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新课程中指导学生识字的几点尝试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新课程中指导学生识字的几点尝试

语文论文之新课程中指导学生识字的几点尝试 ‎ ‎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语文新课程纲要》中要求学生第一学段(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从一年级新教材来看,每课生字约十五个。这样艰巨的任务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呢? 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这样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能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看来,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尽快地“授之以渔”而不再是“授之以鱼”了。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识字的方法,他的兴趣、能力才能有显著的提高。‎ ‎  一、借助图画,学习识字第一单元《字与画》中要认识的十七个字全部都是象形字,所以在教学中,可提前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课文插图,再引导学生观察图,在对“字与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感知后,放手让学生认字。为了降低难度,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集体交流中,学生认字情况出乎我的意料。多数学生已经全部会认了。当我向学生了解是如何认字的时候,有的学生说是幼儿园学的,有的学生说是爸爸妈妈教的,有的学生说是通过图画自己猜的。这样,通过放手让学生认字,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在认字活动中便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认字方法——猜字和借助图认字。‎ ‎  二、预习课文,学会听读识字预习可以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为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首先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初读课文。学生记忆力强,很快就能熟练地阅读课文。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熟练地阅读课文,并不等于学生就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一年级的学生往往表现为:课文读得很熟甚至能背诵,但是课文中的生字单个指出来却不认识。所以,应让学生看横格中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比如:学习《我的家》一课时,学生在熟练地读课文后,教师贴出生字“有”,学生不认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指读课文,并注意找找“有”的位置。这样,当学生读出“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时,就会很快说出“有”字的读音。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学习生字时,学生会很自然地运用听读识字这一方法进行识字。并且还可以教学生一首儿歌:“听读识字真正好,小朋友们要记牢,先把课文读熟练,再把生字圈一圈,你帮我来我帮你,合作学习妙妙妙!”‎ ‎  三、注意观察,在生活中识字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发现、去了解。例如满街的广告语中常用字很多,这无疑又是一个学生学习汉字的机会。因此在一年级开学初就可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集字本,把平时在大街上、超市里、报纸上等地方认识的生字写在或贴在这个本子上,两个星期搞个认字积累竞赛,看看谁认识的字多,就评为班上的“识字大王”。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留心,培养学生接触社会,观察生活的能力。有的家长还告诉老师:“‎ 这样的活动非常好,自从开展了这样的竞赛,孩子只要看到不认识的字就会问我们,在不知不觉孩子又认识了很多汉字。”‎ ‎  四、做做演演,在活动中识字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才会记得更牢。如在学“看”字时老师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看较远的地方,并请学生也和老师一起来做一做。这样学生就会牢牢地记住看上面是手,下面是目。像“摇、推、摆”这些可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字义的,就尽可能让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也不费力。‎ ‎  五、比比记记,抓住特点识字汉字中的形近字特别多,如果在识字时不加以区分,学生会很容易混淆。如在学习“渴”和“喝”这两个字时,因为这两个字只是左边偏旁不同,右边完全相同,很多学生都分不清楚,因此老师可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引导学生来区分。请学生讨论:为什么“渴”是三点水旁,“喝”是口字旁?在学生讨论之后,可带着学生一起编一句顺口溜:“口渴要喝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 ‎  六、编编猜猜,在趣味中识字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进行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并且巩固了生字。一开始是老师来出字谜。例如:毛竹是什么(笔)?我旁边有只鸟(鹅)等等。并发动学生开动脑筋自编谜语,时间一长教师在课堂上渗透了这种做法后,学生就会自己去发现,自己去编字谜。学生编得五花八门,如:上小下大(尖),两人土上蹲(坐),一人门里站(闪),一只手放在眼睛上(看)……课堂外我发现很多学生爱出一出自己编的字谜考考同学:嗨,我说个谜语,让你猜一个字,看你猜得出吗?每次无意中听到学生这些话,真是喜上眉梢,学生的识字兴趣不但提高了,而且通过字谜,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这些字。‎ ‎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