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新课改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新课改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其他论文之新课改理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 ‎  关键词:新课改 综合实践活动 分层教学 必要性 举措 ‎  文章摘要:新课改理念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行分层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信心、开发智力和潜能,适应社会需要。在分层教学中,要着眼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定和教法学法的研究,做到目标制定合理、内容合乎实际、教法多样、学法灵活,以此培养符合社会各层需要的综合性人才。‎ ‎  一、何谓分层教学 ‎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其分为若干个群体,制定不同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终适应社会的不同需要。分层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情况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早在20年代初,美国教育实验家沃什伯恩就提出了适合个别需要的“文内特卡教学法”。之后,美国人L.RON.HUBBAND于60年代提出“哈伯德教学法”,其观点也是因材施教,强调抛弃过去那种听懂、听不懂都得齐步走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每名学生的需要灵活施教,在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  二、新课改理念下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全面发展,并非要让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其结果只能是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的人。显然,一刀切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符合学生实际,又有害于人才的培养。而新课改理念下实行分层教学则能真正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均衡和谐发展,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超前发展。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相应发展,实现“人人成功,个个发展”的目标。‎ ‎  在当前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态势下,实行分层教学有一定现实意义:‎ ‎  首先,分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目标。实行分层教学,制定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目标,使各层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提高了教学质量。‎ ‎  其次,分层教学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开发智力和潜能。R.M.托马斯的“掌握学习原则”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所有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分层教学通过对各层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开发他们的智力和潜能,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  再次,分层教学有利于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打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因材施教,为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奠定基础。‎ ‎  三、实行分层教学的具体举措 ‎  三年多的陶艺教学,我根据所教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尝试多种分层教学实验,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经验如下:‎ ‎  (一)、根据同一年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编班、分层管理 ‎  正确分析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类型进行分层编班,不同的智能类型长短不一,扬其长则人人皆能。不能只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否则会扼杀许多可塑之才。弱智周舟尚能指挥乐队,何况正常人?‎ ‎  1、不同班型设定不同教学内容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  首先,根据不同班型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目标制定的恰当与否,是能否提高学习质量的保证。因此,应着眼于不同班型学生的素质差异,制定与其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  其次,根据不同班型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内容只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容易造成因“跟不上”而产生厌学或因为“难度太小,敷衍了事”‎ 现象。因此,应恰当编定符合不同班型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我的陶艺分层教学实验中。将初二年级学生根据不同智能类型分为三个班型,分别组织不同教学内容、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  第一类:基础班--以掌握“双基”为主,学习制陶基本技法,创作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作品;了解刻制、压印、粘接等纹理制作方法,强调将装饰手法的多样性运用到作品中;了解陶艺基本常识,欣赏部分中国历代优秀作品及一定文化背景。‎ ‎  第二类:综合班--以泥板围合为依托,学习泥条、捏塑、印坯等多种方法;尝试用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创作一些空间性较强的作品;强调将装饰手法及肌理的多样性运用到创作中;欣赏优秀陶艺作品,系统介绍中国历代优秀作品及一定文化背景;介绍釉料的装饰手法及综合运用。‎ ‎  第三类:提高班--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注重拓宽知识面,要求学生具备较好造型能力,掌握计算机造型和拉坯操作技能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些主题性较强、自由表现空间较大、有一定挑战性的抽象性作品;系统介绍中外历代优秀陶艺作品及一定文化背景;了解釉料的装饰手法、施釉、烧制、窑变等知识。‎ ‎  2、不同班型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实施不同教学手段 ‎  教无定法,世上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对不同班型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因人施教。如:提高班学生在进行电脑设计时若采用竞赛法和小组讨论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综合班学生在探究成型技法时则比较适合游戏法。教学中对学生以鼓励为主,充分尊重学生,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避免单纯的机械式操练和“填鸭式”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  (二)、根据同一班级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施教”‎ ‎  尽管经历了同一年级的“分层编班”之后,学生间的个性差异相对减弱,但是,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来不一样齐”。即使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彼此间也往往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能力,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分层”施教。‎ ‎  1、教学目标弹性分层 ‎  在一堂课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不能“一刀切”,不然会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又“吃不了”。因此,可以实行弹性分层目标。教师针对不同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习的层次性,做到“划一性”和“层次性”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实践中加强指导,使学生合理地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让“目标”成为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  2、重视分层教学中“后进生”的主体作用 ‎  一个学生群体,虽然在智力类型和水平方面存在个体差异,但他们在思想道德水平、身体发育方面却都与同龄人有着共同的特点。因此,在综合素质方面,所有学生都应达到相应的标准。除了进行行之有效的“传”、“帮”、“带”‎ 外,还可以按技能操作水平的高低或德育优良的不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加大某一方面的力度,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例如:对于喜欢独自学习,不善交际的学生,鼓励其积极投入小组学习活动,学习、实践与他人合作、交流与表达。对于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除了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外,分层提问--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问”“答”使他们了解新知、巩固旧知,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一些精神上的奖励,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毋庸置疑,只要在新课改理念指引下,在教学大纲及教学手段等方面作适当调整,教法学法上多一点新思路,这个群体依然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实现良性循环。‎ ‎  3、操作练习合理分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 ‎  操作练习是学生消化知识、巩固知识的反馈过程,难度太大,部分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容易挫伤其积极性导致厌学;太容易则很难调动其他学生学习兴趣,抑制他们思维的发展。而分层练习,学生可以对号入座各取所需,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设计练习难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种练习模式,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从而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  4、考核目标分层考核评价分层 ‎  考核是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学生最为关注考核结果,运用得好能促进学习,否则会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考核目标,给学生以够得着的目标,让他们有奔头他才去努力,否则,望尘莫及也就不去及了。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拓宽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其学习能力;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则以鼓励为主,建议其掌握基础知识,搞好基本功训练。‎ ‎  分层评价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发展中客观存在差异的实际,符合课堂教学原则,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  四、分层教学的初步成效 ‎  近三年来,通过分层教学:原来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根本做不出作品的学生,现在已经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一些笔筒、花瓶等日常生活用品;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原来由于思维受到限制,泯灭了操作兴趣而敷衍了事,现在则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品,许多作品被校留存。而动手能力一般的学生在原来的普通作品基础上,现在居然也能做出许多漂亮的工艺品,各层学生均能达到目标要求。‎ ‎  实验证明:综合实践活动中劳动技术教育的分层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兴趣,为不同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学习中占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并为“劳技”‎ 学科的教学改革开辟新路。而且,分层教学符合课堂教学原则,符合教学的可接受性和因材施教原则,使教学真正作到有的放矢,使所有学生各得其所、共同提高,同时促进教师的素质提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核心--全面性、全体性和主动性都能和谐的发展。‎ ‎  五、分层教学亟待探讨的几个问题 ‎  1、学生的分层究竟以什么标准才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  2、因为我校的特殊性质(每周轮转一批新学生来学习),因此,学生是有序流动的,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及其他表现,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了解的不深不透,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有待继续探讨。‎ ‎  在新课改中,分层教学的问题很值得深入探讨,对分层教学的实践也还正在探索。我们虽已认识到教育对象的智能类别,但离完全“因材施教”还有很大差距。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端正态度,在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满腔热情地对待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人人学有所成。‎ ‎  总之,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我认为实施分层教学,要注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多下工夫,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弱者产生希望,强者具有更高的学习目标,建立良好的你追我赶、人人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教学过程在无形中得到优化,学生素质在个体需要中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这种模式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实际,希望我们地探索,能为开辟素质教育新天地做一点贡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