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本站今 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小学语文课改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助!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 年的课堂。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 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 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经过一年多的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 成绩,现如今探讨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五步新课堂。下面谈 谈在教学中五步新课堂的方式定位。 《动手做做看》是一篇很有趣的课文,通过小朋友伊琳 娜在科学家朗万志的引导启发下,动手做做看,悟出了科学 家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动手做做看.在孩子读完课问题目 后,我让孩子带着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动手做做看是谁说 的?课文讲了哪些人?你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读开了,有孩 子边读边和同桌谈论着。三五分钟后很多孩子举手了,第一 个问题很好回答,大多数孩子说出动手做做看是朗志万说的, 个别孩子说是妈妈说的。我让孩子们在书上找答案,划出有 关句子读一读,重要学习朗志万的话。他为什么这样说?你 读懂了什么?让孩子自己再读全文,在四人小组中议论交流。 这篇课文讲了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是:凡事都不能光想, 还要动手做做看。第二个道理是:科学家的话,不一定全是 对的。课堂上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 (一)情境导入,设身体验 课堂上,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可算作一种知识权威。学 生与文中小朋友的年龄相仿,有着相类似的心理特点和认知 水平。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和心理活动与文中有着极强的雷 同性。这样,就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文中人物的内心活 动,为下一步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和感情朗读打好基础。 (二)学习课文,深入探究 情境之后,教师由权威摇身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笑问: 刚才老师提的问题,你们不觉得熟悉么?在哪见过?在学生恍 然大悟间,教学戏剧性的进入第二程序。学生此时学习习兴 趣倍增,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阅 读理解和体验,正是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 第二程序是全课的重点部分,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在这里 实施体现,教学重、难点也要在这一程序中解决。诸多目标 若想做到剪不断,理不乱,就得像蜘蛛结网那样围绕一个中 心,有序地连线,恰当的打结,将教学的过程组成有机整体。 基于此,我确立了逻辑推进,各个击破的教学策略。将三维 目标和教学重点分散到两大环节中,如:第一大环节(15 自 然段)围绕朗志万提出的问题,从几个小朋友不同的表现着 手。第二大环节(6、7 自然段)抓住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以人 物对话为切入点。如此,每个环节都围绕课文内容这个中心, 有序地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朗读感悟,并恰当的 运用讨论、交流、实验、评价、点拨以及不同形式的朗读等 手段,随着课文情节的发展,相机落实各项目标,解决教学 重点,并在入情入境的阅读实践过程中完成难点的突破。 (三)学生展示,角色朗读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 解、欣赏和评价能力。依据上述理念,这一程序中,我让学 生进入角色,再次感受、体验,将领悟内化,再通过朗读表 达出来。同时启用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巩固 教学重点,落实能力目标。小组内推荐代表,进行比赛,看 哪个小组读的好。其他学生认真聆听,指出朗读中的错误和 不足,必要时可以寻求老师给予指导。 (四)归纳训练,回味升华 这一程序设计旨在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其在 角色朗读中的个性化感悟,回味教学难点,在学生难以理解 的地方点拔,并在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过程中, 树立学习自信心,不让学生留下疑难问题,促进学习兴趣的 可持续发展。 (五)布置作业,积累延伸 最后一环节,我布置学生在课外书收集名人名言,将学 习活动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空间,锻炼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小学语文课改后,课堂很热闹,也很有趣,但是热热闹 闹的一堂课上下来,孩子们对自己学到了什么总觉得没有底 于是我对怎样吃透新课改的精神,不让自己迷失在花哨的形 式里进行了反思: 一、鼓励孩子,但不能缺乏适当引导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为迎合新课改精神,夸奖学生 十分普遍,如什么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太了不起了、你 正是天才之类的话俯拾皆是。即使学生回答了简单的问题, 也给予隆重的夸奖,名义上是进行鼓励教育,确让学生雾里 看花,失去了自我,对自己不能够正确评价。这种缺乏指导 性的表扬,学生们都听腻了,也难起到激励作用。 表扬不能让孩子迷失最佳答案,新课改鼓励孩子自主思 考,不等于老师不作引导,教育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在 教学中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迎合课 堂教学内容,让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懂得 二、提倡合作,但不能缺乏独立思考 新课改后,教室里的课桌椅摆放变了:由一行行、一列 列变成了一圈圈、一堆堆。一看就明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 课堂上更好地合作学习,但是也有误区:孩子们更乐于参加 热闹的合作,课堂上孩子们高高兴兴,争得面红耳赤。在老 师的示意下,孩子们停下来,课堂回复了平静。但喧闹的背 后,少了冷静的自我思考。慢慢的老师们已看到了一味强调 小组合作的弊端。 合作不能让孩子们回避独立思考,于是我尝试着给孩子 们独立学习的课堂留白,孩子们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孩子 们的自学能力渐渐提高,因为有了思考的空间,他们的表达 也有了独特的见解。 三、网络文学不能替代传统 新课标规定,小学高、中、低段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 到几十万字,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于是乎,老师们掀起了 孩子读书热潮,教室图书柜,学校阅览室,家庭阅读建议一 些相应的设施、措施相应出台。慢慢的我发现,不少孩子把 时间都用在看网络文学上了,以至于交上来的作文成了网络 作品的克隆版,里面都是网络语言和看不懂的符号,失去了 孩子们童真童趣的语言,内心真实的表白。 网络文学直白易懂、朗朗上口,孩子易于接受,但也有 不少弊端,如语言缺乏规范性,不如传统的诗歌、神话故事、 对联等语言精练;想象力强,让孩子们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 正确认识;教材的范文例文较多,使得很多孩子用了拿来主 义,省去了许多写作环节,有碍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对于 孩子的课外阅读,老师和家长要作适当的引导。我们应指导 孩子们 选择合适的书,学会有效阅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这就是我关于小学语文课改的三点体会,课改之路还长, 相信有大家的耕耘,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孩子们全面发展的 有效途径。 小学语文课改心得 新课程走近我们已有多年的时间了,多年的教学经历使 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 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 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 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 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 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 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 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 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 最好评价吗?