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使用科学评课机制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使用科学评课机制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其他论文之使用科学评课机制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 ‎  吴小勇 ‎  【论文摘要】 我参加了县多次教育督学培训,学习后感受颇深。这些专家、领导分别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做了理论与实践的精辟报告。通过培训,增强了本人对督导工作的认识和信心,明确了督导工作任务和目标,提高了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尤其是唐局长的即兴报告中就如何听、评课作了详尽指导,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  督导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听课、评课,很多教师,特别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他们内心看重的往往是同事对自己的评价。究竟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让教师从内心接受同事的评价,让老师们顺着高效课堂的模式走,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呢?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课机制。我们的成功经验是:听课要“七看”,评课要“七评”。‎ ‎  【论文关键词】   听课  评课 高效 课堂标准 ‎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是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评课机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会评课的教师;二是要有一个高效课堂评价标准。在一所学校中,没有一批科学、公正、严格的评课教师队伍,就不会培养出一批名教师,反过来,也不会引起听课人认真地反思,导致双方水平只能在原地徘徊,都不会有提升,只能仍旧去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培养不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同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没有统一的尺度,评课人员方向不明,无的放矢。‎ ‎  针对以上情况,我校首先制定了高效课堂标准,再次让全校老师学会如何评课。‎ ‎  一、未雨绸缪   让教师会评课 ‎  以前,我校各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低于两节,听课后,及时地评课,最好是听后紧接着就评,最晚也要在当天评完,其过程有中心发言人,有固定地点进行集中评课,并有详尽记录。结果形成了“一围、二等、三好、四结”的应付形式,即所有听课人员手拿原先听课时的听课笔记,召集齐了之后,他们首先围成一圈,中间再留些空位给教研组长或领导坐;然后,都不急着发言,等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点名才开口讲话;大家再按顺序说些好话、套话,如“这节课教态自然,使用普通话,语调抑扬顿挫,板书规范,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很多,是一节好课。”;最后,是由领导进行总结。这种“八股式”的评课,只能是自娱自乐,自欺欺人,不存在反思、不存在探究、何谈完善与提升。‎ ‎  谨此,今年我们制定了一个简单、实际的评课制度:“站着做学生,课后就评课,提缺不倡优,内容不重复”‎ ‎。即让所有听课人员都站在教室内去听课,在听课过程中,如在学生讨论、交流、练习环节,听课人员可以走到学生中去,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能参与到学生中去,帮助我们的执教老师去指导、去培养学习小组长,以便更好地充当老师的小助手;我们做到及时评课,防止时间久了,听课人员由于工作繁忙,会忘掉当时上课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消磨了听课时心中积压很多话必须一吐为快的激情,因此,下课就集中所有人员进行评课,有事的先讲,且只准提不足之点。‎ ‎  良好的评课氛围营造了,紧接着就是听课教师的评课专业素养的提升:上课是一门艺术,听课也是一门艺术。“听课是教师或研究者凭借眼、耳、手等感官,运用有关的辅助工具(记事本、调查表、录音录像设备等),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是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1],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三准备”。‎ ‎  1.听课前的准备:要知道所听的课是什么内容,这节课内容在这一学科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比重,如果是我上的话,我会怎样上?如果是到校外听课,还要事先了解执教者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教学经历、特别是教学特色。这样,当你走进他的课堂时,你就会仔细地去观察他的这些亮点、特点。‎ ‎  2.听课中的活动:要一察、二思、三记。即仔细观察教师、学生的行为;通过与自己观点的比较与思考,发现问题与特色;记录好教学环节及自己的所思所想。‎ ‎  3.听课后的整理:我们听课后及时评课。因此,听课人员要把别人的意见纳入到自己的见解当中,进行综合分析,搜集失败的地方,分辨出对自己有启迪的地方。‎ ‎  具备了坚持原则的态度和较高的评课素养,才能够成为“会评课的老师”。‎ ‎  二、把握中心  听课要“七看”‎ ‎  任何标准都没有绝对性,更没有恒定性,一堂好课也同样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就无法规范、无法引导、更无法逐步完善,也就无从培养一批划时代的名师。课堂上所有的活动实际上就是体现在教师教学行为上和学生学习状态上,因此,听课主要就是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方面进行要求。  听课要“七看”是我校对高效课堂的标准。具体是:‎ ‎  1、看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看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课标,使教材活化。是否创设了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学生是否感受到了学习的必要性。即能够与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必须关心或关注的,因获取新鲜知识而激发学生好奇之心的、健康的内容融入其中?‎ ‎  3、看教师的教学方式。