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得)之音乐课巧用多媒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音乐(心得)之音乐课巧用多媒体

音乐论文之音乐课巧用多媒体 在《音乐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了“运用现代教 育技术手段”的教学建议。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 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 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各个学校多媒体设施的配置完 善,我们尝到了多媒体带来的许多便利。首先是免除了我们“倒带”之 苦。以前使用录音机教学,最考老师的就是倒磁带。倒带不准确,往往 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断档,破坏教学的氛围。现在有了多媒体设备, 又使用了配套的教学光盘,教学过程顺畅了许多。在教学中,鼠标一点 就可以完成课的选择,范唱、伴奏的选择。特别是还可以随意选择听歌 曲中的某一乐句,乐曲中的某段主题音乐,这些都是以前使用录音机特 别为难之处。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广泛应用,极大地扩 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扩充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提高了学 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参与的热情,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于是,在刚 刚实施新课程改革时,只要上课肯定有多媒体,甚至是一节课,钢琴可 以作为摆设,教师可以不范唱,多媒体却不能不用。久而久之,大家也 发现了一些问题。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画面的泛滥,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式, 影响对音响的感悟,阻碍音乐想象力的发展。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对 音乐课程的性质作了精辟的定义:“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感染力的 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 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说,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这就是音乐学科的特 点!于是,有的人又提出了上音乐课不用多媒体,回归以前的音乐课堂, 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音乐教学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其实, 我认为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效率, 也可以阻碍学生对音响的感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多思考,多实践。 只要巧用多媒体,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音乐课堂的学 习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好 的导师!兴趣能使学生进入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产生学习需求和内 在的驱动力;兴趣也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 性;兴趣能使学生的学习生动起来,活跃起来,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催生对音乐学习的爱好;兴趣能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问题 来学习。 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往往都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如果使用不当,不能让兴趣包含的学习内容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科学 性,就只能为激发兴趣而激发兴趣。如,一次听一位老师引导二年级学 生欣赏《劳动歌》,随着视频的播放,学生完全被七个小矮人的动画吸 引了,哪里还注意倾听音乐?此时,教师只注意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却忘了,学习兴趣的归宿点在于实现学习目标!如果改为初听时不出现 视频,只听音乐中有些什么声音,让你想到了什么?是不是更能让学生 关注音乐的本身!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初听时一般都不展示画 面,让学生在聆听音响的过程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内容和音乐要素的变化。 如在一年级欣赏《大象》和《小象》时,首先让学生初听两首乐曲的片 段,猜猜哪段音乐是大象,哪段音乐是小象,为什么?通过这样有目的 的聆听,学生迅速将音响与音乐形象联系起来了。在出示画面后,学生 也不会受到画面过多的干扰! 音乐教学光盘中有很多歌乐曲都 配有舞蹈或动画视频。在教学中我一般都是让学生先聆听音响,熟悉音 乐的主题和结构,再观看视频,感受舞蹈或动画是怎么与音乐结合,表 现音乐的情绪的。通过这样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 生在以后创编舞蹈动作或表现音乐时,抓住音乐的形象打下了基础。 二、巧用多媒体拓展教学资源 在《音乐课程标准》提出: “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 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新课程不再“唯教材” 而上课,教师可以调动自己和学生身边的一切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删 减、重组与补充。 以前的音乐随堂课一般是一本教材、一台琴、 一部收录机。学生主要的精力在于听,听录音范唱,听老师的琴声、老 师的讲解、老师的范唱、自己的演唱……学生确实是在充分感受“音 响”,但有时也会让我们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 执教五年 级欣赏课《阿佤人民唱新歌》时我就遇到了难题。歌曲表达了佤族人民 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歌颂、感激之情。