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心得)之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物理(心得)之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物理论文之浅谈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 ‎ ‎  初、高中物理的台阶问题,是高中物理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学生能否顺利地跨上这一台阶,直接关系后续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帮助学生顺利跨上台阶,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减小两极分化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具体想法和做法,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  初、高中物理台阶存在的原因 ‎  一、初、高中物理台阶存在的客观原因 ‎  1、初、高中教材内容深度、覆盖面及表述方式和要求的悬殊,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一。‎ ‎  初中物理介绍物理量重点讲它的量度、定义,而对其物理意义讲解较少。如对力这一物理量,仅要求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目的仅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避而不谈。又如介绍动能和势能时,只介绍名称和它们的数值与哪些因素有关,不介绍计算公式。整体来说,初中力学特点是内容浅、涉及面窄,介绍客观现象多,抽象概念少,介绍静态多而动态少。高中物理在介绍物理量时,重点要介绍其物理意义。如介绍动能、势能和动量时,着重介绍它们都是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但又要区分三者之间的不同。在介绍基本规律时,首先介绍此基本规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再介绍它的物理意义。如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都各自具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物理意义,却又都可以用来解决一些力学问题,而要达到能正确运用,还必须要弄清这些基本规律之间的区别及内在联系及各自的实用条件。不难看出,高中力学介绍的内容的特点是直观的少,抽象的多;静态的少,动态的多。‎ ‎  2、数学能力要求的显著提高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二 ‎  初中的物理习题,以简单论理和算术法计算,辅之简单的代数计算,而高中过渡到以逻辑推理和代数法计算为主,并大量使用函数、矢量运算、图像等。由单一直线问题发展到平面,再加上分析、推理、计算三方面的综合应用,高一学生尤感困难。再加之数学知识相对落滞后,更加剧物理教学的困难。‎ ‎  3、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同,和对学生学习方法、要求的改变,也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三。‎ ‎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是以完成作业为主,不要求过多的练习、看书、总结。由于初中力学内容较少,要求较低,重复学习次数多,学生即使没有理解,经过多次重复,也能记住。而高中力学教材前面的内容系统性较强,对学生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多次练习,反复理解,通过高强度大规模的练习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如果没有很好地理解,后面的学习就无法进行。‎ ‎  二、高一物理台阶存在的主观因素 ‎  1、教师对教材难度的估计不足和时学生的要求过高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四。‎ ‎  高一教师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新教高一物理的新教师,另一类是教完高三又回到高一的老教师。对于新教师,往往难于吃透教材,掌握不住教材中哪些是难点和重点,并对高一学生在学高一物理时的困难缺乏了解,往往对困难估计不足。所以对如何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克服困难,不仅缺乏思想准备,且心中无数。一般不能很好地挖掘教材的内涵,而仍然像初中那样照本宣科,造成学习“听起来懂,做起来不会”,使学生陷人“学不懂”的困境。‎ ‎  对于老教师,则往往由于受教学“惯性”的影响,人为地提高教学难度,用教高三的方法教高一,甚至追求“一步到位”,但由于基本功不扎实,便造成了不但一步到不了位,而后续学习都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  2、学生心理动因的不适应,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五。‎ ‎  大部分初中学生学习基本心理是以模仿为主,他们的学习,习惯于依赖教师的引导,孤立地、片面地吸收物理知识,不善于研究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他们的好奇心,仅仅只表现于尽快地得到结论。而缺少积极探索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心理动力势必导致他们步人高中后,在学习知识,积累知识以及能力发展上的比例失调,造成学习上的主观努力和愿望与学习成绩的较大反差,而丧失学习信心,以致升入高中后,物理成绩下跌。‎ ‎  帮助学生跨上台阶的具体做法 ‎  1、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为跨上台阶打好基础 ‎  步入高一的大多数学生模仿学习心理是构成接受知识的主要因素。这种依赖性强,靠模仿去接受知识的习惯是一种低级形式的学习心理。而要使学生这种模仿学习心理向主动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心理转变,必须依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每一堂课的内容深浅、教材的难易程度、教育对象的原有知识水平和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特点,针对课题的每一环节,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计划、分阶段地引导学生走上主动学习的轨道,使他们养成积极思维,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习的稳步发展。此外,对学生阅读、听课、作业、解题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也是帮助学生跨上台阶必不可少的 ‎  2、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为跨上台阶提供工具 ‎  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画好受力图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正确分析物理过程,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从第一堂课起,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三个方面的基本技能。如为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受力分析方法。应使学生养成先找场力后接触力的分析顺序,并对每一个力都要找到施力物体的习惯,找施力物体是为了防止添力,有序分析是为了防止漏力。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应从输送带上物体运动这类较“简单”‎ 问题人手,逐步向追击、弹簧碰撞这类复杂问题过渡。解题过程中,矢量运算、三角函数知识是经常要用到的,函数、数列知识也会涉及到,因此教师平常要了解学生对这些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再者基本公式学生一定要记牢,图像意义必须搞清楚,否则学生一碰上计算题、图象分析问题头疼。‎ ‎  3、进行理想化思想熏陶,为跨上台阶减缓梯度。‎ ‎  初、高中物理在处理问题时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初中物理以客观事物为依据对其进行研究,而高中物理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理想化----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高一学生接触到的质点、简谐振动、单摆等都是理想化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度直线运动、匀速周运动、平抛运动、简谐振动等都是理想化过程。高一学生由于科学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差,使理想化模型和理想化过程的建立遇到了困难。为了使学生掌握这种科学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法,第一应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和模型的事实根据及过程,知道它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如建立“质点”这个理想化模型,首先应使学生明确引入质点是为了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特征,而忽略物体具有大小这一次要因素。其次要使学生明确什么情况下物体可看作质点(大小可忽略),什么情况下不能看作质点。第二,应使学生学会把实际的物体或过程,在某些条件下看作是学过的模型或过程中的哪个模型或过程,这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  4、传授思维的基本方法,为跨上台阶扫除障碍。‎ ‎  初、高中的物理学习中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高中以抽象思维为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也就是思维的障碍,平时我们向学生介绍某个物理量时,一般要介绍它的物理概念、定义和量值,即定义它的大小的公式、是标量还是矢量、单位及注意事项等等。其中以介绍物理意义为起点和重点,诚然,这些都是必要的。但是,某个物理量的物理概念和意义都是从大量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因此,教给学生学会从物理现象中抽象出物理概念、理解其物理意义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首必须仔细挑选所要介绍的客观现象,使之能够从中明白地抽象出所要说明的物理概念。其次,所选取的对象必须形象、直观为学生所熟悉。再者,为引人同一概念所选取的对象必须具有相关性。如介绍动能时,可以通过分析相扑运动员与小孩赛跑达到终点运动状态,质量相同的铁锤以不同速度锤击物体和不同质量的铁锤以相同速度锤击物体的效果等事例。抽象出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是一个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关的物理量,它反映物体的做功本领等本质性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理解动能。‎ ‎  5、适当掌握好内容难度、梯度,把握好内容的过渡,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勇气,是学好高中物理跨上台阶的动力。‎ ‎  高中物理相对来说是较难的一门课,初、高中相比跨度大,成绩反差更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放弃学习,故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好高中物理的保证。‎ ‎  以上是本人几点粗浅的认识,如何在教学中解决好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台阶问题,克服高中物理教学的各种困难,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