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论文之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 ‎  作为小学教师我敢肯定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过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认真读书,不认真写字的情况。这就说明这些学生此时对这些不感兴趣或者有别的什么他们更感兴趣的事或东西正缠着他们。此时,我们就有一个如何让他们集中精力听课、写字、读书的问题产生了,也就是如何调动这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问题就此产生了。‎ ‎  通过这次国培,我学习到了许多先进经验。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如:设置悬念法、故事法、游戏法、谜语法、复习法、比赛法、激将法等等。要想调动起他们的参与和自主学习兴趣,必须视当时的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弄不好会变成不但没有调动起没听课、写字、读书的那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破坏了另一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打扰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弄巧成拙。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调动那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  一、授课时,以多数学生为主,学生弄清楚一个问题、一些知识后,对那部分没听课的学生进行激趣。如:“小朋友,刚才我们说了些什么?我和同学们讨论了写什么?”如果他们无法回答,就马上问:“那你们想知道吗?”他们会说:“想。”‎ 这时,我们就叫学会了的那部分学生告诉他们,这样不但调动了开小差的那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让学习认真的那部分学生复习巩固了刚才的知识,并且充满成就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 ‎  二、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体验、生活经历等等。许多学生虽然上课不能专心听讲、认真读书、认真写字,不是因为他们智力差,也不是因为他们不喜欢学习,而是因为他们课前的某些情绪,比如:过于激动、过于悲伤、过于气愤或者对某些东西过于沉迷,使得他们在上课时,及至上课很久了都还不能进入角色或进入学习氛围。这,我们不能怪学生,因为我们大人有时都这样。我们很难从一个角色很快地转换成另外一个角色。比如:在朋友遇难的场地上立刻要办一件大喜事,你会突然转十万分痛苦为一丁点儿高兴吗?不能。至少我不能。我们有时答非所问,还突然吓一跳。这不是我们不会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而是我们还在另一个环境。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我们给他们铺设一条正题的路,把他们引入课堂学习之中去。我们可不能莽撞,我们需要机智,需要随机应变。不然将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把他们唤入学习氛围,反而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比如:我们轻轻地走到他们身边,悄悄地说:“黄春燕同学好聪明,她听得特别认真。”或者走到他们身边稍稍停一会儿,让他们知道我们正在提醒他们上课要认真。这样既给了他们台阶,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引他们进入了学习氛围。不失为一举两得。‎ ‎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激趣。有很多时候是我们教师自身的原因,使一些学生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课、写作业、读书。比如:我们有时因为课前的不好情绪没有消失上课铃就响了,于是没有调整好心情就去上课了。带着这样的情绪能上好课吗?学生的感情是脆弱的,而且特别容易手感染。他们被老师的这种情绪感染而不能自拔。难道我们不该反省反省吗?我们不该在课堂中作自我批评吗?如果这时我们问:“你们认为刚才老师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尽管提出来批评。老师将对这些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和马上改正。”如果没有学生批评我们,我们应该作自我批评。而且态度要非常诚恳。这样我们以身作则,既给学生以表率作用,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给了他们一种平等的意识。又如:教师在书写或朗读时故意出那么一点错,然后发问:“你们发现了些什么吗?”这肯定马上会激发出他们的寻找老师错误的兴趣,同时也就调动了他们的听课兴趣。而且还无意间教会他们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细致,不然就会出错。也就是培养了他们做事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  四、分槽喂养法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那就是在读书时让那些后进生或上课没集中精力听课的同学读简单的段落或句子,让其他同学读难些的段落或句子。只要他们读得通顺、流利,就鼓励、表扬,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此喜欢上成功的那种感觉。由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做作业时,给后进生布置比较简单的同课作业,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知道的写于纸上,就像把他们的奖状贴在墙上一样给他们以成就感。这不仅让他们巩固了课中学到的知识,还激起了他们还要学习更多知识的欲望。‎ ‎  五、特别评价激趣法。教师的评价往往起到神奇的效果。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论和地位往往是至高无上的。他们相信教师的话是没错的。他们从来不会轻易怀疑老师的话,所以,教师一旦表扬谁,那个孩子就会特别高兴、自豪,其余孩子就会向他学习,以求得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于是,这就很好的激发了多数孩子的学习兴趣。‎ ‎  总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很多。我们必须联系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而定。就像一句农谚所说的: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只要我们认真想办法、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对症下药,就不怕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