方面,这一现象反映了年轻一代对历史的重视,而另一方面,年轻人选择未来道路时应理性、 谨慎,切不可因一时冲动做出不恰当的选择。依我看来,心驰神往而要慎行。 在国家、社会的努力下,当代年轻人开始重拾历史,在前行中回看,于新潮中忆旧,这是好 事。为筷子申遗,传承剪纸技术,国家、社会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而城管撕春联以“规范市容”行为遭到全民声讨,也反映了市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 对历史的崇敬与向往至关重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中华文化便会在 世界文化大观园中大放异彩。 重视历史,心驰神往去服务历史的初衷固然可贵,但年轻一代在做出选择时,一定要理性。 前有志愿者小飞为篮球赛馆擦地而放弃本职工作,生活困窘;后有大学生求故宫“收留”,宁 可扫地。仅仅因为一时的心驰神往而赴之,未免有失偏颇。其一,你是否能如赵元任对语言 学一样始终对文物修缮工作充满热情?你是否能如林巧雅把自己“嫁”给医学一样终身为文 物修缮服务?其二,你是否如王津一样具备文物修缮学的相关知识?其三,你的选择是否切合 自身情况?如果不能坚持,不够专业,没有条件而只凭一时的“好玩儿”,一刻的“心驰神往”, 那你的选择未免太过草率。 因此,对传承历史心驰神往是值得赞扬的,付诸行动时却一定要谨慎,这是对文物的负责, 更是对自己的负责。文物修缮工作需要足够的耐心,坚韧的毅力。所以,怀着对这份职业的 崇高敬意,有着坚持到底的决心,掌握专业知识,这条路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如果你有足够的激情,你可以怀揣着虔诚的敬意为故宫扫地;如果你做了充足的准备,你可 以将梦想付诸行动,为历史的传承献一份力。总而言之,心驰神往而慎行,有激情有行动, 有毅力有基础,别说走入故宫,走向世界都不在话下。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800 字 2 2016 年 1 月 7 日至 9 日,央视纪录片频道一连三晚播出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城门外 的我们第一次看到城门里的故事,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繁复的修补和整饰,这群有情 怀的匠人手中塑造和传承的其实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形态。 钟表组的王津师傅十几岁进入故宫,从事钟表修复工作。赞叹古人钟表技艺精湛的同时,我 们也佩服于王津师傅长年累月的坚持。是他们让钟表重焕光彩。“总想给后人留下些什么”, 一句平淡而朴素,却道出他们最朴实的心愿。文物的修复,使现在与过去联系起来。 唐代三彩马的修复工作为王五胜师傅带来了不少的挑战:一点点修复,一点点上色,最大限 度地保持原作,亦是对文物的尊重。为了精益求精,他还去参观了许多陈列馆,使作品达到 极致。他们长年累月专注于他们的修复工作,每一个小小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地对待, 这都是匠心的体现。 木雕组的屈峰是一位很有思想的修复师,他对文物有着自己的见解:文物同人一样,都是有 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文物体悟。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 还有漆器组的闵峻嵘,纺织组的陈杨,他们都是有深厚的职业责任感的,不断的付出着。无 论是哪一个修复组,他们的匠心精神令我们感动。 工匠精神在这个时代十分的可贵,更十分需要。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他们 苦心技艺、甘于寂寞、坚持不懈。工匠的日常生活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让快步走的人且行 且欣赏,让一味追逐潮流的人,感悟到真正的美。说到这些,想起了李宗盛的《致匠心》, 他说:“一个人的天分与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联系,我有耐得住性子的天分”。他开创 了 LeeGuitars 品牌。 文物修复也是如此耐得住性子才能成就一件好的作品。 我们需要有工匠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着急,不匆忙,静下心来,静静地感受;我们要有追 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我想《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想告诉我们的是:传承文化。