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衔接为有效课堂奠基
数学论文之衔接为有效课堂奠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怎样让学生轻松学习,怎样提高课堂效益,已成为诸多教育者关注的话题。笔者通过近年来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发现,中小学之间的衔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衔接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课堂效益。尤其是在我们这样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衔接尤其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抓好中小学之间的衔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抓学生思想意识上的衔接 小学生普遍比较单纯幼稚,思想意识上更具有依赖性,往往是老师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以为学习就是每天完成语数两科作业。殊不知一进入初中,教学科目便增至八科,许多学生面临这一变化无疑当头一棒,思想上行为上都感觉措手不及,非常不适应。所以,笔者认为,从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老师可以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作好上初中的心理准备和意识,以免进入初中形成很大落差。 二、抓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 小学低段的学生普遍比较好动,包括上课注 意力不集中或是集中时间很短,完成作业也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进入高段以后,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能自觉学习,静心学习的人也不多,往往满足于完成作业了事。进入初中以后,学习就不仅是完成作业,而必须有很好学习习惯,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高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上课集中注意力,自觉复习预习,自觉完成作业,有疑难就请教老师或同学,自觉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等等,是小学到初中过渡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抓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中小学之间的教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些内容甚至大同小异,只不过小学教学要求低一些,浅一些,而初中教学要求则高一些,深一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益,我认为在小学教学中可以适当辐射到初中的内容,为教学增添一点悬念,也为初中教学作一些铺垫,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比如,在小学六年级数学中有关于“扇形”的教学,教材中列举了“弧”、“扇形”、“圆心角”的概念,要求学生能识别哪些图形是扇形,哪些角是圆心角,掌握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有关的结论。在初中九年级数学也有关于“扇形”、“圆心角”、“弧”的专题教学,除要求掌握其基本概念,还需要掌握弧长,扇形的面积的计算以及圆心角、弧长、扇形面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1)若弧长为l,圆心角为n,圆的半径为r,则弧长 l=·2πr= (2)圆心角为n,扇形的面积为s,弧长为l,则扇形的面积为: s=或s=lr 鉴于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同,笔者认为小学老师在教学时可在“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有关”作以下的拓展和铺垫。 (1)让学生在同一个圆中画不同圆心角的扇形,让他们从感观上去认识这一结论。 (2)在数学活动课中老师可以将s=这个公式告诉学生,让学生认识到s与n之间成正比关系,n越大,s越大,甚至可以给出r的取值,再给出n的不同取值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较,深刻认识并领会这一结论。 当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这一拓展可能难了一些,但至少可以激发他的好奇心,但对于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除了激发其兴趣之外,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和思维习惯。 又如,小学六年级数学中有关于“轴对称图形” 的教学,教材中列举了生活中一些图形,比如一片树叶、蜻蜓、天平等,通过学生动手剪纸的活动让学生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并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多少条?而初中七年级数学则用一章的内容学习轴对称,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更要求学生掌握轴对称的特征,而且会画轴对称图形,会设计一些轴对称图案。针对不同的要求,我认为小学教师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之后,可让学生总结已学过的正方形、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菱形、圆、线段的对称轴的条数,也可让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案并进行评比,再补充简单的如何画轴对称。通过实践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美观以及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既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初中老师在教学时则可先让学生动手画出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复习,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教学,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及进行轴对称图案的设计。 当然,如何提高课堂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但恰当的教学衔接对课堂效益的奠基作用不可忽视。希望更多的教育者都参与到教育改革这一热潮中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