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四讲四爱心得体会合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领导干部四讲四爱心得体会合集

‎  【导语】心得体会其实就是简略写出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换而言之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批评,最重要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那么,为了方便您的写作,今天XXX就为您精心整理了领导干部四讲四爱心得体会合集,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领导干部四讲四爱心得体会一】‎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我们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并把信仰信念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信心。‎ ‎  信仰好比大海航行的“灯塔”。一名共产党员,树立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志向,就会“不畏浮云遮望眼”。泰州的英雄儿女中,沈安娜在隐蔽战线上刀尖舐血,搜集情报,被称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杨根思凭着对党、对人民忠诚,在硝烟战火中冲锋陷阵,舍生忘死,被誉为“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 ‎。这些杰出代表,凭借着以天下为己任、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仰,诠释和展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追求。共产主义信仰的树立是一个刻苦学习和努力实践的长期求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长期过程。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自己,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各种思潮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把信仰共产主义和个人的道德修养、人生经历、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共产主义信仰在学习中确立,在实践中印证,在追求中升华。‎ ‎  信念就像破浪前进的“发动机”。我们一旦构筑起建立在共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坚定信念,就能聚合起堪比钢铁,无坚不摧的力量。就全社会而言,“十三五”征程中,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未来发展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作为工作在基层的泰州党员干部,能不能引导大家在新常态下坚定信念,努力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展示的是我们的精神风貌,考验的是我们的理想追求。我们要带头以“四个全面”为统揽,大力弘扬“长期奋斗、长期攻坚、长期吃苦、长期奉献”的精神,全力以赴投身到建设祥泰之州、富泰之州、康泰之州的火热实践中,努力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 ‎  信心是走向辉煌的“加油站”。为信仰奋斗,为信念坚守,必须依靠坚强的信心。在我们党的光辉历程中,经历过挫折,遭遇过困难,但我们共产党人就像追寻太阳的光辉一样,始终对党的前途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充满信心。对于泰州的党员干部来讲,就是要紧紧围绕谱写“‎ 强富美高”新江苏泰州篇章,大力弘扬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三个不相信”精神,积聚爬坡过坎的势能,汇集跨越赶超的动能,挖掘改革创新的潜能,全力描绘好“泰州太美、顺风顺水”新画卷。‎ ‎  【领导干部四讲四爱心得体会二】‎ ‎  回顾我们党95年来的光辉历程,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当前,我们正在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需要每名党员积极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四讲四有”,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建设新南京的新征程上贡献力量。‎ ‎  对党忠诚、政治坚定,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用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凝聚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雨花英烈“信仰至上、对党忠诚、舍身为民、勇于担当”的精神,就是对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信念的生动诠释。要注重立根固本,保持政治定力,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担当尽责、真抓实干,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 ‎  习总书记强调,“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在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中担当重任,把习总书记的谆谆嘱托付诸行动,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增强大局观念,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节点城市、长江经济带门户城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争先意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大力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三比三争”活动,比党性争先进、比作为争贡献、比业绩争一流,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  牢记宗旨、甘于奉献,争做服务群众“贴心人”。95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向焦裕禄等先进典型学习,秉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情怀,守好群众路线“传家宝”,心中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做到真诚察民情、真情解民忧、真心惠民生。扎实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气和水环境污染防治、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出新、美丽乡村建设等“四大行动计划”,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严以律己、崇德向上,恪守纪律规矩“警戒线”。有道德规范,才能激发内在自律;有党纪约束,才能明确行为边界。要坚持以德立身,追求道德“高线”‎ ‎,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涵养优良家风,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坚持遵规守矩,严守党纪“底线”,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人。‎ ‎  【领导干部四讲四爱心得体会三】‎ ‎  去年6月,在句容市白兔镇行香村“三解三促”时,一件小事给我很深的感触。和村支书张洪生冒雨慰问五保户朱志新的路上,我说:“看了名单,老朱今年86岁。”洪生同志一脸惊讶:“不对啊,应该是93岁。”到老朱家一核实,果真如此。随后几天的驻村调研,洪生同志总是有问必答、答得精准。我不由感慨:洪生同志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真是把工作做到“家”了!‎ ‎  细想起来,这个“家”有着多重含义。其一,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末梢和细胞,深入到了群众的家里面和心里面;其二,工作做得很精细、很到位;其三,做事的水准高,达到了“专家级”。再往深处分析,三者之间有着内在逻辑,第一点无疑是前提和基础。领导干部谋大事、作决策需要这样,基层干部更应如此。现实中,有些干部却与群众近在咫尺、远在天涯,进不了门、说不上话、交不上心。归根到底,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未能时刻警醒“自己也是群众”,缺少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自觉和具体行动。‎ ‎  近年来,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大力转变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既针对领导干部,也针对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尤其在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的开局阶段,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任务面前,倡导把基层工作做到“家”,更具有现实意义。这将为实现精准脱贫和“小康路上一个人不掉队”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  把基层工作做到“家”,心中要装着人民,脚下要沾满泥土。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两个层面的距离要同步拉近,一个是“心”的距离,另一个是“身”的距离。群众欢迎的一定是用脚丈量民情、走村串户接地气的干部,一定是坐在一条板凳上敞开心扉唠嗑的干部,一定是朴实无华、不矫揉造作摆造型的干部。做到这些,关键是“行胜于言”,将爱民之心体现和落实到一个个可观可感的行动之中、实践之中。‎ ‎  把基层工作做到“家”,肩上要扛起责任,手里要握有办法。在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各种问题集中地摆在了基层干部面前,解决其中任何一项都殊为不易。首要的当然是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敢担当,还要善作为。基层干部迫切需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增强推动发展的本领,因地制宜走出全面小康的特色道路;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善于组织群众、激励群众、服务群众;增强破解难题的本领,充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市场机制攻克难点、化解热点。‎ ‎  心中装着人民,脚下沾满泥土,肩上扛起责任,手里握有办法,这不仅是基层干部的必修课,还应当成为各级干部和广大党员永不褪色的形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