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心得)之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的归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的归宿

数学论文之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的归宿 ‎ 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的归宿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片断“前天”、“昨天”和“今天”                                             浙江省奉化市锦屏中心小学  许冬儿                                               邮编 315500 电话 057466775950 缘起: 笔者第一次任教五年级学科,深知自己的教学经验不足,因此在备每一节新课之前,都和同事们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在对教材足够理解和对学生情况充分预计的情况下才撰写教学预案。在准备《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也不例外,尤其对“要不要让学生明白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余数有关”的道理更是发生了争论。许多老师都认为只要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能自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就可以了,而我总觉得课只上到这一个层面似乎还不够,应该把正确的思想方法引领到位。但老师们又说学生不可能发现与余数有关的道理,你讲给他们听也未必能听得懂,与其硬塞还不如不研究。听来似乎也有理,最终达成共识:不研究此问题。‎ ‎ 怀揣着预设的教案我走进了课堂,认真而投入地与学生开始了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学生的表现非常不错,对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进行了大胆地猜想,又对各自的结论进行了充分地验证,不同意见同学之间还展开了激烈的辩驳,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作为本节课的“设计师”看着学生积极主动的样子,在一边感到无比欣慰,心里不由感叹: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课堂真是一番“繁荣”的景象,并暗自庆幸自己的预案设计得不错。可正当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正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时候,突然一个学生一脸迷惑地站起来说:“老师,我不明白,为什么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了呢?”心头一阵羞愧油然而生,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作为教师,我们却没有进行充分地考虑。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教学有时可能只是让学生知其然,而没有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可是研究学问最宝贵的精神——“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没有真正引领学生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深刻熏陶。幸亏我们在课前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还能急中生智,没有耽误学生的需要。如果从不曾考虑这样的问题,那么本节课不知将会留下多大的遗憾! 课后,我带着思考回到了办公室,一股“研究”的冲动涌上心头。我想知道:“就这节课,课改之前和之后教师对教学目标有着怎样的不同理解?对数学思想和方法又是如何渗透的?到底什么才是学生真正受益的东西?”带着疑问和思考我翻阅了多本不同时期的刊物,对这节课总结出了大致三“代”不同的设计和处理。 情景回放: “前天”‎ ‎: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主要是看这个数的个位数来加以判断,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首先我们来做个游戏,同学们任意报一个数,老师能很快猜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 (学生报数,教师把能被3整除与不能被3整除的数分类写在黑板上。学生积极性很高) 师:这两边的数,一边能被3整除,一边不能被3整除,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请同学们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 (学生进行运算)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在教师的启发下发现一边的和都能被3整除,一边的和不能被3整除。由此得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反思:这个设计教师的着眼点是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发现上,开始通过教师猜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得到能被3整除和不能被3整除两组数。接着就直接让学生把这些数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再来观察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的设计只关注了知识层面,没有深入到方法层面,学生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也只是知道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个规律当然也是数学教学的组成部分,但不是核心,是知识的边缘、外围或表面。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达到这样的境界,学生没有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和熏陶,也就不可能产生探索数学的行为,这样的教学只是一种复制式的或记忆式的活动。从短期看,知识掌握的效率比较高,但从长远看,学生学不会自我扩展,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 “昨天”: 师: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只要看个位,能被3整除的数是不是与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一样,也只看这个数的“个位”呢? 生1:看个位也可以,例如63、36、99它们的个位分别师3、6、9,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 ‎ 生2:(举手反对)不能只看个位。例如13、16、19,它们的个位虽然也是3、6、9,但这些数都不能被3整除 生2:(接着补充)有的数,例如21、45,它们的个位不是3、6、9,可这些数都能被3整除。 师:看来判断一个两位数是否能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那要看什么呢?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组个位上是4的两位数——14、24、34、44、54、64、74、84、94,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数能被3整除。 生:通过计算分成两类。 师:通过计算我们得到24、54、84这三个数能被3整除,现在请你们把这三个数的个位与十位交换一下位置看看能否被3整除。 (学生交换位置,进行计算,发现42、45、48这三个数也能被3整除) 师:这说明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跟这个数的每一个数字所在的位置有没有关系? 生:没有关系。 …… 师:既然是跟每一个数字的大小都有关系,那么我们就来做一个实验,把这两组数(指能被3整除的和不能被3整除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加起来,观察他们的和有没有什么特点? ‎ 反思:这个设计已经开始注重了知识规律的探索,试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学习一种方法、感受一种思想。从最初的类比:能被2、5整除的数是只要看个位上的数即可,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看个位行吗?学生通过对一些具体的例子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只看个位是不行的;接着又通过一组判断、分类、变化活动,认识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一个数中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也没有关系,只跟它们的大小有关;最后再通过指令性的把每一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进行比较和分析,由此得出规律。但综观这个过程,学生的探究还是被牵引着,看似在启发学生的思维,经历数学规律的生成过程,实质上还是教师在灌输,引导问答的过程只是看教师灌输的信息和要求收到了没有,还没有一种主动自主探索的过程,数学思想方法不可能得以有效地生成和发展。 “今天”: (一)探索“特征” 1、猜想 师:联系我们以前是怎样研究这类问题的,大胆猜一猜,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 生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 生2:我认为个位是0~9的数都能被3整除。 生3:我猜是比3多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表示这些数一个比一个多3) 生4:我猜想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其实他是从书上看来的) 师:不错!同学们敢于猜想,不过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进行验证。 2、验证 (1)分组活动 同学们一方面验证自己支持的猜想是否正确,另一方面验证其他猜想对不对。 (2)组际辩驳 3、结论 (二)“特征”的合理解释 师:刚才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了这个结论。虽然没有找到反例,但我们还要进行深入地思考,找到它能够成立的依据。为什么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了?以12为例,借助小棒或其他方法,对此现象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学生小组讨论) …… 反思: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曾经说过:“‎ 数学究竟是什么组成的?是概念?是公理?定理?定义?公式?证明?诚然,没有这些组成部分,数学就不存在了,这些都是数学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核心所在。数学的核心应该是越过这些表面知识的内在问题、思想和方法,并且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这个设计和前两个相比,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不仅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得出结论,充分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更让学生对结论所能成立的依据进行了进一步地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更让学生受到科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启迪:研究学问,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结论: 日本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曾经说过:“作为知识的数学出校门不到两年可能就忘了,惟有学生铭记在头脑中的是数学精神、数学思想、研究方法和着眼点等,这些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 不知老师们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则特具讽刺意味的“风景”:以高分数考上名牌大学的高考宠儿们,当他们大学毕业时,再让他们回过头做一做曾经手到擒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时,留在他们脸上的却是一片茫然。十年寒窗磨练出来的坚不可摧的数学知识基础,对于我们绝大多数学生一生来说,换来的只是一种“茫然”,只是一种过去。这样的说法虽然有点偏激,但也足以让我们数学教师感慨万千,甚至有些痛心!纵观上述三个典型的教学片断,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前天”、“昨天”和“今天”‎ ‎。反思我们一路走来的教学历程,不得不承认传统教学对学生数学思想发展的束缚与淡化,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被动地接受。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今天的教师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像片断三那样既重视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培养的教学设计。 总之,数学思想的培养应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终极目标,只有用数学思想武装起来的知识,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才更具有远见和洞察力;只有把人类积累的思想财富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才能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方法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让我们携起手来,为生命的“艺术”不懈努力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