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体育(心得)之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体育论文之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东莞市石排镇独洲小学 马 楠 摘要:我国现推行素质教育,我国的国民教育包括德、智、体、美、 劳,而舞蹈教育能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他们正处在心理、生 理迅速发育的时期。它包括提高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形体发育,对学生 智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优良品德,舞蹈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具 有很大的优势。是孩子们所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国外很早就在中小学 开设了专门的舞蹈课程。但在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中,最受忽视的就是 舞蹈教育,所以想通过研究证明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以此来 呼吁教育界和社会各界重视起舞蹈教育,及舞蹈普及工作,在中小学广 泛开设舞蹈课。 关键词:舞蹈 必要性 素质教育 中小学生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 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要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 “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模式相比较,舞蹈教 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青少年素质全面 提高的诸多潜在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 育的良好手段。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舞蹈教育对于促进孩子 们的身体素质、智力开发、心理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国民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舞蹈教育是美育的重要 内容之一。它的价值和重要性并不亚于数、理、化等正规课程,它不仅 可以促进学习者曾强想象力与创造力,由此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更可与正规课程的相辅相成,使学习者养成自主的习惯和合作的意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舞蹈教育在整个教育界的地 位也越来越高,影响也越来越大。舞蹈频繁地出现于各电视台文艺晚会、 各大中小院校的文艺汇演,甚至各种茶话会、洽谈会,也要舞蹈助兴, 可见舞蹈的盛行。看的多了,我们不难发现,众多的舞蹈大多数来自专 业院校和专业演出团体,属于普通中小学生的屈指可数,而且也是出自 舞蹈对或舞蹈小组等,那么几个“颇有舞蹈天分”的同学在跳,而广大 的喜欢舞蹈的学生却与之形同隔阂,只能暗叹自己不如别人。我国现推 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特长,有些省市甚至在高考中 进行专业加试,其成绩加入高考总分,或择优录取,这对广大爱好舞蹈 的学生来说,实在是件幸事。然而,如何接受舞蹈教育是个难题:上群 艺馆、文化宫、青少年宫,只能解决少数人的要求,而且受家庭条件的 限制。但如果学校本身就有这门课,那么不仅能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而且可能使其成为个专业院校的后备军,同时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培养新世纪素质人才之道,是舞蹈教育事业的最终目的。 一、概括国外中小学舞蹈课的普及与我国中小学舞蹈现状的 对比,了解我国舞蹈教育事业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说明我国中小学开 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国外很早就在中小学中开设了专门的舞蹈课程,在美国自上 世纪以来,在小学、中学、大学里都普遍设有学生所必修的舞蹈课程, 且教学目标明确,自成体系。在美国的普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体系中, 舞蹈不仅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更被视为一种培养、教育人、美化、优 化人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了其独立的、不可代替的教学地位。毫无疑 问这种普及型舞蹈教育机制,对于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道德 文明素质、艺术修养,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文明人格都是大有益处的。 我国现行的国民教育中,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教育。从小学到高中,2/3 的单位都没有开设舞蹈课。①他们不重视舞蹈教育的原因在于:一味强 调升学率,认为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是最优秀的学生,从而抑制了他们身 心的自由发展,使他们渐渐的丧失了主动性而产生了依赖性,失去了发 展和创造舞蹈美的大好时机。家长对孩子们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除了在学校学习之外,孩子还要在课外上英语、作文等辅导班。这就更 加重了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负担。在这种学习制度的长年压制下,他 们身心交瘁。 目前开设舞蹈课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以选拔淘汰为 主的学科教育、应试教育仍在各学校内占据重要地位。虽然国家教育提 倡应向发展优化受教育者素质为特征的素质教育转变,但是应试教育深 入人心。〔二〕各学校内部问题: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资 金投入。如有的学校为参加比赛而编排舞蹈却不提供服装、道具、排练 场地、时间等,挫伤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把艺术教育视为小儿科,平 时不闻不问。〔三〕师资的缺乏。