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了新的气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已不是新鲜的话题。然而在这种大背景下,班级中仍有被忽视的一部分学生,我们称之为“弱势群体”。从以前的教学实习经验来看,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包括以下三类人:学习差的人群——课改中提倡不要给学生贴小标签,于是,这群人从原来所谓的“差生”,转变为“后进生”;纪律差的人群——班级所谓的“捣蛋族”,虽然扰乱纪律能使他们很好地“标榜”自己,但从教师角度而言,他们仍是被教师忽视或是不愿理睬的人群;灰色人群——班级中有这样默默无闻没有亮点的的一群人,他们学习一般,没任何特长或是过人之处,但也不是“捣蛋族”,而是长期默不作声的一群,而这样的一群也常成为弱势一族。 然而,时代呼唤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学生为本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是我们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是我们的理想,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职责和任务。在班级中,很明显,成绩好的学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教师的密切注视和关照下,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班级的“核心”,班级的“主流”。但是,作为一个教师,作为新课改下成长的教师,作为一个承载着“爱心”和“责任”的教师,我们应该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让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热情。 “木桶原理” 告诉我们,木桶能装水的多少,不是看构成木桶的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教育中也同样是这个道理,教师要使一个班级更好地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还要密切关注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同时,这些所谓的“后进生”、“捣蛋族”等也不是永远就这样,皮格马利翁效应不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吗?那作为教师,为什么不对这些弱势群体寄予期望,给予关注,使他们也能很好地发展起来呢? 从自己曾经有过的实习经验,与学过的教育理论相联系,在关注弱势群体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更新观念,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教师要走出原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圈,转变原来以分数标准来衡量学生的观念。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更新自己的观念,要对学生多方位的关注。加德纳的多元智慧理论提出学生有多方面的智慧,有些学生他的数学智慧比较突出,有些学生他的言语智慧比较突出,但还有一些在现今教育中常被忽视的比如动作智慧、内省智慧等,而这些智慧比较突出的学生很多都成了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或许在不轻易中,我们就不小心扼杀了一个“杨丽萍”。因此,教师要从多元智能出发,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去重新认识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并带着期待和赞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不仅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融洽,同时还能使班级的文化多元化,呈现班级的全面发展局面。 二、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真正做到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 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真正小主人,这样所有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班级地发展中,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在自己实习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班级: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头衔”——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或爱好,以及学生的自主选择,给每个学生一个适合自己的职务,如有“学习组长”、“卫生组长”、“文艺组长”等,并且这些头衔还有一定的期限,教师根据学生一段时间的表现及适应,表现好的可以有一定的“升职”机会,表现不好或者不适应的学生,可以与教师学生达成一定的协议,进行其他职务的任命。这样,每个学生都很有信心,并且很有激情。从这个班级中我了解到,即使是小学生,对于他们的“职务”,他们也是有很强的责任心的,他们一旦胜任了一个职务,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的。更令人出奇的是,A学生早上比较爱睡懒觉,早上经常是“踩着铃声进教室”的,班级开展这个活动后,A当选为班级的“钥匙管理员”,每天负责教室的开关门。从那开始,A同学每天都一大早到学校,并且几乎每天都是最早到班级的一个学生。只有给每个学生一个平等的机会,弱势群体的弱势才会减弱,同时弱势也才能感受到老师的公平和关怀,体会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和使命感。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真正的小主人,类似此类活动的开展,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 三、 注重评价,给予关注 “评价是把‘双刃剑’,而对于弱势群体,我们更应该看到评价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心理、他们的体验,才能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评价是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我们要用好这把“双刃剑”,更好地给弱势群体勇气和自信。 1、注重细节,多予课堂表扬 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几乎成了好学生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同时也是弱势群体感觉自己更“弱势”的场合。教师在给学生更多回答问题机会的同时也要很好地注意细节,不要吝啬自己的赞语。一句“很好”、“你真棒”,在老师看来或许没什么,但是对于弱势群体而言,那是老师对他的肯定,对他的鼓励,对他的期许。对于弱势群体,这些细节能给他们很大的信心,也是其以后更好地表现或是发展自己的前提。 2、注重过程评价,给予及时指导 对于学生的评价已不再是限于对于结果的评价,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生成性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对于学生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尤其对于弱势群体,一点小进步或许已是他们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及时的鼓励,不仅使他们忘却了艰辛,更给了他们前进的动力。另外,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如果此时没有教师的关怀或帮助,他们或许会退缩却步,或许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因此,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给予及时地肯定与指导,对于弱势群体而言或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3、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反馈 新课程改革以来,评价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充实和丰富。现在许多小学都为学生备了“成长记录袋”,可见分数再也不是对学生的唯一评价方式。但对于弱势群体而言,反馈更是十分重要。大多数学生都是从成绩单中得到教师反馈的,但对于弱势群体而言,还要更多的尤其是教师当面反馈。教师要经常找学生谈话,对于学生的每次评价,最好都能找机会给学生一定的反馈意见,并且在反馈中程中要多多给学生肯定和指导,使弱势群体也能渐渐地步入了普遍群体之列,并且“班级中不再有弱势群体”是我们的理想标地。 在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同时,给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注,最终达到所有学生的更好发展,使“弱势群体”在班级中真正消失,是我们教师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