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教育部门的统考 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小学 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 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 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 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 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 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结合我校许多语文老 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 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要 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 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 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 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如:教学老舍的《养花》一文时, 可以抓住老舍先生养花所付出的劳动这一段落,着力渗透不 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一富有人文 内涵的思想内容。课上引导学生夸夸班上热爱劳动的同学, 并倡导组织学生进行公益劳动,家务劳动,自己也学养花等 实践活动。这样也就使学生懂得了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 理,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又如:教学古诗 《石灰吟》,课前准备好几块生石灰和盛有清水的脸盆,让 学生在课堂上把生石灰放进脸盆,亲眼目睹生石灰的变化过 程。学生对坚硬的生石灰在水中沸腾,翻滚,最终踪影皆无, 只留下清白一片的变化过程惊叹不已。可想而知,此时教师 不用讲解,学生也已深入感悟到石灰不怕牺牲的品格,清清 白白的形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生命价值观的教育, 并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 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 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 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 3 至 5 分钟给学生扩展 阅读和本次课文相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 语文素养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一定的提升。 从课外来说,必须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 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 班委选举;课前一分钟演讲;评论班级生活;开主题队会;读书、 看报、听广播;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都会使学生在语 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 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古 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 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 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 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 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 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 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灵活多样,课堂也颇显热闹, 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 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教师在执教一篇游 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采用小导游的方式让 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交流,抽学生轮流上台用自 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 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 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整堂课内容充实,模式新颖,学生饶有兴趣,也学了很多。 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 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 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 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 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 量应在 400 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 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 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 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 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 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 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 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 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 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 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 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 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 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 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 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我们许多老师在新老教材的语文教 学中,曾经尝试运用过小组互动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读 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 帮助解决疑难。例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就是主要采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读一读、说一说、问一问、帮一帮 的过程,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 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 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 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 话的桥梁,使学生学会了真正地学。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 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 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 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 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 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 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 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 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 理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 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 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 际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 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 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 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 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 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 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