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品德教育应成为孩子家庭教育的首要
班主任论文之品德教育应成为孩子家庭教育的首要 作者:磐安县实验幼儿园 李爱苏 【内容摘要】 健康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对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社会大背景下,健康的家庭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提高家庭生活、家庭文化的质量,同时也是优生、优育、优教的必要保障。本文从做人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基础——品德出发,分析了当前家庭品德教育的误区,指明了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其核心是心情教育,教孩子爱父母敬长辈,学会关心周围环境,学会关爱自己的生命,学会吃苦。其有效的手段为鼓励教育。鼓励是一种魔法,运用得当,获益匪浅。 【关键词】 家庭教育 品德 心情 吃苦 鼓励 中国有句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我国社会现正处于巨大的转型期中,从农业社会一下进入了商业社会,而且是不成熟的商业社会,对孩子的负面教育影响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呢?在一次大学生的家长会上,老师对家长们说:“你们的孩子都很优秀,学习成绩也非常好,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不会做人。” 是呀,等家长们领悟到的时候再教孩子学做人已经来不及了,因为错过了教育孩子的黄金期,教育孩子学做人要从小学起,甚至得从幼儿起,并且首先得要在家庭生活中渗透。 那么我们要怎样教育孩子呢?在当今社会,这个问题让许多家长很困惑,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诚恳,但孩子诚恳后,又在外面受别人欺负;我们教育孩子善良,结果我们发现善良的孩子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就会反思,是不是该教孩子投机取巧一点,是不是该教孩子更加凶悍一点。我们成人做的一些事情,有些时候会不知不觉给孩子展示了不好的东西,对孩子本身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因此,我认为健康的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并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 一、家庭教育的基础——品德教育 人品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应该从小抓起,尽管从小学开始已经有品德课程,但那是比较理性的知识,最主要还是要在实际生活中的感性应用,对孩子来说有深刻影响的主要来自父母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深深的影响孩子将来的处事态度及方法,而这些内容又是很难在学校中学习到的。 (一)品德教育的误区 在许多家庭里都给自己孩子定了一个成功标准,比如说,只要孩子在班里样样考前5名,孩子只要能考上北大、清华就算成功,这就是家长眼里的标准,许多家长都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隘的范围之内,而不太重视以拥有一个好品德作为教育孩子的首要标准。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可以有很多标准的,比如说品德是否高尚是一个标准,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一个标准,有没有吃苦精神、有没有勤奋精神是一个标准,有没有摔倒在地上敢于爬起来的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家长唯一的标准就是要有钱,有地位,有财富。衍生而来的就只有重“智”轻“德”的了,出现了多数家庭教育共性的误区,从而造成更大的误区就是家长的过度包办代替,以致负面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现今多数家庭经济生活都不错,多数孩子从小受公公、奶奶、父亲、母亲的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小不缺钱,凡事有得依赖,甚至和别人吵架时也有父母大人顶着,连工作也靠父母帮忙找。因此,养成了很多孩子死爱面子,虚荣心强,有不懂的也不愿向别人请教等坏习惯。一谈起球星、歌星、影星,他们热情似火,比谁都清楚,整天喋喋不休地谈论。不想着好好读书,老想走捷径成富翁。叫他们去做活打死也不去,整天沉迷“网吧”游戏。结果学无所成,学力低,就业难,在家整天游手好闲,还抱怨父母无能。 以上所述的大都是不良家庭教育带来的恶果。 (二)品德教育的途径 那么怎么样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品德家庭教育呢? 1.教育孩子勤劳勇敢。 特别城里的家长,要把让孩子勤劳勇敢作为家庭教育的核心。虽然我们现在条件比较优裕,但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创造机会让子女们勤劳勇敢。 2.教育孩子乐于助人。 