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三个理念
语文论文之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三个理念 我在理解语文新课标时,体会到现今的语文教学应有以下三个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学生做题的时候会做的做,不会做的就放在那儿等老师讲。平心而论,学生从小到大,他们一直习惯于老师讲,讲完了他们就按老师说的去做,让学生一下子改变这种习惯怎么可能呢?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养成一种意识,那就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能学会的、能解决的问题就要自己解决。如何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呢?以《山米与白鹤》一课为例,这课是小说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在学习本单元的时候,我已经向学生介绍了小说的有关知识,以及如何阅读,这样就把读小说的钥匙交给了学生。我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分析,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只是认真听讲,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重点强调。《山米与白鹤》一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学了本文,你掌握了哪几个生字、生词;找出文中描写山米心理的句子,并概括出他感情变化的过程;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小说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的是什么?你有没有养过小动物,说说你和它的故事。对于人和动物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针对本文的内容、写法、语言,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学生掌握了阅读小说的方法,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碰到类似的文章、类似的问题,学生自己就会分析了,这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 视教材为工具,精讲精练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曾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曾经听过一位著名教师的课,他讲《中国石拱桥》时,两节只讲了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并说出理由;二是为什么文中举了赵州桥的例子,还要举卢沟桥的例子,具体分析二者的区别。不追求让学生把这篇文章从人物到结构到语言了解掌握透彻,而是针对每一课的特点设计一两个训练重点,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一两个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的方法,教材只是起一个例题的作用。如《山米与白鹤》一文,本课的学习我就围绕两个重点,一是理解课文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体会本文的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所以教学中只设计了两个训练重点,一是通过人物心理描写分析人物情感变化的过程;二是如何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没有按照情节、人物、主题、艺术特色的套路去分析。 语文教学生活化 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要联系生活的实际,进行生活教育。如在讲《长江三峡》时,引导学生回顾长江从“两岸猿声啼不住” 到刘白羽笔下的“迂回曲折的画廊”,再到如今令人们惊呼的“第二条黄河”的变迁,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忧虑长江明天的生态状况。学《山米与白鹤》一课时,设计了“你有没有养过小动物,说说你和它的故事;对于人与动物的关系,你有什么看法”的问题,就是为了联系实际,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热爱动物的意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