舞蹈好看,易模仿,但没有专〔兼〕 职教师的训练,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在我国有众多的舞校、 舞艺术学校,但他们培养的是专业舞蹈人才,很少有毕业生到学校去执 教,而且也缺乏相应的舞蹈教育专业和技术方法理论,容易使学生缺少 信心,这就要求在师范院校中培养舞蹈教育人才,有一套舞蹈教育理论, 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编写专门的学校舞蹈教育教学教材,循序渐进 的发展和开阔这一目前还没有设立的课程,以创造、形成、发展学校舞 蹈教育的新天地。 本人认为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有其内在的科学性,能更好的 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普及舞蹈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素质教育的 培养提高不能缺乏舞蹈教育。虽然目前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但只要有志 于舞蹈教育事业的队伍不断扩大,社会教育界对舞蹈教育作用的认可、 关心和支持,舞蹈教育一定能像音乐、美术、体育一样成为自成体系的 一门学科,为我国的素质教育做出巨大贡献。 二、概括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的作用,说明 在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的必要性。 沃尔特.特里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 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学生的模仿能力,培养 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接受领导, 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跳舞 除了身体和感情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 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②我们主要从身体素质、 智力、情感和品德三个方面说明舞蹈教育的必要性。而众多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学生因为接受舞蹈教育而进入一种良性循环:思想活跃、动 作敏捷、成绩优良。 (一)舞蹈教育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 舞蹈是一种人体艺术,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 艺术。舞蹈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它要靠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 哟,表现生活的美,歌唱生活,并借此陶冶人的情操。舞蹈训练跟体育 运动一样,也有助于青少年身体健康发育。如舞蹈训练中的压腿、踢腿、 下腰等都和体育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长期训练有效提高他们的耐力、 平衡、爆发力和灵敏度等,并增强体质。动作的协调性训练还有助于青 少年大脑的发育。形体的训练有助于青少年形体的健美,培养内在的气 质。改变不良姿态,使其动作优美协调。青少年身体正处在迅速生长发 育时期,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身体各组织器官的结构各功能都有很大的 发展潜力和可塑性。所以舞蹈训练对促进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是十分必要 的。 (二)舞蹈教育对开发 学生智力的必要性 1、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舞蹈,它本身就为人们提供了 发展想象力的广阔天地。我们改变陈旧的模仿方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孩 子们主动探索的活动。比如老师在教《花裙子飘起来》时候,先创设情 景:“一个小女孩穿着漂亮的花裙子来到花园里,引来了同学的关注。” ③教师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述把大家带到情景中,同学们似乎自己就 穿了一条漂亮的花裙子翩翩起舞。感受那种被大家关注的神气、活跃、 快乐。让学生脱离本身的模式,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表现, 对于有些学生不是很美但是富有创新意义的动作,我们可以加以鼓励。 2、高度注意力的培养。老师在示范舞蹈动作,学生们必须 记住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拍、内在情感,将这些信息输入大脑并很 快用身体表现出来。一个成品舞蹈,它的动律、流动路线、节凑情感是 多变的,客观上就要求学生们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这种训练使学生们 养成了高度注意的习惯。由此及彼,当学生们在受文化课教育时,由于 他们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就比其他同学强。 一个简单的舞蹈动作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才能掌握。而学 生在学某一功课时是单一的,如记住一个公式、理解一个词组。众所周 知人的知识和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假如你是在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单一的环境会使你感到毫不费力,轻而易举。由于舞蹈具有对青少年注 意力培养的功能,学生们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舞蹈,收获甚大的还在于 高注意力的培养。 3、增强记忆力的培养。学生们在学习舞蹈动作时不仅要感 受音乐形象与音乐节拍,还要记住舞蹈动作与舞蹈律动,记住每一舞句 所表现的情感,没有良好的记忆力是无法完成一个舞蹈作品的,而一堂 舞蹈课与一堂文化课相比,舞蹈课所需的记忆力远远大于文化课。因为 音乐的节拍、舞蹈的动作、情感是变化的,你必须记住它的变化过程, 记住那些瞬间的定格,如果我们的大脑能够储存复杂的信息,并经常去 丰富它、运用它,我们还会那么迟钝吗? 人的能力大部分来自知识的理解和积累,而积累来自大脑的 记忆,孩子们在舞蹈课上得到的这种锻炼无疑给予了他们学习上极大的 帮助。 4、活跃思维方式的培养。舞蹈教师让孩子们表演小鸭舞, 他问孩子们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孩子们回答:嘎、嘎、嘎,小鸭子是怎 么走路的?孩子们立即用蹒跚的步子学鸭子走,而此时教师里根本就没 有鸭子,孩子们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老师的体温进行加工处理,并 用身体表现出来。这个过程是孩子们运用思维的过程。它是一次高度思 维的过程。老师则用生活的经验对他们进行启发,此时孩子们的思维得 到开启,他们顺着老师所指的路子联想、回忆、理解、表现,最后用形 体体现出来,这时他超越了自我,用自己的身体开始塑造角色。