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心得)之美术动态教学策略初探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美术(心得)之美术动态教学策略初探

美术论文之美术动态教学策略初探 ‎ ‎  课程的改革不仅是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我们以往的美术教学静态多,动态少。那么,什么是美术动态教学呢?即教师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或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看、听、讲、做等各种活动中愉悦地、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其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不仅学生兴趣浓厚,而且能促进教师改变过去那种“一画到底”的陈旧教学模式,使教学向开放型发展。美术动态教学的策略有:‎ ‎  一、 抓兴趣激情点,新课引入改平淡为生动 ‎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呈现形势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 美术课本身虽然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其兴趣是短暂的。如果教师不注意利用其优势因势利导,就不能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艺术之美,激起他们强烈的探求欲。因此,教师首先应根据教材内容,依据学生好奇、易兴奋、好探求的心理特征,捕捉学生兴趣的激情点,然后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创设特定的、与之相应的艺术教学氛围,以趣激情、以趣生情,使学生产生强烈追求艺术的情感,从而顺利引入教学内容。其方法有:‎ ‎  1、拼摆激趣:如教学《七巧板》一课,我在课前准备好七巧板。上课时先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它们拼成正方形的样子,随着画外音:“我的本领妙,形状变得巧,刚刚还是方,转眼变小猫。变!变!变!喵——”学生看到银幕上的正方形成了一只猫的剪影,很想亲手试一试,兴趣也就激发起来了。‎ ‎  2、猜谜激趣:我在教学《画大象》一课时,先出示谜面:“脸上长钩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细辫子。”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当学生齐声说出谜底——大象时,就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  3、情境激趣:如教学国画《松树》一课,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二胡独奏《听松》,使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领略到苍劲的松风和排山倒海的松涛形象,犹如身临其境,联想到松树那种顽强、不畏风暴的气质。这种氛围的创设对美术教学是十分有益的。‎ ‎  4、悬念激趣:我在教学《画画自己的像》一课时,为了集中学生的兴趣点,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便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课前叫学生带一面镜子来上课,事先不告诉他们新课的内容和带镜子的用意。上课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五官长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许多学生好奇地问:“老师,看脸干什么?”此时,教师就顺理成章地引入到新课。‎ ‎  5、故事激趣:如教学《鱼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一课,要求学生画出热带鱼的外形和色彩。针对此课,我编了一段故事:鱼妈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有一天,鱼王邀请鱼妈妈一家去参加盛大的舞会。鱼姐妹们忙着梳妆打扮,可她们的衣服不是花色太乱了,就是色彩太单调了。鱼妈妈想请同学们为她的孩子设计几件漂亮的衣服,行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随之提高了。‎ ‎  6、欣赏激趣:即教师运用挂图、投影、等对范画、优秀习作的欣赏和评价,使学生对作品的构思、色彩、造型产生美的向往,从而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为理解新课内容做好铺垫。‎ ‎  二、抓美育渗透点,获取知识改被动为主动 ‎  所谓美育渗透点是指教师紧扣教学内容,抓住美术知识的阶段性和层次性,有目的地将课时教学要求分散成若干知识点,挖掘出每个知识点的思想因素和独特的形象表现力,巧妙地将知识要点渗透于生动有趣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之中。这要求教师在平常仔细观察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爱、所玩,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活动并注重活动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这样就能“顺其童心”、“投其所好”,使他们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愉悦地获取知识。其方法有:‎ ‎  1、发散引伸式:指教师根据学生发散思维强的特征,运用“具体——抽象——具体——创作”‎ 的心理历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如低段《三角形物体的画法》的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引出各类三角形,唤起学生的发散思维;再把引申出的各种三角形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三角形物象联系起来;然后把掌握的各种三角形物象,依据创作主题组成一幅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联系的三角形构成物的画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  2、解体复合式:指教师引导学生将立体教具或实物有意识地展开或解剖,让学生一一观察其外形结构,掌握画法后,再按一定的程序复合成形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教学《荷花》一课,为了使学生能了解每一瓣荷花的外形,教师让学生先将荷花教具意义展开,再将荷花花瓣按外形归类,掌握其画法;然后演示其组合过程,使学生明确画荷花的步骤。‎ ‎  3、实验启发式:指教师利用教具,借助实验,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再比较分析原因,从而揭示画法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教学《铅笔淡彩》,我先让学生比较两幅表现同一题材的用线层次不同的素描作品,分辨出素描关系的复杂和简略后,将素描关系简略概括的作品放入一盆已兑好的色彩较淡的水中,让学生观察被罩上淡色的作品,然后将作品放入颜色兑得很浓的水中,再让学生观察被染上较厚色彩的画面,最后让学生比较哪种色彩效果好。通过这样的实验揭示出铅笔淡彩的技法特征。‎ ‎  4、尝试综合式:这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基本功和学生能力互补原理,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师生在共同讲评中综合大家的优点集体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如教学《动物装饰——‎ 鱼》,我先发给学生一张印有鱼外形的卡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用色块或线条将鱼装饰,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装饰图投影出来,师生在改画、评画中归纳出动物装饰的基本方法。‎ ‎  5、歌诀牵引式: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编顺口溜、口诀的方法概括形象特征或画画技巧技法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先让学生念顺口溜、口诀,再观看教师的示范,使学生在动口、动眼、动脑中理解所学知识。使用该方法可使内容典型化、形象化,又可加强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突出难点,加深印象。如教学《水彩画——风景》一课,学生对画天空和树感到困难,教师可出示口诀:“笔触要大水分饱,趁湿挥染最重要,上重下轻天高远,白云空出更自然。”“画树先画干,分枝出两旁,叶大叶小要分辨,前后左右分块面,股叉枝叶互遮掩,立体描绘点边缘。”通过这些简明扼要、生动有趣的歌诀,使学生对水彩画的技法要领领会于心,效果很好。‎ ‎  三、抓知识深化点,作业形式改单一为多样 ‎  以往,我们往往重视对教学的引入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忽略了学生作业环节的设计。学生的作业常常是枯燥的应付式作业,如机械的临摹。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因此教师应抓住课时知识要点,设计方法多样、形式新颖的作业,既深化知识点,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素质。其方法有:‎ ‎  1、主题性作业:教师预先创作出能结合教学内容的主题背景,在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创作出作品后,将其作品按外形剪下粘贴于背景上,构成一定主题思想的集体绘画作品。这种作业形式新颖,学生的兴趣也高。如《动物装饰——鱼》一课后,可让学生将其独立装饰的鱼剪切后粘贴于主题背景上。在学生争先恐后地将鱼粘贴上后,一幅漂亮的海底世界图便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  2、表演性作业:即教师在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后,随着教学模具或人物动作的改变,要求学生将同一内容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教学《人体动态》的画法后,教师可请几位学生做出不同的动作,让大家根据人体结构的几何平面图摆出姿态,再描绘形象,通过多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3、评改性作业:即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后,教师引导学生互评互改,最后教师选学生推荐的优秀习作集体评改,既表扬作者的优点,又鼓励改画者的独到之处,从而使学生在评改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  4、实用性作业: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情,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作业形式。如学习图案设计后,让学生装饰贺年卡,赠送朋友、老师、亲戚。‎ ‎  5、竞赛性作业:指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有意义的主题,分组要求学生设计出作品,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作业形式。如《画画自己的书包》一课,教师紧紧围绕为山区小朋友献爱心的主题思想,请同学们设计一种多用途的方便书包。在指导设计方法后开展竞赛活动,评选最佳设计师和最具爱心奖。既寓思想教育于竞赛活动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总之,教师要改变美术课“一画到底”的静态教学模式,要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