怎么让学生理解随着岁月已远去 的时代背景呢?我设计了很多导语,都感觉不理想。简短的说不清楚, 能说清楚的又太冗长,学生怎么能安心听!为了让学生了解佤族的服饰, 我查找自己的舞蹈资料,偶然发现了舞蹈《佤山红星》。这个舞蹈表现 了红军到达佤族村寨,解放佤山人民的故事。心悬已久的难题迎刃而解。 我截取了一个片段插入课件中,引导学生观察:1、舞蹈中佤族女孩的服 饰和头发。2、舞蹈开始时佤族小女孩的动作表现了什么情况?(学生 都能看出佤族女孩又冷又疲惫。)舞蹈欣赏结束后,我用寥寥数语简介 了解放前佤族人的生活情况,和佤族的特色舞蹈“甩发舞”。这段舞蹈 的插入,让学生在观看舞蹈的过程中了解了歌曲的时代背景,和佤族的 服饰习俗,这岂是老师的语言能描绘的吗? 随着电视、网络等音 乐传播途径的覆盖,学生的生活中已经充斥了流行歌曲。如果广播里响 起了流行歌曲,全班同学都可以整齐划一地演唱起来!在班级音乐会中, 有部分同学也会津津有味地演唱流行歌曲。我深知“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的道理。我不可能排斥学生演唱流行歌曲。最近这一年来,我特别注意 学生喜欢哪些流行歌曲,看能不能找到流行歌曲与教材歌曲的结合点, 让学生更加喜爱我们的音乐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发现在学生喜 欢的流行歌曲中有很多民歌元素。如,有的歌曲是运用我国的民族音调 创作的,而有的歌曲就是民歌新唱。于是,我根据教学的内容,通过网 络收集了一些流行歌曲补充到音乐教学中。 执教五年级《跑马溜 溜的山上》时,我补充了根据这首歌曲新创作的流行歌曲《美丽的康定 溜溜的城》和《康定溜溜的城》给学生听,又引导他们对比三首歌曲不 同的音乐要素带来的情绪变化。将音乐欣赏知识恰当地融入到流行歌曲 的欣赏之中,让学生在听中有收获!新课程的实施,音乐教材在不断地 变化,但教材的变化确实赶不上时代的变化。当我们还在演唱《巴塘连 北京》,感受公路修到西藏时,藏族人民喜悦的心情时,到西藏的铁路 已通车了。于是,我适时补充了《天路》。让学生在聆听中感受歌曲表 达的内容与情感,感受人类战胜自然的豪迈!感受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 歌曲中的运用!让这首学生熟悉的歌曲更加深入他们的心灵! 有了多媒体,我更乐意为每一节 音乐课收集大量的文字和音响、音像资料,制作成简单的课件,让音乐 课给学生更多、更丰富的音乐情感体验! 二、巧用多媒体促进教 学弥漫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 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其实,留心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无非有两 类,一类歌曲旋律优美,歌词贴近学生生活的;另一类属于因为熟悉而 喜欢。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弥漫式教 学”。 弥漫就是充满,到处都是的意思。“弥漫式教学法”就是让 音乐贯穿音乐教学的始终。有时音乐是教学的重点,有时音乐是活动的 背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沉浸在音乐中,在“润物细无声”中 逐渐感知音乐、体验熟悉音乐,进而能有感情地表现音乐!现在,我的 弥漫式教学法不但在课堂中采用,还延伸到课外。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 间和下午的课前五分钟歌唱时间多播放教材歌曲,让音乐教室随时充满 歌声。让学生因为熟悉而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喜欢教材 的歌曲! 三、巧用多媒体提高学习能力 学校的音乐课程 不只是教学生学习音乐,还应该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培养学习音乐的 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一次我和学生一起欣赏 5 册 的歌曲《鲁冰花》。按照要求听了几遍后,我正准备进入下一个学习环 节。一个学生突然说:“老师,再听一遍嘛!真好听!”这一下,很多 学生跟进,都嚷嚷说:“再听一遍嘛!”没办法,我只好又播放了一遍。 随着音乐声,孩子们非常陶醉地跟着唱起来。一遍结束后,又是那个调 皮的学生要求再放一遍。我有点犹豫,再播放其他的教学内容完不成, 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不容打击!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网络。于是我 对大家说:“喜欢这首歌曲的同学可以回家在网上下载下来听。也可以 利用下午‘课前 5 分钟歌声时间’再听。”学生们终于安静下来,进行 了下一环节的学习。下一次上课前,我问了问那位调皮的学生,他真的 从网络上下载了这首歌曲反复听,还自信地唱给我听。家中有电脑的很 多孩子都去下载了这首歌曲。课后,我开始反思:以前的教学我只注重 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确实忽略了让学生学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学习音 乐。 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 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 息技术学习音乐。”于是,在以后的音乐课教学中,我经常布置一些让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选择完成。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 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智。”如,五年级学生欣赏了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后, 又让学生在网上收集聆听不同版本的演唱,比较音乐要素的变化,带来 情绪上的细微变化;学习《国歌》前,让学生收集国歌的来历和作者的 生平介绍,又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并在音乐课上交流。这样的活动,学 生的音乐信息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也在学习中激发了音乐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习的能力。 世界是多元的,音乐是多元的!多媒体设备 的巧用,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让学生的音乐学习 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音乐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 准解读》吴松年著《有效教学艺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5 月第 1 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