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和思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和思考

其他论文之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和思考 ‎ ‎    黄许职中 张黄剑    【摘要】 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学年制已不能适应培养人才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已成必然趋势。在实施学分制时,应解决好课程模式、评价体系、学籍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问题。‎ ‎    【关键词】 学分制;中等职业教育;解决的问题 ‎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从2001年新学年开始,省部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认真贯彻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四川省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的通知》,积极开展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的试点工作。……各中等职业学校要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创造与弹性学习制度相适应的办学环境,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为当前四川的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学分制吹响了号角。‎ ‎    一、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 ‎ 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高等学校,是伴随选课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育管理制度。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选课的配套手段,为众多国家采用,经过100多年的探索,学分制在不断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人认为,有两类学校不宜实行学分制:一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行业针对性强,专业方向窄的专门化学校;二是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较低的院校。很显然,第一类学校的选课余地很小,第二类学校不具备学分制运作的基本保障条件,因此上述结论是有充分根据的。我国的职业学校是以培养顶岗适用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无疑是“专门化学校”,并且绝大多数学校起步较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办学条件,与普通高等学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职业学校对学分制都是绕道而行的。‎ ‎    但近年来,情况有了根本性变化,除了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客观需求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人才素质的标准更高了。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岗位复合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二是人才的规格多样化了。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需要彻底改变,要求职业学校培养能满足各行各业需要的、有个性特长的、不同规格的人才。三是人才培养方式更加灵活。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速度的加快和层出不穷的行业热点,要求职业学校能非常灵活地培养人才,特别需要更加灵活地设置专业和课程。‎ ‎    2、随着高中阶段教育的逐步普及,学生入学条件和年龄限制在不断放宽,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异愈来愈大;随着职业学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学生缴费上学和自主择业创业,已逐渐取代了统招统分,学生在入学和就业上的自主意识和竞争观念日益增强,在学什么和怎样学方面希望有更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随着学生就业和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岗位就业、自主创业、入学深造已成为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多种选择,学习需求更加多样化。‎ ‎    3、长期以来,我国各类教育之间条块分割严重,界限鲜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之间,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技工学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局面被逐渐打破,构建人才立交桥,建立终身教育制度和学习化社会已渐成潮流。如何打通不同类型学校和教育之间的通道,淡化中等职业教育几类学校的界限,从而全面提高办学效益,成为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解决的紧迫课题。     上述几方面的变化,无疑为职业教育实行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最大的现实可能性,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学分制已是大势所趋。‎ ‎    ‎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实行学分制采取了相当谨慎的方法,自上而下不断推进学分制的实施。1994年国家教委在《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籍管理规定》中首次提出试行学分制的设想,并在1995年颁发的《关于普通中等专业教育(不含中师)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重申了试行学分制的意见。在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2000年3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开展学分制的试验,改革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课程和学习时间。”2001年5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试行学分制研讨会,会上讨论了教育部即将印发的《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和《关于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     至此,可以说在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宏观政策环境已初步形成 ‎    二、实行学分制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        1、学分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   ‎ ‎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高新技术的发展,终身教育体系的确立,职业教育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有灵活的课程结构,主动适应市场的供求变化,以确保毕业生具有适应就业市场变化需求的素质。学分制的弹性选课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强化专业方向,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 ‎         2、能使学生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 ‎    让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是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真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长处也有短处,社会经济发展也需要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和劳动者。只有让受教育者能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才能使其真正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多种层次的人才和劳动者。‎ ‎    生源参差不齐、差异显著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正视的现实,应通过弹性选课予以引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地得到发展。‎ ‎    3、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实行学分制,授课教师的收入往往与选听其课的学生多少及讲课次数多少挂钩,可以鼓励教师多开选修课,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促进教师发挥业务专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4、有利于学校的管理。‎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定,改革传统的学习制度,实行弹性的学制,与国际职业教育的模式相接轨,这是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学分制的实行符合弹性学制的教学管理要求,能保证弹性学制的顺利运作,能促进学校办学的多元化发展,增强办学的灵活性。‎ ‎    三、实行学分制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        1、建立适应学分制的课程模式。