这种早 期的开发与锻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智慧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三)舞蹈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优良品德的必要性 1、情感的培养。舞蹈是艺术,而舞蹈又具有故事性、情节 性及深刻的教育性,青少年在学习排练、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学会认 识事物的真、善、美。如蒙古舞蹈《牧民新歌》表现了封建的、贫穷的 牧民生活经过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走上了致富路,牧民们欢天喜地的情景, 舞蹈中有封建压迫下牧民直不起腰的情节表演,在排练过程中要求学生 不是简单的模仿舞蹈动作,而是通过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用具体的舞蹈 动作把内心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 青少年的生活无忧无虑,这正是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的最佳 时期,将爱心教育融入舞蹈教育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舞蹈真实的感受生 活的美好,再让他们通过舞蹈来表现无限美好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爱 亲人、爱大家、爱生活、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如《远山的孩子》,描述 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孩子们没钱上学而渴望读书的情景,通过这个舞 蹈使角色怀念感体会到自己已可以上学、有书读、有人关心、有人爱, 生活是多么幸福,而贫困山区的孩子的生活是多么艰苦,求学的愿望是 多么强烈,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同情心,并自发的表现出关注、关心他人 的情感。 2、优良品质的培养。舞蹈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其 自制、自持能力及意志品质。青少年好奇心强,好动,爱模仿,表现欲 强,通过舞蹈课,能满足其生命本质的需要,表现性舞蹈的学习使学生 出大力,流大汗,每个动作都要反复进行练习,付出辛勤的劳动,培养 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质得到锻炼。 集体荣誉感。青少年一般都是以群舞为主,在排练演出时形 成一定的集体。一个舞蹈节目排练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可 以增强集体向心力,以集体成功为荣。按学习迁移规律,在舞蹈排练中 形成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迁移整个班集体、校集体,甚至整个民族、一个 国家集体荣誉感上去。 使青少年性格得到良好的发展。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 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但同时引起了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一些 独生子女性格孤僻、霸道,但凡事自我为中心,这些都不是社会主义接 班人良好的品质,通过舞蹈排练,其组织性、纪律性得到加强,因为集 体舞内肯定要与人相互配合,平等互助,消除了学生的个别特殊化心理。 三、从舞蹈和其它学科的联系与差异来谈舞蹈教育的必要性 (一)舞蹈与体育的联系及差异 舞蹈和体操都是以人体动作和技巧为表现形式的,都有健身 强体之功效,体育中的自由体操、艺术体操更是酷似舞蹈,但体育不能 代替舞蹈,因为舞蹈重在抒发情感,而体育则注重动作技巧,很少与个 人情感挂钩。而且舞蹈训练在强身健体的同时还可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审美能力、情感思维的逻辑能力等艺术修养。 (二)舞蹈与音乐的关系及差异 明朱载育说:“有乐而无舞似瞽者知音而不能见,有舞而无 乐,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④近代则有“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之说, 说明音乐对舞蹈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亦受到音乐的熏陶, 在某种程度上说,舞蹈亦用来解释音乐,借用我国著名音乐家吴祖强的 话说:“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 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的反映与人的指挥的至美的艺术想象产物之 一。”可见舞蹈与音乐的关系之密切。而舞蹈与音乐又是存在差异的, 舞蹈课在提升孩子们艺术欣赏能力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塑造 体形。这是音乐课所达不到的,中小学生正处在生理变声期,即使在唱 歌的时候也有只张嘴不出声的现象,因舞蹈是身体姿态语言的运用,使 学生情绪振奋,更投其所好,使其认真学习。 (三)舞蹈与美术课的关系及差异 舞蹈与美术都 属于艺术的范畴,都是艺术美的表现手法,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提高学 生们的艺术欣赏力、审美能力、情感的表达,创造性思维等功能。他们 的区别在于舞蹈以动的画面来展示,舞蹈训练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强身健 体的效果,而美术则用静止的造型构图来表达情感,无论如何,动感比 静感更能吸引人,对于学生来说,欣赏舞蹈要比欣赏美术作品更能吸引 他们的注意力投入其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中开设舞蹈课是十分必要的。加强中小 学生的舞蹈教育,培养他们对舞蹈的情感,是普及舞蹈的重要任务。通 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中小学生了舞蹈艺术,并且使其形体、行为、举 止、性情等方面,会得到良好规范,影响他们的一生。但目前中小学中 只有美术、音乐教育,舞蹈教育则在少年宫,及少数幼儿园和小学中进 行,还未得到普及。为此许多老师、家长呼吁在学校中增加舞蹈课。在 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也渴望把舞蹈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多方面 素质。这一愿望,要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舞蹈 与音乐的关系》——辽宁省锦州师范学院艺术系 候丽娟《回顾与探索》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7 月 刘佛年 《中 学生美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舞蹈概论》——中国舞蹈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