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教处工作总结范文之情智教育教师论文:我对转化后进生的一点体会
政教处范文之情智教育教师论文:我对转化后进生的一点体会 我今学年负责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共六个教学班。除了两个快班外,其余四个是差班。四个差班均有三分之一是无心向学,思想及学习素质均较差的学生。要做好这部分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配合班主任,做好后进步生的转化工作。 主动向班主任了解后进生的家庭背景,本人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做转化工作。 比如初一(3)班的学生车子茂。好动、好斗、自尊心强、小气。除违反纪律外,经常和同学打架,老师今天教育,他明天又犯,几个任课老师经常向班主任“告状”,班主任为他花了不少心血。 后来我向班主任了解到他的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原来他爸爸以前也是老师,后来才转行,他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但没时间,而母亲有时间,但又忙于打牌,没人过问孩子的学习和表现。而他的个性是:好动、好斗、小气、自尊心强,明明是自己不对,老师批评不服气,老是认为围边的同学欺负自己,瞧不起自己,甚至怀疑老师也歧视自己。 针对车子茂这些性格特点,我从不在公开场合批评他,而是个别找他谈心。首先肯定他的优点:例如,我上课他甚少违反纪律,讲义气、聪明、爱做好事等。然后才指出他的不足之处。要求他上课不管别人怎挑逗,都不要理他,时间长了,老师自然会发现,会批评对方。再说,有个别调皮的同学,会利用你的弱点,挑逗你,而你忍不住,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最后被批评最多的是你,以后不要做这样的傻事。后来他按我的要求去做,打架的次数明显减少,一次我上历史课,后面一位全级有名的调皮学生多次挑逗他,按以往他早就调转头打对方了。但这次他不但不打,连头都不调转。我发现后用肯定和表扬的眼光注视他。他非常高兴,整堂课都非常专心,下课后我又马上找他谈心,肯定他的进步。但后进生是充满反复的,要不断地做耐心的思想工作。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就及时表扬他。多挖掘他的闪光点,帮他树立改正缺点的信心和勇气。 老师对“后进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良药。 爱,是教育的前提,而且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教育者对“ 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的自然流露。当老师自然地把“后进生”看作朋友时,这些顽皮的“后进生”也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视为自己的朋友。当学生与教师产生了这种朋友般的依恋之情后,点燃学生心中“想做好人”的愿望的火花,便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关键。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无是处”,“不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对“后进生”的转化,与其向他们“灌输”,不如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人”的道德自信。我找学生谈心不是训斥、惩罚,而是先肯定他的成绩,又让他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近段的进步地方。甚至让班上的同学帮他找优点,使学生自己在找优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挖掘错误的根源。这样做比骂他一顿,罚他站一节课或抄十遍书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初一(3)班的伦康泰。由于父母不和,没人管教,上课走神、开小差、违反纪律、经常挨老师的批评,但我观察到他性格内向,不爱同别人说话,自尊心又特别强。针对他的性格,我从不在公开场合批评他。当他上课不集中精神时,我走到他的后面用手轻拍他一拍,然后用一种希望和信任的眼光提示他,他很快就醒悟过来了。期末复习,又关心他的复习,并用鼓励及信任的口气同他说,伦康泰,老师相信你今次考试不会让老师失望。他深知道这句话的份量,所以很认真复习,考试的结果其它科目同往时差不多,都是10多分,唯独历史获得51分,比班上平均分高出十一分,几个任课老师都刮目相看。 对学生不但要真诚的爱,还要充分地信任、理解,并给予机会发挥他的长处。 例如:初一(1)班的成飞龙,他个子粗壮结实、有力,但好动、无心向学、豪气、义气、自尊心强,有一定的号召力。是班上部分调皮仔的小头目。为了不影响认真学习的学生,班主任把他们调到最后几排的座位。由于调皮仔相对集中在后面,上课就更来劲了。有时直接影响老师的授课。而对这种情况,如果对他们进行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就会适得其反。而我是怎样对待这些学生呢?首先是做主要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把成飞龙找去单独谈,肯定他够朋友、豪气、义气、团结同学等优点,引导他利用自己的优点和调皮仔对自己的信任,把周围的调皮仔带好,做一个尊敬老师、热爱班集体、爱学习的带头人。结果确有效果,不但他本人学习有进步,周边调皮的学生违反纪律打架,他能主动劝阻。 从上述的例子说明,老师除了投向教学内容、方法、考试制度等外,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充满情感的教育、充满真诚的爱心教育。这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用心灵去蠃得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信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思想的转化工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