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接受学习还有用武之地吗?——来自“1平方厘米”的心灵感悟
数学论文之接受学习还有用武之地吗?——来自“1平方厘米”的心灵感悟 接受学习还有用武之地吗? ——来自“1平方厘米”的心灵感悟 浙江省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俞静 邮编:315500 以前,如果有人问我:“探究式和接受式这两种学习方式哪个更适合学生,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探究式”。因为新课程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理念已经深深地被我们吸纳,并且刻骨铭心。但是现在,我的回答是:“两者兼顾”。这一观点的转变源于我的一个教学经历。 上课的铃声响过,孩子们迅速而整齐地静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由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因此孩子们显得特别激动和兴奋。看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的心情特别好,怀抱着课前的精心预设,展开了教学…… “我们知道面积是有大有小的,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用面积单位来测量,你知道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吗?”一个学生回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看来学生对面积单位已经有所了解,于是我又接着问:“那现在请你猜一猜1平方厘米有多大?” 一听是猜,这下可把整个教室揭开了锅,一只只小手齐刷刷地举起来。有一位学生很自信地做了一个1厘米的手势,“老师,这就是1平方厘米。”显然这位学生是受了长度单位的负作用。“这就是1平方厘米?”(此时的我真有点希望落空的感觉。)我有意地重复了一遍。学生们似乎也感觉到错了,于是又有一位学生赶忙纠正道:“(做了一个1分米的手势)刚才这位同学比划得太小了,1平方厘米应该有这么大。”回答越来越不着边了,“哦,是吗?” (重燃起的希望再一次被冷水扑灭。)“1平方厘米好象没那么大吧。”只听几个学生自言自语地小声嘀咕着,而大部分学生却一脸茫然,从大家疑惑的眼神中我深深地明白学生对于1平方厘米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 于是毫无疑问地让学生展开了小组讨论,试图通过讨论让学生自主建立起1平方厘米的概念。几分钟的讨论很快就过去了,“现在有结果了吗?”我用充满期待的眼神观望整个教室。结果呢?——没有超乎我的预料,学生的回答还是各执一辞,1平方厘米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里仍是一个未知数。 用“无可奈何”这四个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真的再恰当不过了,没办法了,还是自己说吧。于是在黑板上板书: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同时把自己事先准备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 课后,我不停地反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我所追求的课堂?难道这就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会出现这种无效的场景呢?很快我就找到答案了。新课程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诸如“1平方厘米有多大”这种约定俗成的概念,根本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去讨论去探索,兜了一个大圈子,耗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浪费了一大堆的时间,到头来还是一个未知数。不切实际,盲目地组织学生猜测、讨论,只会造成一种低效的场面。于是,我又重新找回了传统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教学重建。 当学生说出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后,我直接拿出事先剪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说明:“这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同时把这个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哇,1平方厘米好小哦”,有同学不由自主的说开了。 “没错,1平方厘米确实比较小,每个小朋友的学具盒里都有这样的一个小正方形,现在请你拿出来仔细观察,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大小,然后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有多大?”活动过后,我顺势追问:“你能找找自己身上或周围有哪些物体的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吗?”这下可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了。“我的大门牙表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我的大拇指的指甲表面大约也是1平方厘米”,“我手中的这块橡皮的侧面也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 “小朋友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的表面,那现在你能在自己的练习纸上随手画一个1平方厘米吗?再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比一比,看看自己画得准不准确。”还没等我说完,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了,我知道,此时的他们已经胸有成竹了。“ 老师,我画的和1平方厘米差不多大,就稍微大了点”,“老师,我的几乎和1平方厘米一样大”……整个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的成功和喜悦的笑容,我由衷地赞扬孩子们:“你们真棒!看来‘1平方厘米’这个新朋友咱们已经铭记于心了。 把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过程进行比较,前者是低效的,没有生机的。我打着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口号,不顾实际让学生大猜特猜,甚至花大量的时间去讨论“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从表面上看,这是符合新理念的,但是当我们透过表面看其本质,不难发现这个过程其实是荒唐可笑的,所以最终的结果,学生还是围着“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团团转,根本摸不着方向。在第二次的教学中,我干脆采用了“接受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告诉学生1平方厘米到底是多大,然后再结合摸一摸、想一想、找一找和画一画等活动来加深对1平方厘米的认识,整个过程经济有效,学生对1平方厘米的掌握也十分到位。这前后的反差证明了什么呢? 我们明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只有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我们要积极地采用,这是不容质疑的。那么在大力弘扬这种教学方法的同时,我们“接受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否应该退出教学舞台,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呢?绝对不是,它同样有着自身的不可替代的优点。在数学上,有好多知识都是约定俗成的,我们还有必要大费周折地去花一些无谓的力气吗?“探究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而有意义的“接受式” 学习更会带给我们事半功倍的成效。只有让两者相辅相成,各尽其能,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的生命之花娇艳无比,永不凋零。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淑湘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这个“活”就是要我们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其实,语文和数学又何尝不是相通的呢? 如今,课程改革的春风正沐浴着我们这些积极探索教学这一门艺术的一线老师们。在不经意间,我们教学上的天平又一次失衡了,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打着新理念的旗帜认认真真、不折不扣的执行着,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把传统的优秀的东西给忽略了,甚至抛弃了。难道它们就一无事处了吗?用自己冷静的头脑想一想,我们的选择应是——继承和保留。无论是新理念给我们带来的还是传统留下来的精华,那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养料,我们应该学会的那就是——选择和提取。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有效地选择和灵活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引下,不偏不离,朝着正确而且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我们教学的这座天平变得越来越平衡……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