看教师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是否做到了该讲、改提升的都讲了、提升了。教师是否达到了精讲,就是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能理解的不讲、学生通过生生互动或小组互助而能领会的不讲、对一些“偏、难、怪、旧”的知识虽经教师讲解,学生仍感到晦涩难懂的不讲。‎ ‎  4、看学生的学习方向。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是不是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对话,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是欣赏还是不屑?学生是否心里有自由感、安全感。看学生的参与度,是否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 ‎  5、看教师的素质。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尤其是错误的发言;是否诚心实意与学生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平等交流。‎ ‎  6、看教学效果。重点抓得准不准,时间分配是否合理,难点突破措施是否得利。教师眼中的学生是个个都能成才的还是给他们分等级的?是面对全体还是面对少数?‎ ‎  7、看教学个性。课堂建学过程是否具有生成性,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处理得是否得当?教师设计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启发性、层次性?是否能够及时地洞悉学生的感受而做出相应调整,并带有幽默感地、及时地、客观地、激励性地评价学生?‎ ‎  三、讲求实效  评课要“七评”‎ ‎  陶行知曾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2]因此,这节课,我顾及到学生的感受吗?我了解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吗?有漠视学生而唯我独尊吗?有因讲许多费话而浪费课堂时间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是固定地坚持原先的设计而不随课堂的变化而灵活地应变吗?学生在这一节课表现中有收获吗、有变化吗?同时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合作者、调控者、引导者、点评者、幕后者。评课时首先要明确出发点是真心实意帮助讲课教师改进教学。其次评课要注意四忌:一是忌高谈阔论,空洞而无内涵;二是几只谈问题,不提建议;三是忌就课论课,不能上升到理论;四是忌求全责备,面面俱到。‎ ‎  讲求实效评课要做到“七评”。“七评”的具体内容是:‎ ‎  1、评教学理念。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灌输给学生死知识,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根本能力为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我想具体应该为学生的注意力既要善于集中又要善于转移?即听时要会听,讲时要会讲;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善于交流;既会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既能顺向思维,又能逆向思维。‎ ‎  2、评教学目标。评教学目标的达到程度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3、评教材处理。评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课标,使教材活化。能够将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必须关心的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健康的内容融入其中?‎ ‎  4、评教法运用。是否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 ‎  5、评学法指导。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角色是参与者、探究者、尝试者、体验者、表演者。所以学生学习状态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原先的传统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学生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而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应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  6、评教学过程。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的,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广度、深度、自觉度是衡量主体的重要标志。其中广度为学生是否人人参与;深度为学生是浮在表面还是有所拓展;自觉度为学生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兴趣是否浓?‎ ‎  7、评教学效果。评学生的达成状态。如:学生能否把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否当堂解决课本上的习题?是否既能用于实践,又能举一反三?‎ ‎  对评课的标准,我们给了量化,有时为了简便操作,还可用表格的形式让听课人员根据具体栏目进行打分。当然评课时不必面面俱到,只要抓住最闪光的一点或几点即可。‎ ‎  我们各教研组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在只提缺点和不足的情况下,每位教师的课都在不断地完善着,教学艺术也在不断地提升着。两年来有两位教师在参加县级和市级以上的课堂基本功大赛中获奖;课堂上打瞌睡的学生没有了;害怕学习的学困生也越来越少;他们自信了、他们兴趣浓了。‎ ‎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评价课堂教学具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3]。所以,只有评好课,才能上好课。通过第一步“会评课”的培训,第二步的高效课堂标准的建立与内化和第三步的科学评课。我们终于做到了正确、有效督导教学和教学相长。‎ ‎  参考文献:‎ ‎  [1]刘旭。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四川教育出版社 ‎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 ‎  [3]张仁贤。教师如何评好课。天津教育出版社 ‎  [4]湖南中小学教育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