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5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1) 新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新上岗教师的汇报课。在9月19号,我认真聆听了董园园老师的一节语文课,她执教的篇目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上课伊始,董老师就让大家齐唱童年这首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然后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童年时期的美好经历,进而引入到鲁迅先生笔下的童年。这样的导入方式很好,但是时间稍长,长达四分钟。 第二环节,老师又对作家作品进行了简介,一个是鲁迅先生的生平,一个是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时间长达四分钟。 第三个环节,董老师是让学生读准字音,采取了字词接龙的方式,然后师生共同正音,长达两分钟时间。 第四个环节是老师设置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从题目着手,思考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然后明确是空间顺序。最后,又让学生明确文章的结构层次,这一环节总共用时七分钟。 第五个环节,董老师设计的是快速默读1-8自然段,同时思考为什么作者说“百草园却是我的乐园”?有四个学生站起来,分别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最后总结的是乐园有三个原因,此环节总共用时11分钟。 第六环节是自读文章第二自然段找出作者都描写了百草园中的哪些景物,并圈画出来,然后小组交流讨论,作者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的?有三个学生站起来回答这个问题,老师最后明确描写角度是视觉,听觉,味觉。此环节总共用时五分钟。第 七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问题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到有四个作用。此环节用时两分钟。 第八个环节作者写了冬天的百草园有哪些,老师着重又写了什么?教师重点强调雪地捕鸟这一情节,尤其是一系列动词描写的作用。此环节用时三分钟。 最后一个环节,老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学生们各抒己见。 整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是老师一个人在讲,大部分学生只是旁观者,参与度不够。 同时作为一篇散文,整节课并没有出现很多的朗读环节,缺乏语文味,所以整个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老师一直在提问题,然后领着学生找答案,然后这个环节就结束了。作为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比较单一乏味。当然,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老师比较有活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是比较高的。 希望我们的新教师能够取长补短,加强课堂的管理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学习,让自己的专业素养再上一个新的高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本书主要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其中最让我感受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鲁迅的隐鼠弄死了,鲁迅很气愤。鲁迅很想拥有一本《山海经》,长妈妈给鲁迅买了《山海经》,鲁迅感到很惊喜,对阿长充满尊敬和感激,就没有跟长妈妈计较隐鼠这件事了。 鲁迅先生写了他童年时和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爱还有《风筝》,讲了了鲁迅干涉弟弟制作风筝的往事,当鲁迅看的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他才明白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从而无法受到弟弟的宽恕,表达了鲁迅的自责和忏悔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前半部分写了鲁迅在童年时期百草园无拘无束玩耍时的快乐生活,之后线了鲁迅在三味书屋枯燥的学习生活,表达了鲁迅对童年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让我更进一步了解鲁迅的生活。我还学到了鲁迅写作的一些方法。 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3) 昨天听老师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几个地方的分析,很能让人心头一亮。有些老师没有讲到的地方,飞鸿又做了一些教学设想。 (1)百草园的春夏秋冬 老师在讲第二段百草园的时候,说,这一段描写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比如桑葚黄花是春天的景物,鸣蝉是夏天的景物,蟋蟀是秋天的景物,如果再加上雪地捕鸟一段,就可谓百草园的“四季图”了。 这个说法很好。以前看学生作文,写故乡的小河,写某一座小山,写校园或校园的某个角落,某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常常从春夏秋冬四个角度,进行内容拓展。有了这些角度,学生起码有了笔墨落脚的地方。但是孤立地写四季的风景,容易让人感到单调和程式化,像鲁迅这样把四季风景既集中又分散开描写,可以形成文章的波澜,让人读来整齐又有曲折,描写又有特写,优美又有情致,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借鉴。 (2)整体到局部的描写方法。 在描写百草园的段落中,最有特色的是一个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老师在这个句子的分析中让学生明晓了写作的顺序,“不必说.....也不必说......”是整体描写,从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是静态的风景,鸣蝉、黄蜂、叫天子是静态的风景。 这样动静结合先对百草园有了一个整体的描写,而一个“单是”,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目光一下收束到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这就由整体到了局部。而这个局部的描写的重点不在风景了,而在于“趣味”,并且是无限的趣味。到底有哪些趣味呢?