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心得)之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化学(心得)之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论文之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  观察是人们探索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前提,是全面深入,正确认识客观世界,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源泉。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善于观察、扑捉信息以及敏锐地感受外界事物是一切工作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伴随积极思维的 、有目的的知觉活动。而化学的认识过程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在化学实验中,实验、观察和思维始终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教师应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为了让学生的观察力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因此,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  一、 在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养成积极观察的习惯。‎ ‎  观察事物如果有了明确的目的,就会有好的观察效果,也只有明确了观察目的,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实验过程中,实验中的感知才会完整、清晰,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观察获得预期的效果。例如:在钠这一节教学中,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如果学生不明确观察目的,只能被金属钠与水反应产生的响声以及钠在水面上游动的现象所吸引,而对钠熔成小球、钠浮于水面的原因无法理解。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钠在烧杯中的位置,钠的状态,以及在反应后向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实验中对一个又一个新奇的现象能及时观察到,就会使他们对实验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教师在为学生指出观察目的并使之具体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能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目的任务使学生慢慢地不依赖老师的指导,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习惯。‎ ‎  二、 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结果的同时,不放过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 ‎  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它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也就是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因此,作为化学学科基础的化学实验,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前只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验证知识结论的做法,而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实验结果,以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又如,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不能让学生只观察到有氢气生成和反应后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这两个现象,而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报告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包括钠浮于水面,熔成小球,不停地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水雾及气体生成,燃烧发光,使酚酞试液变红等一系列现象,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本质是什么?‎ ‎  三、‎ ‎ 要求学生在观察正常现象的同时,应注重对异常现象的观察。‎ ‎  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化学实验失败及异常现象常常存在。如果将实验看作是带领学生探究知识、“发现”他们尚未认识的客观事物、并从中学到认知的本领,教师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异常现象,因势利导地让学生全面观察这些现象,并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发生异常现象的原因。比如,在验证钠与硫酸铜反应并不是生成铜而是生成氢氧化铜的实验中,在实验时,由于老师没将金属钠表面的煤油洗净,钠的颗粒又较大,因此在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就会立即起火燃烧,浓烟滚滚,这时溶液中会有蓝色的沉淀生成,盛溶液的烧杯内壁会变黑。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教师应启发学生认真观察并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正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良好契机,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要如何正确对待科研中的失败,这也是创造型人才应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  四、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  观察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对思维的延伸和发展。整个观察过程都包含着思维过程。在观察钠与氧气的反应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切钠,然后再分三种情况处理:‎ ‎  〈1〉 置于空气中一会儿,观察切面颜色的变化。‎ ‎  〈2〉 置于一密闭玻璃管中观察钠的切面颜色的变化。‎ ‎  〈3〉 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并观察钠的变化情况。‎ ‎  如此让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思考一边探索,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思考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  总之,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并创造观察条件,指导学生观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