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音乐教学中的持续性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音乐教学中的持续性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音乐论文之音乐教学中的持续性教学模式应用探讨 ‎ ‎  摘要:‎ ‎  吴斌老师曾提出,音乐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基础音乐教学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揭示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为重点,以揭示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为主要内容。音乐教育应该使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和欣赏方面得到发展,以促进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升华他们的精神世界。因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深记:内容永远比形式更重要。可在现实教学中有很多音乐老师在教学上缺乏系统的、持续的教学,使得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上有很多漏洞,对与大部分学生来说,一节音乐课下来却脑海空空。因此,我觉得音乐教学中要强调教学的持续性。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影响有限,指出主要原因是音乐教学缺乏连贯性、延续性,并提出持续性教学模式这个概念,在强调持续性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后,又对该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设计,进一步阐明,持续性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是可行的,是必要的,且必将有更加发展的空间。‎ ‎  关键词:持续性  自身素质持续提高   课堂内外持续发展 ‎  当前,音乐教学成为素质教育的平台式教学基础之一,越来越为各级学校所认可,人们更多地寻求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式探索,并对音乐教学寄予厚望。然而,实践中音乐教学所产生的素质教育成果却并不显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音乐教学缺乏持续性,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连贯性教学,学生对于音乐知识不能进行系统化深入学习,只当旁观者,不能深刻感受音乐的乐趣,也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素质教育的氛围中。本文,旨在探讨通过持续性教学模式的应用,强化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促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系的建立,达到教学的目标。‎ ‎  一、持续性教学模式的含义 ‎  持续性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以设计或规划教学目标为前提,注重教学形式、内容、标准等要素的系统化和连贯性,采用模块式持续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  (一)教师素质的持续性提高。‎ ‎  持续性教学模式中,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很多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吃老本,这样的教师水平已经适应不了当今多元化的教学了。这就要求教师素质必须持之以恒地提高自身水平,不断提高音乐素养,在理论知识、教学手段、心理学、课程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全面的综合能力,以便适应教学过程的逐步细化和深化。‎ ‎  (二)教学过程的持续性衔接。‎ ‎  重点对教学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教学过程中采用统一标准和模式,知识点之间循序渐进,核心不变,形式多样,使课与课之间有衔接点、连贯性。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素质教学目标的融入,对学生的要求要持之以恒,通过阶段性学习而不是一节课、一个教学点来体现。由于中学阶段音乐课是每个星期一节,所以,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本节课的内容和要求或本单元的重点,而忽视了常规的音乐知识的教学。如:学生的视唱能力、演唱水平等。以至于学生在音乐课中看的多,听的多,走过场。而音乐素质的提高却甚少。所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要一味地埋怨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好,应该从自身课堂入手,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  (三)学生兴趣的持续性培养。‎ ‎  由于家庭、学校对学生教育的重视,社会上有五花八门的兴趣班,而学校也开设了各种各样兴趣小组,其用意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可是,到最后有哪些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学生更好地掌握一门音乐特长的前提。通过课内与课外,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声乐训练、器乐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兴趣,分组、分内容加以强化,最低目标通过技能性培养使学生能入门,并结合自身实际,逐渐体现个性。‎ ‎  (四)情感表达的持续性实践。‎ ‎  在课余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采用学、帮、赶、超等方式,营造音乐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氛围,提升文化气息,创造环境进行课题性情感表达实践,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句话说“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每一首乐曲、每一首歌、每一个音都在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品尝了人间酸甜苦辣的情感。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准确地把最真挚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段范唱,都应贯穿课堂内外。