我们痴 迷于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是否渐渐淡去了对“过去”的怀念呢?殊不知,真的美就是那些 传统!那些文物一直都有鲜活的生命,它们赋予我们了解过去的方式,使我们感悟美,使我 们喜爱那些文化。因此,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做一个爱传统文化的人。 这个世界,需要匠心精神,也需要传承文化·····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800 字 3 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后,点击量破万。不少年轻网友纷纷求王师傅收徒弟,只 想安静地扫扫地。面对日益科技化的时代,王津师傅是靠着勤劳泪水,不辞辛苦的工作,弘 扬着工匠精神,复苏着鲜活生命。岂能被轻易视之?那些没有兢兢业业、踏实艰苦态度的人, 那些没有追求,不能正确对待劳动的网友,岂不令民众笑之?汝若盛开,清风自来! 王津修文物,是日夜辛苦地奋斗工作,一丝不苟,极度认真用心的践行,那些历史悠久的古 钟古琴在沉睡中复苏,被世人所歌咏。那是对事业的敬仰尽责,让文化花坛里鸟鸣花更香, 山高谷更幽。汝若盛开,清风自来!不必羡慕王津,他只是做好本职工作而已,才会享有应 得的名誉。如果你能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事无大小,不论是清洁工人、交警、边远山区的 志愿者,抑或现在的高三毕业生,只要我们恳切坚持做好本职工作,自会有温煦的清风在你 盛满泪与汗的雨季轻拂! 那么多网友纷纷求拜师收留,哪怕在故宫扫扫地,是因为如今一批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价值 观,盲目追逐,不能尽才所用,人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三本的退却,让人人都有资格成为 大学生,却不知在大学勤奋刻苦,不断武装自我。当然,勤学用功,一丝不苟的榜样也有。 南开学子郭鑫建立“诚信通”跨境通电子商务平台,把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生产的产品借由这 一平台销售到国外,帮助人们增收,践行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同步。 郭鑫也因此受到农民及大众的好评,没有去故宫,做好本职工作,不也实现了人生价值吗? 对工作持敬仰之情,一丝不苟,勤恳坚持,汝若盛开,清风自来。 有那么多网友想去故宫扫地,显然不可能!更深一步,当今时代,劳动者应树立正确价值观, 敬业爱业,同时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培育工匠精神,弘扬敬业爱业风尚! 汝若盛开,清风自来!没有波澜不惊的光芒,亦有石破惊天的感动!尼采有言:“谁终声将震 天,必将长久缄默!”做好本职工作,在盛开的花季沐浴清风!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800 字 4 这其实是一篇我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感。这本纪录片力荐。 其实,“匠心”和“匠人”并不算新概念,只是觉得近年来重新被关注,又一次热乎起来。 这种“热乎”正好说明了一种缺失——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凡事都讲究高效率,一切都变 得“快餐化”的今天,安安静静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了,那些愿意花时间、用双手去打磨制 作一件艺术品的心态显得弥足珍贵。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珍惜、尊重对待,尤其对于快要消逝的那部分。 我依稀记得我的小时候,楼下会想起弹棉花、磨剪刀、修棕绑的叫卖声。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爸爸妈妈把家里的棉被抱去楼下,弹棉花的是一对老夫妻,一声 声,我看到棉花絮在阳光里飞舞起来又飘落的样子。弹过的棉被睡起来是温暖的生活的气息。 而今,压在身上厚重的棉被已经被轻薄保暖的蚕丝被所替代,全杭州弹棉花的店家大概只剩 下河坊街历史街区上一家了。 同样是年幼时,每年立冬之前,外婆会来家里给我翻棉袄,我帮着她把棉絮撑起来,一层一 层铺上去。棉袄松软,陪伴我一整个冬季。