比如教更小的弟弟做游戏、给不幸的孩子制作玩具、帮助妈妈和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3.以父母做榜样 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简单的我一直生活在一个简单的家庭里,从小到大,妈妈总是以自身作为榜样来影响我,妈妈经常带我去外婆家,每次都让我买一些外婆喜爱的小礼物过去,在路上总会提起要孝顺长辈。而且经常说,如果自己以后老了,没有人来看我关心我,也会很孤独的。虽然点点滴滴,虽然我小不能真正理解,但渐渐地,我也发现了她的用意和效果,至少,我跟外婆就更亲了,这就是一种教育。做为家长,别忘了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会潜移默化的为孩子做出榜样,渗透性的道德启蒙教育最见效。 有这样一个事例:孩子对妈妈说:“爸爸和我一样,也喜欢看动画片。”妈妈笑着对孩子说:“你爸爸本来不喜欢看动画片,但为了让你高高兴兴看动画片,他就不看其他节目了,你爸爸就是这样,遇到事情总是先替别人着想,然后才考虑自己,你可要向爸爸学习啊!” 我想,这就是自然生动的道德启蒙教育。比如有些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打牌和搓麻将,而且也不注意影响,没有节制,只是要求自己的孩子要认真学习。家长的这种行为,使孩子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疑惑,容易使孩子对大人的行为进行模仿或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作为家长在生活习惯上,应该以身作则,不要使自身一些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引起孩子的效仿和教育的迷失,以免带坏了孩子。 因此做家长的不得不切记家庭环境是幼儿品德教育的基础教育,也是最关键的教育。 二、品德教育的核心——心情教育 所谓“心情教育”,就是以道德观念为基础,引导孩子理解“真爱”,学会关爱他人,让真诚的爱在人与人之间流动。 (一)爱父母,敬长辈,关心周围环境 家长应帮助孩子从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去发现、去感受万物的存在和变化,知道万事万物都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鼓励孩子热爱大自然,关心周围环境,具有环保意识,并懂得善待身边的事物,如玩具,用品等。 在德国有个非常好的案例,当时是1983年的德国。教师出示第一张照片,是二战时的样子,路上堆满了尸体。第二张是现在社区的照片,体现了平静、和谐画面。再问他们喜欢生活在哪张照片里?孩子当然愿意生活在现在的社区。于是老师就告诉他们,第一张照片是你们的长辈所经历的现实,而不是想象出来的,从第一张照片到第二张照片,是靠你们的长辈用勤劳的双手建造出来的,凭着他们的努力,给你们带来了这么美好的生活,从而树立起孩子对长辈的崇敬。第三张照片是一张2020年的蓝图。孩子最喜欢这一张。老师问,这张照片应由谁来建造呢?一个孩子算了算他父亲已经40多岁了,到2020年已经80多岁了,不能再去造房子了。孩子们终于明白,第三张照片是要用他们自己来建造的,不能再依靠长辈了,这让我得到一个启发,教育孩子应该从爱父母、爱社区、爱老师、爱同伴…再到爱一个国家,这样的教育更容易感染孩子。 (二)关爱自己的生命 首先,家长要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这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我曾经在百度上看到一则新闻,三个未满面18岁的孩子在一家商店里买东西,仅仅是因为不小心的碰撞,就拔刀杀人。还听闻一些孩子在校发生不愉快的事就跳楼自杀,这样的事情在现今的社会里时有见闻,这反映出孩子们对生命是如此的轻视。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们明白,生命来得不容易,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 那么我们要怎么教育孩子热爱生命呢?我记得我的孩子问我过一个很多孩子都问过的问题:“妈妈,我是怎么来的?”我是这样告诉他的:“ 你是爸爸送给我的一件小礼物,妈妈怀你怀了9个多月,为了让你有足够的营养,妈妈每天吃许多好吃的东西给你,有一天,妈妈肚子疼了,爸爸就把我送到医院,医生把你从妈妈的肚子里拿了出来,你看肚子上的疤痕就是为你留的。”儿子听了以后,紧紧地抱住我说:“妈妈谢谢你!”我趁机告诉他:“你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你的生命不完全只属于你自己,你的生命还是爸爸妈妈给予你的最珍贵的礼物,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要坚强地保持你的生命,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爸爸妈妈,还有家里所有的亲人朋友。” 其次,父母要做热爱生命的榜样。我们要在孩子面前活出热情,不要把悲观的情绪带给孩子。同时,可以给孩子讲讲残疾人的故事,讲述他们不向困难低头的故事,来感染孩子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让孩子明白只要我们对生命充满热爱,生命的火花才会更加绚丽。 再次,家长要创造机会锻炼孩子顽强的生存意志。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会轻看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们缺乏生存的意志,更受不了挫折,无法面对失败,精神容易崩溃。