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浅谈从问题入手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浅谈从问题入手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数学论文之浅谈从问题入手 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 ‎  摘 要: 数学思维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核心能力,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学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互反因素,从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从小抓起,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  关键词:教学 问题 思维 培养 能力 ‎  一、逆向思维的重要性 ‎  数学教学不仅是学到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原有的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要教会学生如何想办法,如何用清晰的思路去解题。因此,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根据认知规律,在小学阶段,受思维水平、思维指向、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因素影响,学生的思维多以顺向为主,用逆向的知识结构较难接受和理解,要有意识地培养逆向思维。因为小学数学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随之提高,到了高段解题步骤增多,有的学生,思路开始混乱。所以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问题,从问题入手,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  二、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  (一)好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所以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也应该从小抓起。一年级不仅会算5+6=11或()+6=11,还比如“小明有4支铅笔和小芳的同样多,他俩共有多少支?”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学生可能蒙了,因为学生想,只有一个“4”怎样列式呢?平时他们习惯看到两个数就猜是加法或减法,根本不动脑,所以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可以提示读问题,并问“他俩”指哪两个?“小芳有多少支?”读“同样多。”这样学生就想到了小芳也有4支铅笔,问题从而解决了。到了中年级时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为较深一层,如“李强有72本书,是方勇的8倍。他们相差多少本书?”解此题时,让学生理解问题中的“相差”一词,并问什么与什么?方勇有多少本书?这样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因有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动脑解决问题的好习惯自然而然形成了,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  (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要解决某一问题必须知道相关的一些知识——运算定律、法则,公式、进率……如“一个圆柱体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是多少平方厘米?”从问题看是算圆柱体体积,要用到圆柱体的面积,体积的公式,正方形的公式及特征,还要知道底面周长是正方形的边长,从而求到高也是这个边长,这是解题的关键。因此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学生牢牢记住一些公式、定律、定义……‎ 基础知识给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排除了解题的担忧,给学生树立了成功的信心。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之一,有了自信,思维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 ‎  (三)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互反因素,培养逆向思维能力。运用加法来求减法,或由减法求加法,运用乘法求除法,或由除法求乘法,运算定律,如986-89-11=986-(89+11)。再如本次期末考试中方方得85分,比姐姐得的少7分。姐姐得了多少分?解此题时一些学生可能看到“少”字就用减法,顺向思维不好理解,那换个角度去理解,把“比姐姐得的少7分。”理解“姐姐得分比方方的多7分。”这样把姐姐的比妹妹多的7分加在妹妹的得分里,姐姐的得分就知道了。因此逆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教学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从问题入手 ‎  要解决数学问题,首先要知道问的是什么,连要求的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了,所以读懂问题,求的是什么?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读懂问题之后,学生为了解决,找已知相关的条件,遇到间接的条件,自己要提出一串串小问题,一一作答。如“一个圆柱面积12.56平方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是多少立方厘米?”此题从问题的单位“立方厘米”来看显然是算体积的,那圆柱体的体积是底面积乘高,而高不是直接的条件,这时问高是多少厘米呢?所以必须读懂“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这一句话。从中知道高与底面周长相等(底面周长为正方形的边长)那底面周长是多少厘米呢?读“圆柱体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由面积求直径(R)再求底面周长(也是高),最后由底面积乘高(底面积周长=高)算出圆柱体的体积。这样解决问题时,从问题入手,层层反推,有条理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已知条件。清晰的思路给学生们提供了解题的有效保障,也提高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遇到稍难的问题时,大部分学生不肯动脑思考,这时可以提出:“谁是解决问题的能手?谁最聪明?谁是最棒的?谁想成为将来的大科学家呢?要想就从现在开始当小小的科学家吧。试试吧。”等的引导,启发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当有人能解答时,老师给于肯定和表扬,此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心理想“我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了”。给他在今后的解决问题中树立信心,很自然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动机。人的思维能力是无穷无尽的,是灵活的,甚至超出人的想象,因此,只要勤于动脑思考问题,总会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王英)‎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