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浅谈新形式下的作文创新教学
语文论文之浅谈新形式下的作文创新教学 浅谈新形式下的作文创新教学 缪慈羽 连江浦口中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块相对独立的部分,它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自己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新实纪的作文教学中,必须充分意识到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创新作文教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文写作是一项集读,思,悟,学为——体的复杂的思维运作过程,若仍停留于应试性的简单式的被动式的旧作文教学中的势必严重阻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创新作文教学是共同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学校教育成败的体现”,能否培养新型人才已是新世纪教育衡量成败的标准了。思路独特、写法独特、主题标新立异、极富个性、绝不随风逐俗、绝不人云亦云应是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而这正是创新作文教学必须解决的能力课题。创新作文教学是作文教学自身发展的要求:马克思的发展论告诉我们万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再产生—再发展— 再灭亡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是教育向高级更合理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样早期应试教育下孕育的旧作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它必须要灭亡,并产生了更高级更合理化的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创新法,这是它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作为教育工作者,具有以上的思想理论认识是必要的,广大的语文教师必须尽快与旧的作文教学课告别快跟上素质教育的步伐,在创新作文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全新的摸索,就现状而言,这仍是块杂草丛生后人献计献策、齐心开恳的荒芜地,笔者想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一些操作,不惜献丑,抛砖引玉,以献薄力。1 创新作文教学需要教师养成好的习惯系统训练计划。没有计划的工作必将是没有效率的工作,这是浅显的道理,而现状呢?仍有大理农村教师将作文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附属物。平时训练若有若无,作文教学仅是一种写作的任务而已,指导粗糙,训练手法单一,评改仅分数了之,中考前的猜题、押宝式现象仍未杜绝,这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系统训练:写作能力停滞不前。创新能力是一项更高级更复杂的思维能力,没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计划这将是一句空话。所以每个学期初,要根据教材在第一节写作课前就应系统地制定本学期的写作任务次数,确定重点训练的表达方式,特别是训练方法是绝对必要的,并且越细越好。写下水作文。长期懒于写作的教师都有同感,作文指导课只能草草了了几句,而学生呢瞪着双茫然的眼睛大呼写作文头疼,无从下笔,结果潦潦草草应付了事的写作大有人在,久而久之厌学怕写情绪日盛,作文水平每况愈下,没有游泳的又怎能教人游泳,没有亲历写作的过程又怎能知道写作中的实际困难所在,指导点拨必不能在要害上,学生又怎能茅塞得开。鉴于这些认识,勤于写下水作文,特别是对年轻教育来说更是要养成一个习惯。2 创新作文训练课要有科学思维方法的有效指导 发散法的指导训练:所谓发散,就是对原物进行各角度多方面的思考,只有思路广了,才有可能做到内容丰富、角度新奇、表达充分、并出现富于个性、有创新意识的作文。比如在一节专门训练发散法的作文指导课上,本人以“对话”为题;先让学生发言,很快就思路堵塞了?于是我就用发散法引导他们打开思路:①从时间的角度,可与过去、现在、未来对话;②从空间的角度,可与国内的对话,可与地球对话,也可与其他星球乃至整个宇宙的对话;③从人物的角度……;④从事物的角度……;学生茅塞顿开,思维活跃,发言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再布置写作任务时,学生个个信心百倍、兴趣盎然。作文中必然出现了许多富有个性特色的作文:如《地球与世界总统的对话》、《青松和墙头草》、《胃和肝》、《相遇米卢》、《我与本拉登的对话》……后来,我又要求用发散法写“路”、“窗”的话题作文,欣喜地发现没有了过去中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沉闷现象,作文从题目到内容到立意到构思都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 联想法的知道训练:联想,就是将各种各样不同的事物联想起来,由此及彼,联想法是创新作文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联想,我们可以把记忆中各种景象重新组合起来,开成新的形象,获得新的意义,在这节课上,我先以一件实物让大家插上联想的翅膀,在思路沸腾,上天入地尽情畅游时,在进一步以诗为例,印发了几首同是写梅花的诗局:①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联想到是梅的“坚贞”的品格;②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香满乾坤”联想到的是梅的“高洁”;③毛泽东的“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联想到的是它的“不为名利、勇于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于是学生知道了,各人心中的梅之所以能各有情趣的品格,这便是联想产生个性化写作的结果。我趁热打铁,马上让学生“0”为话题,运用联想,并深入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立意,也写出最富有个性化的作文来。在学生思路完全打开后,本次作文就出现了——有圆梦立意的:男足冲亚成功的《激情时刻》、《中国,我永远的骄傲》、《我的梦》等;有以金钱立意的《也谈金钱》、《硬币奇游记》、《“0”之感》,等;有以生命立意的《圆的人生》、《人生随想》、《起点与终点》等;另外还有《蜗牛》、《枯井》、《眼泪》、《煤蜂窝》……终于在学生作文中实现了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的日怀。 求异法的指导训练:所谓求异,就是对旧的观点能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其实,人的思想是纷繁复杂的,对某问题的思考 多种多样的,但大多同学的思维中有一个思维惰性,“第一把女孩子比作鲜花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就是蠢才了。”这个西方谚语就是对陈陈相因的批评。唯有运用求异思维才能迸发新的思维火花,才会有“柳暗花明要一村” 的观点,出现截然不同、焕然一新的作文。在这节指导求异法的训练课上,我首先以“求败”为话题,请同学互相讨论先写出一个观点,结果一发言,几乎全是一个观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批评了他们这种思维惰性,并启发道难道现实中的失败与成功就是这种关系吗?要求大家运用求异思维法在写出新的观点,一番沉寂后,就冒出一个个新的观点:“失败的前提并非失败”、“成功也孕育着失败”、“不以成败论英雄”、“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成败在天乎,在人乎”等;这样创新之花随处可见。然后我就以去年中考“战胜……”的话题作文布置大家写作,要求同学先想想一般人的常见思路、立题,后运用求异法写一篇富有鲜味的、不落俗套的作文,最后效果甚佳,我还专门为这次作文汇编成一个专辑,供全班同学传阅。 逆向法的指导训练:马克思的辨证法指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矛盾总是相互的,世间并无绝对的说话,指导学生会从事物内部寻找它们相互对立的两方面,运用逆向思维法,常可出人意料,求新求异。在这节作文指导课上,我先念了两篇运用呢向思维写的文章《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后告诉同学们事物间的矛盾性、辨证性,后我又进一步将学生分成四组到黑板上写出尽可能多的俗语,如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钱能使鬼推磨”、“酒香不怕巷子深”等等,然后布置运用呢向法改写这些被人古认同的观点,最后效果也很好,出了如《老乡见老乡不流泪》、《驳 “有事者事竟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之我见》、《就是要班门弄斧》、《知足常乐辩》、《青山的燃烧是短暂》、《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以上实践证明,创新思维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创新作文写作是立竿见影的,若长期训练,其效果必会预见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