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有你的舞台,才叫精彩——“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实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有你的舞台,才叫精彩——“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实践

语文论文之有你的舞台,才叫精彩——“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实践 ‎ ‎  【内容摘要】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对教师而言,就是眼中、心里,无时、无刻都有学生,以学生为起点,回归到学生这一终点。学生的疑问,是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参与,是教学的手段;学生的思考,是教学的收获。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而言,就是要投入,要潜心,要参与,不能成为课堂的看客,不能成为课堂的局外人;课堂就是自己的舞台,我型我秀,发展自我,成长自我。‎ ‎  【关键词】以生为本   语文课堂   教师主导 ‎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一手秀丽的方块字,是文人笔端的锦绣文章,是诗人内心的华丽辞赋。语文课堂,是师生对话,是语言学习,是精神交融。理想的语文课堂,是师生的共鸣,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升华;是一种融洽,更是一种和谐。语文学习,不应是军前叫阵般对考点的嚣叫撕扯,肉搏厮杀,而当如行走于杏花春雨的江南,且行且赏,且赏且藏。‎ ‎  一、我的心中不能没有“你”‎ ‎  对教师而言,“以生为本”‎ 的语文课堂,就是眼中有学生,心里有学生。教师设计教学应该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模式,努力培养学生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从而培育一个真正的人。有人说,一堂好课,当如画圆。我以为,这是一个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情)为起点,优雅从容地滑行,起承转合,跌宕起伏,最后回归到学生这一终点的圆融的好圆。“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检测,都应有“学生”这把重要的标尺。“备学生”永远是教师上好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  1. 你的疑问,是教学的内容。‎ ‎  课前,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恰当,有时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成败。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一门深奥的大学问,有很多的选择标准,以学定教,这是最基本的一条。课堂要教学生不懂的,需要懂的东西。课前预习既是学生培养学习能力的科学方法,又是教师了解“学情”的有效途径。于是,我努力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新课之前,要求每位学生熟悉内容,提出疑问,并做好预习笔记上交查阅。教师仔细批阅学生的预习笔记,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设计教案。刚开始,学生不会提问,要么从课后或作业本随便摘抄几个问题,要么表意含糊草率地自拟几个问题。所提的问题质量低,含金量少,价值不高。于是,我专门花时间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宣扬预习的重要,指导提问的方法。问题应该是自己思考的疑惑,从某种程度上讲,“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在反复的训练下,学生慢慢地能认真地进行预习,用心阅读文本,提出自己真正的疑惑,表达自己的初步感悟或者深切思考。我归纳学生的疑问,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字词理解、句子含义、故事情节、结构作用等。不同的问题不同对待,有的不惑自己查资料解决,有的问题互相合作解决,有的疑难在课堂上重点解决。‎ ‎  如在预习《邓稼先》一文时,学生提出文章第一部分介绍百年历史有什么作用?在课堂教学时,我就围绕邓嫁先的巨大贡献和无私奉献两方面的内容,提问学生文章的第一部分对全文而言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然而然地回答,是为了烘托邓稼先是一个历史性的人物,具有影响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课堂上学生因为自己的疑问,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效果极佳。突然想起,王君老师在她的博客上提到自己最近上了一堂失败的研究课,这是一个她准备充分,而且曾上过两次很圆满的课题,却因为借班上课,学生太过沉默,一言不发,最后,课草草收场,不尽如人意。善于自我反省的王君老师后来分析是因为自己忽略了“备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学情”而导致的。于是,她说:“没有永远合宜的教学内容。”其实,这就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是变化的,随时间、情境、学生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 ‎  2. 你的参与,是教学的手段。‎ ‎  教师在设计教学手段时,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参与。于是,课堂上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或自己当小老师,或分小组学习展示,或自主学习。‎ ‎  综合性学习时,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分工收集资料,制作PPT,课堂展示成果。展示课上学生侃侃而谈,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口齿伶俐,表述准确。