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言之有物,行之甚远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言之有物,行之甚远

语文论文之言之有物,行之甚远 ‎ ‎  红山中学  张庆花 ‎  作文教学,一直提倡“真、善、美”。其中“真”就是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如何做到“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素材,创设情景,自如表达,无疑是对“真”的有效践行。如果我们能这样持之以恒地坚持,学生的作文一定会“言之有物,行之甚远”。可如何去实施?我认为结合文本的作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  作文教学不应该与课文教学割裂,它们能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因为课文本身都是经典优秀之作,本身就是很好的作文范例。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学习,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手法等比较熟悉,以此展开作文教学易于接受和理解。‎ ‎  作文教学可以成为课文教学的沿续,拓展课堂教学,扩大其外沿,增加其内涵,对学生思维及语言训练也是不错的尝试。比如讲授完《孤独之旅》后,学生对课题有了深入的理解,认识到这段放鸭之旅其实就是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而孤独既是其成长的环境,也是其成长的助推器。鉴于此,我就引导学生反观自身,发现“孤独”在其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点的引入,主要是考虑到很多学生是留守学生,同时也身处初三紧张的学习中,他们既要承受成长中父母不在身边留守的孤独,也要忍受缺少玩乐独伴孤灯学 习的孤独。这个拓展,不仅能联系生活实际,也加深了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巧妙地将课堂和生活相联,引导学生从课堂走进课外。思考仅几分钟,一个学生就自主站起来讲述将自己留守在那段心路历程,从起初对父母的不理解到思念父母到最后明白父母一片苦心,并总结了这段生活让他的获得,认识到忍受孤独会让人成长,表达了对孤独深深感谢。学生这次没打底稿的讲述却动情而具体。讲完后,课堂上不由自言主地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看来,学生并不是没情可抒,没事可写,而是缺少一个可以触情抒怀的情景。而老师能敏感地捕捉这样的机会,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创设好环境,学生的文思怎么不会如泉涌?‎ ‎  我们都知道课文的编排不仅按册还分单元。这样通过三年的教学将初中学段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有序传授。这个思路我们也可以借鉴到作文教学,将作文教学也设计成一个系统工程。七年级时课文写人的较多,我们将这学段的重点确定为写人写事;八年级时写景的课文集中些,我们可将这学段重点确定为写景状物,抒情言志;九年级时涉及议论文较多,我们可将这学段重点放在自圆其说以理服人方面。如此一来,各学段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共同进步。‎ ‎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对文本中选录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进行整合,开展作文教学。比如范仲淹,我们在八年级下册会学到他的名篇《岳阳楼记》;在九年级上册中会学到他的诗词《渔家傲》。一文一词足以引发我们对这位伟大政治家深入理解。再联系小学时,已学的与范仲淹相关的小故事如《谢绝佳肴》《闭门不出》等,我们对范有了一定的理解,借此可以开展一个讨论,加深对范的认识。火候已到,就可以让学生围绕范仲淹写一篇作文,不限内容,不限体裁,自由表达。再如曹操,七年级我们学习他的诗《观沧海》等,九年级学习了《杨修之死》。同一人物,历史与小说,评价迥异,谁是谁非,值得玩味。由此推开,学生写作素材,不是少而是多。 学生写作训练,不是随便,而是针对性强。学生写作思维,不是局限,而是活跃。‎ ‎  总之,利用好文本资源,进行作文教学,是可行也是必行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