而如今,外婆年纪大了,再也翻不动棉袄了。这 门手艺也没有传承下来,我早已不穿棉袄好多年,习惯了羊毛大衣的轻薄,连羽绒服都觉得 有点累赘。 长久以来,爸爸大概算是保持着一种“匠心”,除了以前画画,平日里在家会自己买石头来 做雕刻,做小景,或者刻印章。每次他给我看,我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格外珍惜。我一直觉得 在他退休后,他应该是能够静下来继续雕刻画画的人。 跨年的`时候去北京,在故宫珍宝馆里看到已经失传的点翠工艺,翠鸟蓝色的羽毛被一丝丝 粘在金银之上,规整得严丝合缝,脑海里想象着工匠在日光之下歪着头拿着镊子,一点点小 心梳理粘贴的模样。还有累丝工艺,将极细的金属一点点弯曲叠加成繁复的花纹,其中花费 的气力和精力都难以想象。 反观我自己,很容易就能发现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且不论那些巧夺天工的手艺失传了,我 们失去的其实是“心”。 失去了那些耐心和恒心,我们更多地从创造者转变为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促使制造 业越来越发达和高效,机器取代人,是大家的共识。手工艺固然好,但是实在太慢了,加之 人工成本远高于机器,利益驱使之下我们不愿意再等待一件手工艺品的完成。但不能否认的 是,多数手工制品有其自己的特色且工艺、质量上乘,只是数量稀少。 以上冗长的铺垫,是我看这部记录片的心态。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有很多,之前的《故宫》和《故宫 100》从历史和建筑的角度剖析过,而 这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切入点,是描写故宫文物修理厂工作人员们的日常工作,小却新 奇。文物修复家是很多人好奇的职业,在故宫里修国宝是怎样一份工作呢?很多人是带着好 奇去看。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 集纪录片《我在 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 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纪录长片总长三集,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 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 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除了感受到中国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为古代文物之精美叹为观止以外,更多的是臣服 于这些“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多数毕业于央美、清华美院的他们,在工作 之后就不会再有艺术创作,文物修复是严谨的工作,不能自由发挥,而是要尽最大程度保持 原貌。在修复的过程中,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耐心耐心再耐心,这样一坐就是一整天。大概 在外人眼里,是极其枯燥无聊的工作。 然而并不,这里面有对话,是贯穿古今的对话。修复人和工匠的对话,修复人和上一任修复 人的对话。经历整个工作过程,能够获知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也有传承。所有的文物修复师都有拜师学艺,手艺与技能代代相传。在现今社会里,这 种古老的关系好像只有在紫禁城内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当然,纪录片也描述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日程等等,看起来偌大的紫禁城和无聊的修复 工作会因为院子里的植物和动物们开始鲜活起来。 纪录片里最喜欢的一个师傅,是钟表修复家王津老师。片中从事一辈子故宫钟表修复的他在 厦门的一个展览上碰到一个台湾钟表收藏家。收藏家骄傲地把视如珍宝的一块表给王老师 看,王老师只是很淡定。他一生看过精巧的表无数,他大概无法理解收藏家的兴奋点在哪里, 宫里宫外真真是两个世界。 王老师并不是不屑,相反,他内敛腼腆、温暖谦逊、执着冷静,具备所有可以担当钟表修复 业泰斗的品质。他看着一些展品哭笑不得,有些尴尬地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一个现实世界,想 来还是安静的故宫更加适合他这样的人。 