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课堂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策略研究》阶段总结

数学论文之《小学数学课堂合理把握学生学习起点策略 研究》阶段总结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 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 材施教。我们于 2014 年 6 月开始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一年多来,我 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本校的师资特点出发,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大环 境的影响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加强课题管理,健全课 题研究制度,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精心于教育教学实践,注重科研成 果的总结,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成果显著。 一、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 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 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 环。为此,我们组织教师集中进行了理论学习和座谈,通过学习和座谈, 参与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本次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以及对于实施新 课改的益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 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 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围绕着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进行了许多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课堂教 学的不断优化。但是,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重教轻学”仍然是许多教 师根深蒂固的教学观念,在多数的课堂中,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自我 为中心,学生仍然是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过 程、方法、以及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往往被忽视。随着我国新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 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于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 地、主动地获得全面发展。为此,我们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其目的是 通过建立新型的数学教——学方式,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培养学生学 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得到主动地、自主地发展。 二、深入学习,理解本课题实验所依据的现代教育理论的内涵 1、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的 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而非外界赋予的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 一方面,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外来 的信息,而是要对其加以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另一方面,由于学习者本 身的特点各异,因此建构活动方式及对意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因而, 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其参与 学习提供有效的保证。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交往活动, 社会性的互动能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 相互作用中建构,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同样重要。因而,数学教学中,应 该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时空用同一 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的、为特定文化所珍视的能力。就现代社会的人才要求和我国素质教育 的主要目标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归根结底就是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在教学中应通过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他们提 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智力 不是一种能力或以某一种能力为中心的能力,而是 ‘独立自主、和平 共处’的多种智力。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逻辑 -数理智 力,还应该注意学生多种智力的和谐发展。因而,对学生数学学习及学 业的评价,应纠正“以学科为中心”的狭隘的教育观和评价观,而应着 眼于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3、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教育”的“数学化”理论 弗赖登塔尔认为:人们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 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整理和组织,以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 学化”。在现实数学教育中,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沿着数 学发现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问 题到抽象概念,从特殊关系到一般规则,逐步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去学 习数学、获取知识。再及时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问题上去。这样才能 较好地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 学,热爱数学和使数学成为生活中有用的本领。 三、明确目标,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以《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 导,以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为“突破口”,达到两个转变:一方 面,立足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转变传统的单一、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 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愿学数学、会学数学;通过数学学习 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情感和 价值观,从而全面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促进我校的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重心进行转移,即教研工作不应仅停留在研究教师 “如何教”的层面上,而更要关注、研究学生“如何学”。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怎样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进入教室。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与调整,做到“以学定教”。 因此,力图寻找三个途径找到突破口: (1)、利用课前调查,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每个学生的生活 环境不一样,接触的人、物都不尽相同,从而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尽相 同。因此,想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进行课前调查是 一种有效的办法。课前调查主要采用书面调查法和谈话调查法。 (2)、利用课堂观察,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在课前了解学生 的学习起点,符合学生的现实知识水平,有利于课堂的顺利进行。但每 节课前做一个调查,对于一个普通老师来讲,显然不切实际。既没有这 个时间,也没有那份精力,现实条件也不允许。因此我探索在新课前设 计一些和新知有关的尝试练习,从学生的接替中了解学习起点;在知识 的形成中,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学习起点;在活动游戏中充分挖掘思维 含量了解学习起点。 (3)、利用课外交谈,寻找学生的学习起点 融洽的师生关系 不仅有利于教学,而且可以使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想什么, 做什么。因此,利用课外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你能了解童心的许多秘密, 对学习起点的确立十分有帮助。 2、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教学 (1)、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切入教学内容 当在课前寻找到了 学生的学习起点时,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教学方案,活化思维, 培养能力,提高课堂 40 分钟的效率。 (2)、根据学生学习的起点突破教材局限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 互联系,教材的编排紧扣知识的网络结构,但缺乏对学生现实起点的把 握,这就需要教师敢于突破教材,做教材的创造者。 (3)、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教学策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当教师寻找到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时,那又如何根据学生的起点进行教学 呢?显然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注 意学生传递的信息,并能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对自己的预设方案作出相应 的调整和变化。但有时由于预设不足,使课堂陷入僵局。因此我主要从 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构建直线型的教学路径、改进教案撰写格式等 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四、课题研究成效。 在上级教研部门的亲切关怀下积极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本课题 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素质全面提高。 课题组老师在课题 研究中能够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持 久的动力,极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掌握了科学的学 习方法,不仅会学,而且善学。在学习习惯方面,我们通过评估方法发 现,课题研究前与课题研究后学生学习习惯好的比例高出 20 个百分 点。从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发展来看,能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获取的信 息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 学习方法比较科学,因此,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2、数学教师会教、善教,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在实验中我们通 过学习研究反思总结,教学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会教、 善教。通过课题研究实验,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高,逐步由经验 型向科研型转变。撰写的科研成果有 12 篇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有 5 节课题研究课被评为各级示范课、研讨课、汇报课。 五、存在的问题 1、实验老师的理论与实际运用还有差距,还需要加强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 2、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存在一定的差异,给实验带来 一定的困难。 3、课题研究缺乏必要的硬件支持和激励措施。 六、今后的打算 在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基于以前课题研究工作的经 验及其成果,分析问题,创新方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本课题研究 工作,努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1、突出主题。 每个学期之初要紧扣研究主题,举行课题组会 议,围绕主题制订计划,分解目标与任务,召开课题组成员的培训会, 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各实验年级要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有 效教学。做到有理论学习和实验课的听评、说课反思及激活课程资源的 方法交流。全体成员都要围绕研究课题,做到有计划、有实验、有分析、 有总结。 2、课题研究做到目标化、细致化、对比化、常规化。 随着课 题研究的不断深化,要着力引导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分析研 究,各位任课教师也都要围绕课题进行一次以上的课堂教学实验研究, 记录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反思和实践论文。 3、形成多项成果。 围绕教学实验,推广科研成果。如:课题 组织模式、教研组活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 最终形成有特色的论文、案例成果。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