有位青少年教育专家说:“生命教育是一个人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所以家长们要多创造机会,磨练孩子的生存能力,常为孩子上上热爱生命的课程。 三、让孩子学会吃苦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人品教育,其次是心情教育,第三是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吃苦。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容易的得到许多物质享受,不懂得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其实,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从教育的角度讲,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努力培养孩子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使孩子从小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位记者曾采访一个叫小刚的中学生,问他:“你平常洗袜子吗?” 小刚回答:“不洗。” “那平时都是谁给你洗的?” “妈妈给我洗。” “如果妈妈不在家呢?” “那只有请爸爸来洗了。” 记者接着问道:“如果爸妈都很忙,没有时间给你洗呢?” “那就放着,等他们有时间再洗。” “以后你长大了,谁给你洗?” 小刚很坦然地回答:“长大了请保姆呀!” 瑞士虽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瑞士的父母们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养尊处优,他们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十五六岁的女孩,初中毕业后,就要到别人家做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男孩到一定的年龄也要参加劳动,锻炼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独立生存能力,以免长大后成为不能独立生活的无能之辈。 而中国的父母有时候容易走极端。知道吃苦对孩子好,就拼命让孩子参加“吃苦夏令营”之类的活动,实际上,这种短期的吃苦教育效果并不好。 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吃苦呢? 1.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如让孩子亲手种豆,每天给它浇水,定期施肥,经常观察豆的生长变化情况。当豆豆在孩子的精心照料下,长出嫩绿的茎叶时,会使孩子从中体会到做一件事,必须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 2.让孩子养成有始有终地完成一件事的好习惯。如孩子玩好玩具后一定要整理回去。 3.教育孩子懂得克服困难。孩子做事遇到了困难,家长不要直接帮助,而要启发引导孩子通过努力自己解决困难。孩子会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产生自信,得到锻炼。 4.家长以游戏的形式鼓励孩子做事不怕苦,不怕累。比如带孩子步行出去玩时,孩子吵着要抱时,家长可以说:“我们来跑步比赛吧!看谁先到终点”。 5.采用赞扬的方式鼓励孩子做事不怕苦不怕累。当孩子通过自己努力,成功地完成了一件事时,家长要给予赞扬,或给孩子一个肯定的微笑,亲昵地摸摸孩子的头或对孩子讲些表扬的话,这些对孩子都是鼓舞。 四、品德教育的手段——鼓励教育 关于如何鼓励孩子的问题,在美国有个很好的案例: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上初中刚开始学物理的时候,他的物理成绩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师找他谈话,让他好好学物理。学生说我不喜欢就是学不好,老师特别聪明,他告诉这个学生,别的同学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学生一想我随便划个勾就能及格,很容易,于是就答应了,结果下次考试考了28分。虽然28分,老师还是没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因为还是不及格的分数。这个老师很聪明,她让全班同学把上次的考试成绩和这次的成绩做一个减法,上次考了90,这次还是 90,一减就是0,上次95,这次93,一减就是﹣2,这样减到最后,就一个同学剩下了20分,就是这个同学。老师把所有同学两次考试的分数差写在黑板上,问了个问题:“哪个同学进步最大?”全班同学异口同声说某某,这是一个铁的事实,因为只有他一个人进步了20分。这种鼓励方式不但没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励色彩。这个学生一下就兴奋起来,他想无论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进步最大的,我有无数进步的空间。老师做了件聪明的事情,孩子就觉得有广阔进步的空间,从此这个孩子就喜欢上了物理,并最终成为了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 老师的教育方式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更为重要,因为孩子更加看重家长的一言一行。