如上到《黄河,母亲河》时,布置学生花一周时间准备材料,一堂课派代表课堂展示,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图片优美,板块清晰,内容全面,在组长的串讲后,全班学生对黄河的历史到现状,对黄河的文化都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试卷讲评时,我让学生师徒结对,合作订正。课堂上邀请师傅上讲台讲析解题思路,答题方法。师傅在课堂上或正反对比论证,或从原因推出结果,或从结果追寻原因,娓娓道来,有模有样。在单元自测后,学生上台讲评试卷,分类归纳,方法总结,形式新颖,效果明显。‎ ‎  阅读教学时,我让学生自主解读一段文章,课堂上学生从内容到结构,从主旨到语言特色,深入浅出,讲述自己的体念与感悟。如在上《邓稼先》一文时,学生对“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这句话这样解读,邓稼先是一位中国农民式的知识分子,最具有土地的气质,知识如泥土一样厚实,工作如泥土一样踏实,品行如泥土一样朴实,他是一个无私的人,纯粹的人。‎ ‎  此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还有语文能力;收获的不仅是学习的快乐,还有成功的信心。课堂上,教师或指路,或点拨,或深化,或提炼,当好学生的拐杖,引领学生走得更远;学生或自由冲浪,或合作探讨,或独自远足,勇敢地闯练。在学生的参与下,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下,课堂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 ‎  3. 你的思考,是教学的收获。‎ ‎  一直觉得,如果学生不会思考,是永远不会进步的。没有学生思考的课堂,就如死水一潭,沉闷而无味,枯燥而无彩。语文课堂既是美的熏陶,又是思的启迪,不能缺少思维训练。理想的课堂,是师生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心灵唤醒出清澈的林泉。那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呢?笔者以为,首先,教师要运用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这一点上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生气勃勃,热烈活跃的。看过特级教师王君的课堂视频,笔者才明白什么叫扎实而灵动的课堂,什么娴熟而自如的调控。笔者发现她对学生的称呼是那么的亲切而富有变化,“孩子”、“男子汉”、“闺女”、“爷们”一个个亲切而自如的称呼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思考。有时,一句得体的称呼就让人如沐春风,激起说话的欲望。其次,教师要设计一定深度的问题,让学生陷入思考。如王君老师上《丑小鸭》,她采取抓关键词的方法组织教学,第一词是“世界”,集中文中有“世界”一词的句子,反复诵读后,问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于是学生的思维就开始动起来;第二个词是“丑”,一只不谙世事的小鸭子怎么会觉得自己丑呢?是周围人灌输的。周围人判断丑美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是丑小鸭的不合“群”‎ 宜。中国人传统的意识中,群体观念很强,大部人都怕孤零零,怕落伍,怕掉队,怕脱离群众。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学生的脑袋时刻在运转着。在王君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深远。再者,教师要适当的加入拓展资料,或引入故事,或插入名言,或加入美文,或注入学生批注,来旁征博引,来敲击学生的思维。比如王君老师上到第二个关键词“丑”时,引入故事,公驴嘲笑西施的话,诙谐幽默的语言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插入名言,老子《道德经》中的句子“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引起学生的深思,也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  “我希望听到每一位同学的声音!”“这节课上完之后,如果有同学没有发言,老师会不安的,会愧疚!”“大胆说话是一种好习惯。”“你说话了,老师就不会不安,谢谢你!”从王君老师课堂上那富有鼓动性的评价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名师的心中、眼里时刻装着学生。这种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告诉我们任何时候教师的心里不能没有学生。‎ ‎  二、有“我”的课堂才叫完美 ‎  对学生而言,“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就是我参与,我在场,我学习,我型,我秀。课堂如一方池塘,学生就如一条小鱼,每个人都应拥有自己的一方时空可以摇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如果缺少“我”的在场,那再精彩的解读也枉然。有“我”的课堂,才叫完美。“我”不做看客,这应该成为学生的课堂宣言。‎ ‎  1. 书声琅琅,“我”朗诵。‎ ‎  语文新课标中对于“阅读的目标和内容”第一条就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不仅是语文阅读的目标,更是语文阅读的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理解内容,品悟主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学生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娓娓动听、有声有色的朗读声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  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情感饱满,富有激情,语言有感染力,非常适合朗诵。于是教学《土地的誓言》,以学生朗读替换教师解读,以个性赏析代替集体讲析。集体朗读导入,分角色朗读结束。朗读,朗诵,背诵;吟咏,吟唱,击节,形式多样,各有特色。