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心得)之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小学科学(心得)之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心得)

小学科学论文之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 ‎ 郑艳芬 塘厦镇第一小学摘要:科学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学生能否参与教学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团队合作、大胆质疑,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探究能力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关键词: 有效参与;新颖情景;团队合作;大胆质疑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已经成了新课程标准下课堂评价中一个重要指标。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我们科学课堂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习气氛异常的活跃,在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满教室都是嗡嗡声,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特别是交流汇报时,热热闹闹,然而,效率却非常低。那问题出在哪?如果我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某些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就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在热热闹闹的表象下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 ‎。可见,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学生的课堂活动应是一种积极主动、学会思维的过程。 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怎样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 、创设新颖、开放的教学情景,提出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必须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渲染教学气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成功的创设教学情境,成功的引入决定着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这个也是我在《花里的“育婴房”》教学中忽略的,从欣赏花的角度导入新课。引入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所以无论我之后的课堂教学的如何精彩,这节课也是失败的。这一次失败的经历,让我深深的进行反思。   于是我在粤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有趣的磁现象》的教学中,我在创设情境中认真的研究。首先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先用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游戏情境,从而导入这节课。在开始上的时候,掷飞镖的游戏吸引了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首先我将飞镖盘用双面胶贴在了磁性黑板上,前面几个学生掷出的飞镖都碰到了飞镖盘,却又纷纷落下。学生都开始有些激动了,开始有节奏地喊:“×××加油!×××加油!”‎ 为将要进行游戏的同学鼓劲。接下来我换含有磁铁的飞镖了,结果含磁铁的飞镖吸上飞镖盘。学生很自然提出疑问:为什么有的同学的飞镖能吸上飞镖盘,有些同学的飞镖却不行呢?从而顺势引出教学的内容,这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环节设计。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产生对这节课研究内容疑问,顺势提出这节课的课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是不是更能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呢。二、让学生广泛参与并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团队合作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作为教师我认为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拥有广泛的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的有效参与,如果没有小组合作成员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也只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不能真正起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呢?(一)、确定活动的课题后,明确职责。小组明确了合作探究的方向和要求后,就要考虑每个成员间的合理分工。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是要兼顾那些平时在班里处于弱势的学生,让他们肩负一定的任务,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自信。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地合作效果。如《果实里的新生命》一课当学生刚开始研究果实里面藏着什么,怎么解决呢?这个问题就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就地解决,这时就要这样的分工与合作。(二)、培养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科学课的合作学习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 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如《燃烧与灭火》中当小组确定共同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小组成员就要思考燃烧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利用实验去操作,去探究证明燃烧与氧气有关、与温度有关。这些都是要小组进行思考、讨论,设计好实验才能完成的。(三)、平等对待,多元评价。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多点倾听个人、小组的发言,并适当给予点评,通过鼓励性的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多点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对学生积极求索的精神给予鼓励,不能只关注结果。教师应该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在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以及一定的社交能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三、 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的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跃课堂氛围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非有伟大的发现”‎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大胆地尝试。当学生通过独立思考、长时间地探索,终于证实自己的猜测正确时,它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功干,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参与的乐趣,就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传统教学中,一般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而我们的学生,则皱着眉,低着头,极不情愿地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如果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设法解决问题,这将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地尝试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时常受到鼓舞,经常提出一些有趣且令人回味的小问题。例如,在刚刚学完“花的萼片”后,有的同学就提了这样一些有趣的小问题:(1)花的结构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但花一定有萼片吗?(2)花的萼片起到保护花瓣的作用,如果没有萼片,花瓣是不是会散掉呢?(3) 有些花没有萼片,比如百合花。但为什么百合花没有萼片,它的花瓣没有散掉呢?科学的发展在于创造,而创造的起点在于疑问,如果没有疑问,就会有新的见解。如果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解为规范,就不可能有创造,科学也就得不到发展,科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搞科学,努力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在质疑中不断进步。四、改进学生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亲历真实的探究过程,体会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在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和收集信息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验。形式上的分小组不等于合作,形式上的讨论不等于探究。自主是探究的前提,探究必定是自主的,是外力所不能代替的,而对未知的探究,对于学生来说,相互的交流、启发必不可少。新课标有明确的要求:“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学习活动。”‎ 而现在的一些合作学习中,有的是合作探讨的问题过于简单,涵盖面较小,使得学习的内容没有多大的探讨价值;有的是因为教师没有给学生适当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无法探索钻研或对问题的理解流于表面;有的是教师过于强调少数同学的发言,无意中造成了学习过程中优秀学生滔滔不绝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而大多数中下水平的学生只能处于服从或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导致多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发展。在探究中教师要预想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达到探究的有序,而不凌乱。因此,备课要备两头,课前向学生调查。一般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都有根源,教师要善于疏导或对症下药,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总之,教师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益。如果丢弃了这个根本目的,而只求教学形式的花样翻新,那么结果就是舍本求末,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在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要防止流于形式。应避免莫名其妙的探究,稀里糊涂的合作,漫无边际的讨论。让我们积极探索,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提升合作学习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标。  【参考文献】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朱银山.提供科学探究材料的策略.科学课,2005(10) 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茅卫,.把课堂让给学生.中国教师报, 201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