‎ ‎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深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展现代课程模式,特别是适应于学分制的模块式课程和综合化课程的探索和实验,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课程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可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不但强调课程模式与教学制度创新密切相关,而且提出了明确要求。学分制的课程结构应该由必修的“宽基础”课程板块和选修的“活模块”课程所构成。‎ ‎    ⑴、必修课。是依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必开课程及保证学生培养规格必须修读的课程,它包括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程。‎ ‎    ⑵、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习的课程,选修课又分必选课和任选课。必选课是指与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相关,构成专业特色的部分课程组合。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专业定位、学校开设课程,在限选课组合模块中选修若干课程。任选课指拓宽学生适应面,培养和发展与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的课程。学生可依据自身需要、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自主选修若干课程。学校应充分重视任选课的设置,提供较多备选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    必修课、必选课、任选课三者之间的学分比例要恰当,必修课约占70%,必选课占20%,任选课占10%。随着办学条件的完善,应适当加大任选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选择修读课程的权利,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        2、用学分和学分绩来构建评价体系。‎ ‎    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和成效的单位,是确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依据。计算课程学分一般以16-18课时为1学分,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则以32-36课时为1学分。三年制毕业生总学分一般要达到150-170学分。        ‎ ‎    由于学分仅反映学生学习份量的多少,不能完全表示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因此,会使学生产生“不求高分,但求及格”、“60分万岁”的想法,为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采用学分绩来衡量学习质量的好坏。通常使用的方法是用课程成绩对课程学分进行加权计算,加权的方式可采用:‎ ‎    ⑴、百分数加权。学分绩=课程成绩%×课程学分 ‎    ⑵、分等级加权。将课程的成绩分为五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按下表的加权系数进行计算:‎ ‎ ‎ ‎ ‎ ‎ ‎ ‎ 成绩等级 ‎ ‎ ‎ ‎ ‎ 课程成绩 ‎ ‎ ‎ ‎ ‎ 学 分 绩 ‎ ‎ ‎ ‎ ‎ ‎ ‎ ‎ ‎ 优秀 ‎ ‎ ‎ ‎ ‎ 90-100分 ‎ ‎ ‎ ‎ ‎ 1.2×课程学分 ‎ ‎ ‎ ‎ ‎ ‎ ‎ ‎ ‎ 良好 ‎ ‎ ‎ ‎ ‎ 80-89分 ‎ ‎ ‎ ‎ ‎ 1.0×课程学分 ‎ ‎ ‎ ‎ ‎ ‎ ‎ ‎ ‎ 中等 ‎ ‎ ‎ ‎ ‎ 70-79分 ‎ ‎ ‎ ‎ ‎ 0.8×课程学分 ‎ ‎ ‎ ‎ ‎ ‎ ‎ ‎ ‎ 及格 ‎ ‎ ‎ ‎ ‎ 60-69分 ‎ ‎ ‎ ‎ ‎ 0.6×课程学分 ‎ ‎ ‎ ‎ ‎ ‎ ‎ ‎ ‎ 不及格 ‎ ‎ ‎ ‎ ‎ 60分以下 ‎ ‎ ‎ ‎ ‎ 0‎ ‎ ‎ ‎ ‎ ‎ ‎ ‎ ‎ ‎        3、建立适合学分制运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    学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规定,若不相应改革传统的职业学校学籍制度,就无法使学分制顺利运行。修订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必须考虑三个基本原则。‎ ‎    ⑴‎ ‎、激励性原则。取消留级制度,考核不合格的课程,给予重修机会,这对部分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能起到较好的作用,不会因一两门课程不及格而放弃学业。对于在校学习期间修满学分确有困难的学生,肄业离校后允许通过参加学校的培训、社会的自学考试获取学分,鼓励其完成学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选修第二专业课程或提前选修后续课程,修满学分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提前毕业 ‎    ⑵、个性发展原则。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创造一个自主的、宽松的发展空间,赋予学生具有选择适合自我发展的权利。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较多的备选课程,指导学生自主、合理地选择课程。在确保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跨学校、跨专业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特长和兴趣爱好的选修课程。建立校际间、相近专业间、校内短训和学历教育间学分互认的机制和办法。‎ ‎    ⑶、实践性原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职业教育办出特色的关键。实行学分制应改变只重视课程考试成绩,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评价方法,重视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将获得社会认可的技能等级证书或上岗证书或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市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的名次,作为奖励学分。满足有实际需要的学生能够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 ‎        4、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 ‎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特别是新生,刚刚结束基础教育,对社会了解不多,对职业了解甚少,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认真的思考,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正确的择业观有待形成。多数学生有一种“失败者”‎ 的心态,往往心灰意懒,觉得前途无望。学校管理者应通过选课指导这种既贴近学生实际,又贴近社会、贴近职业的渠道,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信心,根据社会需要、自身特点和学校实际选择学习内容,避免选择的盲目性、从众性,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        5、做好宣传工作转变教育观念。‎ ‎    职业学校多年沿用传统的学年制进行管理,已习以为常,实行学分制目前还是新事物。要使学分制能顺利实行,必须让全校师生所认识,并得到认同。因此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解放思想,破除旧的教育观念,通过学习、考察和对外交流,突破学年制管理的思维定势,开拓思路,勇于探索和创新,建立适应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校要加强宣传,帮助广大学生及家长充分认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意义,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实施学分制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选课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将大量增加,教学内容也有较大的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开出新颖、实用的选修课程。加强在职教师的业务进修和培训工作,拓宽知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双师型”‎ 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学校要扩大师资引进渠道,实行专兼结合,促进师资结构的优化。另外,由于选课制的实行,班级学生流动性大,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教书又要育人,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注重对学生的独立及自我管理意识的培养。‎ ‎        7、优化教学资源。‎ ‎    实行学分制后,学校开设的课程种类将增多,对教学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配备足够的教室、实验室、实作场所、计算机房、阅览室,以及课程所需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教学多媒体软件等。在试行学分制前,要求反复调查论证,做好预测工作,优化设备的配置,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    总之,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实行学分制管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弹性学制的实施,有利于弘扬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特长,有利于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也有利于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分制将取得丰硕的办学成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者。‎ ‎    [参考资料]‎ ‎    ⑴、《中国学校工作实用大全》‎ ‎    ⑵、《职业技术教育》2001.19‎ ‎    ⑶、《职业技术教育》2001.2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