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浅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浅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论文之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浅谈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  温岭市第四中学    张晓剑  章正辉 ‎  摘要: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帮助学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为出发点,课堂教学应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思维四方面考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必定会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关键词:学生角度  阅读教学  教学内容  有效性 ‎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课堂是否有效,是否高效,只有从学生角度判断才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教育教学行为和经历的一切教育教学细节,其终极目标只有一个:帮助学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换言之,“教”的本义在于指导“学”,最终达到使学生“虽离师辅而不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我和语文教学》一书中说过: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 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障碍,怎样帮助解决,怎样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段话,准确地为我们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的技能本身的展示与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要从单纯以“教”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转换为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 ‎  事实上,大量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与我们要求的有效、高效的理想状态相去甚远。当前许许多多的课堂状态可以这样描述:学生已经知道的老师让学生再知道一遍;学生模糊的老师让学生继续模糊;学生不知道但应该知道的老师让学生继续不知道。这种描述也许极端了些,但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因为课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课堂上呈现的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缺乏充分的学习意义,所谓的课堂学习对学生来说经常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  确定学习内容,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从来都是很重要的。选择什么内容来教,也是决定语文阅读教学能否有效、能否高效的关键。教育家、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学生的学情是教学内容产生的现实基础,教什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在学生已知基础上选择并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在现有起点上有所丰富,有所提高。‎ ‎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所以,语文教学不应以编者的解读和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的接受对象转化为积极能动的感悟主体,在求知的快感中萌生出学习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我们要常思考:如果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尽管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可以非常深刻和独到,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面对的是13-15岁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认识世界的方式,我们不能把成人的认识强加给孩子。在解读文本前,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目前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一定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无视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需求而“浅尝辄止”或“过度深入”。‎ ‎  以学生的阅读期待优化课堂教学,建构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利用学生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是一种有效、高效的教学模式。有位老师在教学《台阶》一文时,要求学生们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并将问题筛选、归类,从中选取了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五大问题,并根据层递性的教学原则由浅入深地呈现问题,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父亲为什么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父亲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为什么‘我’‎ 在父亲最苦最累的时候,就真的让在一边?”“文中的父亲,是否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级台阶?”“父亲明知自己老了,怎么还问‘我怎么了’?”这些问题由细节到内容,从情感到主题,提问、赏析、归纳,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让学生的感悟提升了一个台阶,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  “文章自得方为贵”。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关注学情,了解学生在教学之前的阅读状况,课前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初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在学生的疑难问题中提炼出具有共性而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组织课堂讨论。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基础上展开的,是动态而开放的课堂。这种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利于情感的体验、个性的张扬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而学生好问善思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就在课堂宽松的氛围中形成了。‎ ‎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  “兴趣”一词是教师、学者的文章和言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关注兴趣”、“激发兴趣”,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兴趣与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联系起来的:背景音乐、电教媒体、各种形式的竞赛游戏……‎ 或许这些方法能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形式只是表象,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的本质。提供合宜的教学内容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比较合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  哪些内容才是学生会感兴趣的呢?正如有的学者认为:使学生感到意外,引起他们好奇心的活动就是有趣味的活动。要知道,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没有备课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要改善课堂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意味着教师要随时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考虑课堂的“变数”。‎ ‎  有位教师在执教郑振铎写的《猫》,在检查预习情况时,发现有十几个同学不约而同的提到同一个问题:为什么“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于是,老师抓住这一“兴趣点”,以“养过猫,养过几只猫?这几只猫给我带来怎样的感受?”为教学思路,重点让学生分析第三只冤死的猫,抓住“蜷伏”、“烧焦”、“凝望”、“悲楚地叫”、“死在邻居家的屋瓦上”等词句进行品析,于是自然地领悟到作者“这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的愧叹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的自省,也参悟了作者为人生、为人性回归的文学理想。‎ ‎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就比较容易了。”‎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深切地认识到,要改善课堂学习状态,就意味着要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以“兴趣活动”为中心,原来理解不了的,通过这堂课,理解到了;原来感受不到的,通过这堂课,感受到了;原来欣赏不着的,通过这堂课,欣赏到了。这才是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状态,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  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动情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延伸到生活,更能促使学生加深、加厚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所关注。这种关注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用心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用心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  物是情的载体,透过一枚小小的鸭蛋,我们能打开通往汪老精神世界的通道,触摸到他特有的故乡情结以及他对童年温厚的怀念。教学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如果能将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自身的阅历想联系,就能产生更多的情感火花,让学生萌发对童年、对故乡、对生活的珍爱情怀。如果学生真正懂了的话必能受益终生;不懂也无妨,只要让他们明白,即使寻常小事中,只要带着慢慢欣赏的心境去思去悟,也必会有无尽的乐趣和风景。事实证明,学生在畅谈家乡风俗和童年趣事的过程中,还是情动于中并能发之于外的--过年时饺子里包着的硬币、端午节与妈妈一起包的粽子,甚至是在外地看到的家乡的车牌,都能让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渗入深切的情感体验。‎ ‎  从学生的学习思维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曾指出:“阅读不仅仅是手段,是技能,它还是生活,是发展,是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展开。”阅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他们对自身生命的一种观照,还是他们对自己的精神和灵魂的一次洗礼,更是他们对人的发展和成长的实现。因此,阅读教学中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的学习思维出发,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提升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服务,提升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服务,唯有这样的阅读,才能真正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 ‎  叶圣陶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阅读教学中,师生如果仅仅停留在文本意义层面的解读,有些文章可以不用去教。如果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我们就可以对文章进行深层的解读,感悟文字背后带来的情感的震撼和语言的熏陶。‎ ‎  有位教师在教学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讲到杜小康在暴风雨中驱散恐慌和孤独时,师生们发现杜小康的感官也得到复苏:天空格外湛蓝,月亮格外明亮,触觉、嗅觉、味觉都得到恢复;而先前在恐慌和孤独的笼罩下,杜小康感官麻木,对芦荡田园牧歌式的美景是视而不见的。在讲到杜小康的味觉复苏时,对“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时嚼着”一句中的“嚼”字特别深究了一下:原著是“甜津津地嚼着”,编入教材时作者删去了“甜津津”这个修饰语,其用意是“甜津津地嚼着”只单纯地写出芦苇根的味道,而一个“嚼”字意蕴更深广,它把杜小康在这段孤独之旅中所遭遇甜酸苦辣人生百味都隐含其中。‎ ‎  在这个课例中,通过师生们的咬文嚼字,加强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如果没有建立在对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没有对原著的深入了解,是无法达到这个程度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自主阅读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当学生各抒已见时,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评价;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我们应该巧妙点拨,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形成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超前性的学习思维。这样的课才是深刻而有价值的。‎ ‎  以“学”为出发点,实际就是语文课堂形态的转型。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效益角度考虑课堂教学,是我们思考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也是语文教学迈上高效之路的方向选择。‎ ‎  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  2、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  3、陈隆升。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  4、于漪。 我和语文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  5、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北京: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1980‎ ‎  6、语文教学通讯[J] 2012年第7-8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