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作为大国工匠,应当具有他这样的品性和坚持。莫明地很喜欢他。 看完纪录片,很想也去故宫修文物。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资质,心向往之。也许是希望,自 己面对这样一份工作,能够沉下心来做一点事。 后来想明白,小到能够静下来写文章,大到过好自己的生活,也需要一点“匠心”才行。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800 字 5 在微博上被安利,没想到一个下午一口气看完了三集。 闲暇时也喜欢逛逛博物馆,虽然不免有走马观花、附庸风雅之嫌,但每次看到那些厚重的青 铜、亲切的木雕、朴拙的陶、精致的瓷、飘逸的书、灵动的画跳出历史课本真切地呈现在眼 前时,都会觉得捕捉到了历史的余香。以往也被展厅的设计、文物的铺陈惊艳过,但是却不 知道一件文物在来到大众眼前之前,是如何洗去了千百年历史的尘埃,才让我们得以一窥她 的魅力。在修复师用他的双手吻醒她之前,她还一直都是个睡美人呢。 我本以为文物修复是个需要屏气凝神、谨小慎微,让人大气不敢出一口的工作,但是北京故 宫文保科技处的这些手艺人颠覆了我的观念。他们把玩一件文物的神态是如此轻松自然,一 拿一放行云流水,如果不是因为长时间和这些古董打交道,是不会如此泰然和默契的,何况, 他们的眼中还透露着亲切、欣赏与宠爱。 他们每日朝八晚五地工作在紫禁城内,日复一日地修补着那些穷尽一生也无法修完的藏品, 走路时踏过坑坑洼洼的青砖,给院子的“宫廷御猫”喂食,一起从那些师父、师爷甚至明朝 人、清朝人种下的树上打下澄黄的杏子,逢周一闭馆像当年溥仪一样骑着自行车穿过空空荡 荡的太和殿前广场……这样的生活,和紫禁城外车水马龙的北京城,有种轻微的脱节感。 他们之中不乏年轻人,大多是来自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艺术专业学生,与他们的师父相比, 他们接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会利用现代测试仪器分析颜料成分种类,工作时借助 Google Glass 拍照摄像,女孩子笑着向摄像师吐槽不能涂粉底、不能抹香水、不能做指甲。他们因 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来到这里工作,在学校时被要求创造性思维,到了这里又被要求按规矩做 事。故宫里的时光好像都比外面慢一点,他们是需要那么一点时间去适应的。 他们是这些文物得以继续保存的希望,是决定故宫文物未来命运的人。故宫文保科技处在今 天仍然沿袭传统的师徒制,言传身教,耳提面命,新老血液的更替间,传统文化就这样一代 一代传承下去。他们为故宫带来更加先进的技术、更加活跃的思维、更加活泼的气息。不知 道在今天这个时代,还会不会有人如冯忠莲老师一般愿意付出十年时间临摹一幅《清明上河 图》,但这些在故宫内默默雕琢修补的师徒们,已经值得我们的敬佩。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有两次几乎湿了眼眶。 第一次,王津老师带着徒弟们将钟表的盖子盖好,上了发条,忽然间所有的器件都运转起来, 那些精致的金属小零件全都像活了一般。天鹅转颈,又复鸡鸣犬吠;阁窗轻开,漫看轻舟流 水。这种奇妙的感觉就像看到《博物馆奇妙夜》里面沉睡百年的历史人物忽然苏醒,着叩击 人的心扉。 第二次,木器组的屈峰一边雕琢着一尊佛像,一边娓娓道来内心告白。他说,中国人讲格物, 就是以我观物,以物观我。你看一个人雕的佛像就知道了,佛像最不好雕,有的人雕出来的 是奸笑,有的是淫笑,要怎么雕出来那种神秘的纯洁的微笑,那很难。一个人来到世上,总 想留下点什么,他做一个东西,这个人本身就已经融到这件东西里了。文物修复师在修复文 物的时候,也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放进去的。文物它是个死的,我们要它干什么,我们传 承文物是为了传承文化。修好的菩萨像要被运走,或到库房或到展厅,离别之际他倒生出依 依不舍之情来。看着工作人员忙着打包固定,他打趣着说:“这可是菩萨,你们就敢这么捆 着。” 文物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物,我们的文化将无所依附,无法传承,无法通过一次又一次穿 越时空的对话传播我们民族的价值和审美。文物修复师就是这些文物忠诚的守卫者,慈爱的 守护者。今后再次参观博物馆时,我想我会对那些玻璃柜里的文物有种不一样的感觉。我愿 用心感受它们从容沉稳的呼吸吐纳,我愿静静聆听他们讲述的精彩故事。我会关心它在千百 年间经历了怎样的战火、硝烟、流离、辗转,我会想象是多少代人的悉心保护和细致修复才 成就了它今天的容光焕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