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展开探究学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展开探究学习

语文论文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展开探究学习 ‎ ‎  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心。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综合性学习。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并指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三者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沟通,形成了语文实践的全过程。其中自主是基础,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合作是一种精神,而探究是整个语文实践的最高境界。尽管课堂实践较为狭小,语文课堂还是语文实践的一方天地,如何让自主、合作、探究贯穿整个语文实践,我在《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问题探究欲望 ‎  在课的开始,我出示了青蛙、小鸟和一口井的贴图,创设了一个童话情景,随即配以音乐有声有色地讲述故事:在一个遥远的童话王国里,有一口古老的井,小青蛙的家就在这里。有一天,一只小鸟飞来了,她落在井沿上,坐井观天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讲到这里,教师有意止住,学生们就急切地问:“老师,那接着是怎么样了呢?”‎ ‎  教师富有童趣的语言,生动直观的的图片,迅速将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而欲言又止,制造了一个悬念,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因为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生来说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 ‎  二、尊重学生主体,播下探究的种子 ‎  《坐井观天》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青蛙笑了,说:“我天天做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教学这一小节时,我让学生展开辩论,青蛙和小鸟到底谁得对,学生发言有:”小鸟笑得对,因为它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自己错了还在傻笑呢!“这时,有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说:”老师,我觉得青蛙也是对的。“话音刚落,其余的学生哄堂大笑,我走到他身边用充满鼓励的语气说:”你为什么这样想呢?“学生鼓足勇气说:”因为青蛙说的是实话,他天天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呀!“我听了非常感动,对全班的学生说:”是呀,说实话是最难的,你有勇气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老师非常佩服你!“这时,教室里响起了掌声。而那位学生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  由此可见,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充满期待、鼓励的目光,对学生主体的尊重,珍视他独特的阅读感受和体验,是推动学生探究的内部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生就会大胆的去想,滔滔的去讲,认真的做。学生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感受到了探究的乐趣,获得了体验的成功,也增强了探究的信心,在幼小的心里,播下了探究的种子。‎ ‎  三、利用文本空白,拓宽探究空间 ‎  在语文课的学习与实践中,探究无非是一种创造行为,想象也无非是其创造的一种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因为语言与现实的链接桥梁就是想象。‎ ‎  在学生精读品味课文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也有点动心了,好吧,我就跟你走一趟吧。青蛙跟着小鸟穿过田野,飞过高山,越过海洋,来到哪里,看到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让学生小组合作编《小青蛙旅行记》,让学生自己扮演小记者,采访旅行回来的青蛙。有的小组反馈:他们来到大海上,青蛙惊奇地叫起来:”快放我下来!快放我下来!下面的井好大呀!上面还有许多的小虫在爬呢!我要去捉虫。“小鸟笑了:”那是大海!上面是一艘艘轮船在航行!“有的小组这样想象:他们来到一个大城市的火车站上空,正好有一列火车开过,青蛙又大叫起来:”快看,那条蛇好长呀,怎么呜呜叫得这么难听!“小鸟又笑着跟它说:”那是火车发动了。“有的小组……,总之精彩的发言有很多。‎ ‎  当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小手直举。这么多天才的想象!这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发言。多么可喜的探究之花,多么可叹的探究之果,可见咱们的学生不是没有探究意识,也不是不能探究,关键是教师是否根据文本言已尽而意未了的语言材料,恰好处设置疑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广阔的大千世界里,拓宽了探究的空间。同时,探究又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快乐地进行着。试想,没有疑问,没有空间,没有合作,学生怎么会有这番不得不让人为之感叹的探究,而没有探究,又何来这丰硕的成果?‎ ‎  四、转换角色朗读,深入探究文本 ‎  在放飞学生的想象后,学生对坐井观天的寓意已充分领悟,我又独辟蹊径,让学生转换角色,深入体验探究乐趣。我引导学生:旅行回来的青蛙,看到世界这么大,这么美,他想,我得赶快回去,叫小伙伴们也出来玩!把课文中小鸟的角色转换成这只旅行回来后觉悟了的青蛙,让它与还在井底的青蛙对话,改变了课文的提示语后,再一次朗读全文,又是别有一番韵味。‎ ‎  觉悟了的青蛙的现身说法,使读的层次更深入,此时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叫青蛙出来,学生无不呼唤:”小青蛙,别做井底之蛙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天不仅大,而且很美,出来看看,你的知识会越来越丰富的。“在这一语言实践中,学生又一次在想象的空间里遨游,亲历了语言实践,同时学生对文本寓意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  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深入挖掘教材,活用教材,课堂中努力为学生创造”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学习“‎ 的氛围,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打开真真正正走进文本的大门,把他们送上探索发现的道路,为他们的自由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那么你将会发现原来教学的快乐这么随手可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