教师说:“十年前,东北人民被迫离开松花江,流浪在关内,沉痛地发问,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十年后,广大的关东原野,仍然在日寇的铁蹄下惨遭蹂躏,端木蕻良代表东北人民代表全国人民向这片美丽富饶而灾难深重的土地发出了铮铮誓言: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坟前!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读出作者慷慨激昂的誓言!”于是,学生就开始抑扬顿挫、群情激昂地诵读了,就像激流的猛浪,一路收集股股细小的支流,成其携裹席卷磅礴之势,滚滚向前,所到之处,莫不动容。结束时,教师让学生一男一女领读,全班齐诵,以饱满的热情读出了作者对故土的思恋,对祖国的深情,令人涕泣。就如一曲美妙的和声,既有汹涌澎湃的高潮,又有幽转委婉的低谷,荡涤灵魂,激扬情怀。‎ ‎  2. 明辨是非,“我”辩论。‎ ‎  有独见,才有争论;有争论,才有发现;有发现,才有创新。课堂,应该有生生、师生、生本的争鸣,争鸣才能百花齐放。在语文课堂中,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辩论,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明辨中拨云见日,认识真理。把辩论引入课堂,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在自由的氛围中争辩,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辩论,如一个跳动的音符,让语文课堂歌声嘹亮,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  上《马说》时,设计这样一个辩论问题“一匹马,成为一匹千里马,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让学生展开争论。富有个性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唇枪舌战,“刀光剑影”,好不热闹。生1:我认为能够成为一匹千里马当然是好事,至少千里马还是可以逃脱奴隶人之手,奔向自己的广阔天地。生2:那也不见得,有句古话叫“枪打出头鸟,刀砍地头蛇”,锋芒太露的人容易遭到打击。千里马的才华太出众了,有可能就会被人欺负,遭人嫉恨。生3: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相信任何磨难总是压不倒千里马的,所以我还是觉得能成为千里马是人生的一件乐事。生4:可是乐极生悲,你看,文章的千里马的命运多悲惨啊!“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 双方互不相让,各有道理,虽然不能辩出一个结果,但在辩论中学生明白了事物的两面,事情的辩证,不会极端地对待其他事物了。这样的辩论,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3. 追寻真谛,“我”探讨。‎ ‎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探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养。‎ ‎  上《伤仲永》时,学生围绕“仲永从天资非凡到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激烈的探讨。生1:父亲当然有难以推脱的责任,因为他“利其然,日攀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作为监护人,没有起到一个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这无疑是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的一个致命原因。生2:但这仅仅是他父亲一人的过错吗?父亲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世隶耕”,告诉我们他们家有可能没有人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是个普通的平民。家里穷,让儿子赚点钱,减轻家庭负担,应该是情有可原。可笑的是乡里那些读过书的秀才,或“稍稍宾客其父”的趋之若鹜、或“以钱币乞之”‎ 的吹捧,在这样的氛围下,父亲怎么会有正确的心态,所以从这点上说,我认为当时的社会气氛对仲永的成长也有逃脱不了的责任。生3:我觉得作者王安石也有错。虽然,在第一个七年的时候,王安石见到仲永,自己也只有十几岁,还是一个孩子,谈不上什么劝诫式的行动,这无可厚非;但是在第二个七年,20多岁的王安石是否可以直接去劝谏仲永学习呢?生4:我觉得仲永本人也有原因。从他个人角度讲,仲永自己没有求知的欲望,不去学习,不是有句古话叫“活到老学到老”,有个故事叫《孙权劝学》吗?所以我觉得仲永也该为自己负责。教师总结: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家庭的,也有个人的,更有社会的。只能是一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悲剧,但从中我们也更加应该明白了:后天的学习有时比先天的聪颖更重要。所以,所谓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所谓的天才是把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鲁迅);所谓的天才是全凭苦学(梅兰芳);所谓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爱因斯坦)。‎ ‎  每一堂语文课上,孩子们如一首首朝气蓬勃的青春诗篇在激情飞扬,如一幅幅五彩缤纷的水彩画在流光溢彩。于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晶心在慷慨陈词,一份份纯洁无暇的师生情温暖心田--这就是我的课堂,就是我每天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但我知道,我听到了孩子们从心灵深处唱出一曲曲悦耳动人的美妙音乐。于是,每天,我都在“你”的心上,快乐地踏歌起舞,舞得动情,舞得自在,舞得美丽。因为,我知道,有你的舞台,才叫精彩!‎ ‎  参考文献:‎ ‎  [1] 王君。 青春课堂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2] 陈隆升。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2‎ ‎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  [4] 王荣生。 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