举一个例子,班里有一位小朋友的妈妈看见别的孩子都会跳绳,而自己的孩子确不会,妈妈马上训斥道:“你看别人都会跳了,就你不会,真笨,笨死了!”孩子本身已经觉得很沮丧了,妈妈还用话语中伤他,这不但使孩子失去了自信心,而且自尊心也受到了摧残,到最后他还是没学会。 家长一定要学会怎么鼓励孩子。教育孩子和驯养动物是一模一样的,驯兽员驯动物有两种方式,第一,鼓励,绝对的鼓励;第二,限定,甚至是惩罚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驯兽员训的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圈钻过去呢?其实海豚开始是不会做的,驯兽员先把这个圈放在水里面,被训的海豚谁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的就不给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过去。逐渐的,圈被不断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 从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那么,父母应该怎样鼓励孩子呢? 比如孩子得了30分,你要鼓励孩子下次考到40分,那孩子一想,多考10分还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条件。比如说这个孩子想要一辆玩具车,你就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孩子考到40分,就给他买那辆玩具车,然后再把孩子的分数一点一点加上去,这样孩子的分数就在潜移默化中上去了。每当他有进步时,就要鼓励他。当孩子失败时,要告诉孩子,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误,不过爸爸妈妈支持你,家长千万不要伤害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就是鼓励孩子去实际行动。”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他总会迫切地要求父母来看看,希望获得父母的赞赏。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成果敷衍了事,忽视了对孩子精神的鼓励,孩子就会很失落。在一次次的失落中,孩子就会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爱,从而会走向消极的一面。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首先要以爱心和热情去努力培养他各方面的能力,要鼓励和赏识他,而不是一味地用责备和打击逼迫他去“听话”,因为在威逼和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只能变成怯弱和虚伪的人! 案例:“妈妈,今天跳绳我得了第一名。”明明高兴地对妈妈说。 “和谁跳绳啊?为什么跳绳啊?”妈妈淡淡地问了一句。 “今天上体育课,老师让我们比赛跳绳,我是跳得最快的,老师夸我很有运动才能呢。”明明的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哦,知道了,今天留作业了吗?快去做作业吧!”妈妈好像没有听到明明说的话。 听到妈妈这么说,明明觉得非常失望,闷闷不乐地到一边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得了第一名,妈妈却一点都不高兴,也不夸奖他。 许多父母总是忽视了孩子的成绩,从而失去了鼓励孩子的最佳时机。上例中的明明,因为没有及时得到妈妈的鼓励,心里非常失落。如果妈妈再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在考试上取得第一名。”明明的逆反心理就会表现出来。如果妈妈说:“是吗?真了不起,我家明明就是能干!”这时,孩子必然会荡漾起高兴的情绪,于是,妈妈可以趁机鼓励道:“明明,你在学习上也要努力,如果也能得第一,那就更厉害了!”孩子必然会从成就感中激发斗志,这样的鼓励才是积极的鼓励。 鼓励是一种魔法,父母们要善于运用。比如经常对孩子说:“呀,你今天的字写得真漂亮呀!”“你的画画得越来越好了,如果再努力一些,都可以成为小画家了!”有这样的鼓励,魔法会在孩子的眼里绽放更美丽的花朵,心灵之窗也会向你打开。当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犯错误,会做错事,这时往往有些父母会生气地责骂孩子。其实,孩子也不愿意犯错误、做错事,他们本来已经有内疚感了,如果父母再不断地责骂孩子,孩子就会觉得非常委屈,从而对父母产生不满,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 各位家长朋友们,如果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终身都不一定能保有幸福。所以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学会如何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所以家长们试着去进行品德的家庭教育吧,避开误区教育孩子关爱周围的人乃至有生命的物,尽量地鼓励孩子健康成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