‎ ‎  二、持续性教学模式应用的意义 ‎  (一)应用持续性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过程中过程与方法结合的需要。‎ ‎  音乐教学强调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音乐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素质教育的很好平台,因此,音乐教学要求给予学生实践素质训练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应具备训练方法的过程化,例如,声乐、器乐训练,其过程中要求有高度的专注力、毅力、自制力和自信心,要熟练必须要求持续进行,而该训练方法的技巧性,同时也是一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一而再、再而三的实践过程中,既训练了各种素质能力,又获得了成熟感,增强了自信心,对其人格发展与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  (二)应用持续性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技能结合的需要。‎ ‎  音乐种类内容的繁多复杂,正慢慢成为制约学生迅速掌握音乐技能的因素之一。音乐教学内容的丰富,要求必须进行持续性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地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贪多求全,而忽视了音乐知识基础的夯实,学生们对于音乐知识浅尝即止,不能进行很好的融会贯通,常常是一节课的内容与另一节课脱节;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对本身学习内容进行持续性训练,新鲜有余,熟悉不足,很难形成系统,也缺少情感投入,素质教育作用十分有限。采用持续性教学模式,可以避免学生学习内容的脱节,并在掌握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审美、表现力等音乐素质教学目标等,必须在持续刺激的基础上,在掌握欣赏知识和技术指标后,才能进行训练,只用一节课,或几小时的课程内容实践,是达不到效果的。‎ ‎  (三)应用持续性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表达与价值观结合的需要。‎ ‎  同其它课程相比,音乐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差一个样,这样造成学生失去了动力,特别是当前应试教育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学生认为音乐基本没有用,参与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音乐内容多样,学生音乐基础知识薄弱,入门难,学生兴趣低下,不能直接融入音乐的世界,达不到音乐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升内涵等内敛式的效果体现。音乐教育的持续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迅速入门,固化学习动力,不断提升。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实践音乐中的素质教学环境,必须要求进行入门式训练、持续性教学,促使学生将价值观与情感表达实践相结合。‎ ‎  三、持续性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  那么,如何将持续性教学模式应用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来?结合该模式含义的提出,以初中音乐教学为例,不妨考虑从这几方面入手:‎ ‎  (一)目标设计。‎ ‎  教学中以一学期为周期,以教学目标为主线,按照阶梯式、延续性、类并式等原则,把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规划学期教学过程,使课与课之间、课内环节之间、师与生之间、知识点之间、一种情感情绪与另一种情感情绪间既有变化,又有延续性。保证学生在学习中乐趣与成果,过程与素质相伴增长。‎ ‎  1、按照教师、学生、内容等范畴划分,可以分为教师素质提升目标设计、学生素质训练目标设计、音乐教学目标设计。‎ ‎  2、根据音乐教学大纲,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建立计划表,按素质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形式、内容衔接、标准设置、具体过程控制等分类,确定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中注意连贯性、渐进性原则的把握。‎ ‎  3、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另外采用课外、业余活动、竞赛安排、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方案补充,创建多个载体提供实践平台。‎ ‎  (二)具体实践。‎ ‎  1、分组。建立三个小组,分别按对照组、课堂组、全面组,分别进行具体实践。‎ ‎  (1)对照组。即只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内容进行顺序教学,课内无持续性,课与课之间无明显联接;课外不进行训练,不参加活动。‎ ‎  (2)课堂组。即按照目标设计的1和2两点进行课堂训练,课后不辅导,无活动。‎ ‎  (3)全面组。按持续性教学模式全面应用。‎ ‎  2、评价。按照有关教学大纲标准要求,设立具体项目进行评价,对分组进行每月评价。评价体系可以参考性格测试等试题进行。‎ ‎  3、结果。把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挑出变化对比较大的组别,分析主客观原因、存在的问题等,修改完善设计目标。‎ ‎  (三)反馈检验。‎ ‎  在实施持续性教学模式过程中,要实时地对目标进行检验,可以采用课堂交流、课后感想、课外体会,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并实时调整设计目标。‎ ‎  (四)其他应用。‎ ‎  持续性教学模式除正常的教学内容外,特别针对声乐、器乐训练十分有效。‎ ‎  四、结论 ‎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影响有限,指出主要原因是音乐教学缺乏连贯性、延续性,并提出持续性教学模式这个概念,在强调持续性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后,又对该模式的具体应用进行设计,进一步阐明,持续性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是可行的,是必要的,且必将有更加发展的空间。‎ ‎  参考文献:‎ ‎  《中小学音乐教学》   07年第二期 ‎  《中国音乐教育》    07年第二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