“单是”引出的不仅仅是风景,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在这里弹琴,而更多的是趣事了。第一件是在泥墙根一带翻断砖,找蜈蚣,玩斑蝥;第二件事是拔何首乌根,寻木莲的果实;第三件事是摘覆盆子。从这几件事里一下就读出了其中的乐趣。 (3)神奇的传说是童年的烙印 这里顺便写到了百草园的传说,看似顺便,其实是文笔随意自然的结果。这随意之笔,却是作者终身难忘的。这接下来的传说,其实是告诉了我们百草园不仅仅是好玩的百草园,更是神秘的百草园,正因为神秘,就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忘怀的角落,所以插入部分,也写得栩栩如生,如耳亲闻。其实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有一些传说,而这些传说到少年、青年、甚至老年都无法忘怀,这是童年的烙印,有时会像一个人的胎记,伴随人的终身。 这一部分看似很长,但可以用长文短教的方法,引领学生探讨,得出神秘也是乐趣的结论即可。 (4)欲扬先抑,无味之中见趣味 关于冬天的百草园,作者说“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 ,可是作者单独拿出两段来写,不但写,还把无味的季节写出了自己独特有的味道。他选择了孩子们喜欢的雪,选择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雪地捕鸟,就把百草园的乐趣一下子写出来了。这里一反前边的写景文字,写的是一系列的动作,三言两语就写出了一个雪地捕鸟的场面。趣味盎然。 所以在学习百草园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乐园”“无限趣味”来把握作者的情感。还要注意一些“欲扬先抑”手法的运用。比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是“抑”,“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是“扬”;“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是“抑”;“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是“扬”。 连无味的都有味了,所以现在回忆起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在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在他最后告别顽童做了书童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对蟋蟀、覆盆子、木莲等等,一一告别。告别即依恋。他依恋的不仅仅是一个百草园,而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孩提时代。 其他,要注意上课的细节,如:课堂上展示的应该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对学生作答评价要灵活机智,不要唯一的答案去评价很灵活的分析;迁移内容要跟授课内容浑然一体,不要生硬割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4) 最近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是记录鲁迅先生童年的文章,文中的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过的最快乐的地方,里面有着紫红的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还有着有趣的斑蝥等等——这些都是所有的小朋友所都向往的,可见他在百草园里的生活是如此的快乐啊。 而下文中鲁迅的童年生活发生了转折,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他从此永别了他的“虫子朋友们,植物朋友们”开始了严厉的私塾生活,不过也不缺乏生活中的小趣味。他和同学们在后园里折腊梅话,寻蝉蜕。在下问中他是多么的向往着以前在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啊!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快乐生活的向往,热爱大自然和对私塾教育的不满。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是百草园,还是到三味书屋,给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想象空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课心得体会(5)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也是鲁迅先生的名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要体会鲁迅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也可以借鉴文章的写法。所以海桃从导入就问学生平时的写作题材有哪些,例如亲情、友情。不过这里好像不是很贴切,不如问学生有没有写过自己对童年的回忆,这样过渡自然一些。 接下来,她采用抓题目的方式,让学生从题目中读出本文写作的事情先后顺序,空间顺序等,提出本节课重点要读的“百草园”。 在第一段中,让学生找出哪些词流露出作者的感情,学生找到“乐园”,看出他对百草园的喜爱。除此还有找到“七八年”的,他离开故乡那么久,还能记得很清楚,看出作者的怀念。也有找到“相见”的,从人与人之间才用相见,看出作者把百草园当成人来写,当成自己儿时的伙伴。这些词语都找得很准备,而且分析也够充分。 下一个问题是本节课的主问题“为什么说百草园是作者儿时的乐园呢?”学生自由读2—8段,找一处做批注,并说明理由。学生找到了雪地捕鸟,此处重点分析了一系列动词,尤其是老师强调他的乐趣在于过程这一点很好。而且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45岁了,还能记得如此清晰,如果没有乐趣,应该不会如此难忘。接下来更重点分析了精彩段落第二段。 从教学环节来看,过程很清晰,过渡流畅,突出了重点。教学目标也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不过我有一个思考,这样的教学设计有一些主题先行,如上次听过的《我的第一本书》类似,先提炼出“幽默、温暖”,然后去文章里找证据。这样的设计固然不错,但学生的兴趣就少了一点。如果这样设计也许会更好一些:从百草园直接问学生,鲁迅的百草园是怎样的?结合文章内容来说说。通过哪些手法表现出来的?(记叙、描写、抒情)一篇散文这些手法是有必要渗透给学生的。然后向学生展示现实中的百草园其实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子,没有任何特色。为什么在鲁迅却写得如此生动有趣?此处交代写作背景。这样带着悬念,学生的兴趣应该会更浓一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作者笔下的物其实是内心感情的投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