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论孔子师德观的现代意义
其他论文之论孔子师德观的现代意义 内容提要]生活在2000多年前的孔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的主要精力都贡献给了教育事业,为后世树立了师道的典范,其中许多方面至今对我们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孔子“重义轻利”敬业精神;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发扬孔子“热爱学生”的传统美德;继承孔子“为人师表”的高尚典范 关键词]孔子;师魂;重义轻利;有教无类;热爱学生;为人师表 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被历代封建王朝尊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精深的教育思想确乎彪炳千秋,泽被万世。孔子把毕生精力几乎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表现出的种种师德风范被后人奉为高尚师魂的楷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探析孔子的“师魂”,秉承他的高尚师风,对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教育事业,是会有一定帮助和裨益的。 一、学习孔子“重义轻利”敬业精神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学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除少数时间从政外,几乎将毕生精力贡献教育事业。 孔子一生的清贫尽人皆知。凭他的学识和声望,完全可以谋得大富大贵的生活。可他却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⑴。孔子在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是贫贱穷困的,有时甚至到了饥不得食的地步。按照一般人的情怀,人生际遇如此,心理何以平衡?然而孔子的生命却表现为一以贯之的饱满乐观而又不断进取。翻开《论语》这部孔子的行状录,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生活感受竟是充满“乐”的。《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赞赏“贫而乐”。对于贤弟子颜回,孔子由衷地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⑵同样他自己也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⑶他自道自己的行状:“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⑷由此我们可以说,孔子的人生是“安于贫困而快乐的人生”。 从孔子立志从教的决断中,我们就可以十分清晰地感受到孔子那种追求大义舍大利的气魄:他不愿苟安偷生、逍遥自在、与世无争;也不愿篡权夺利、争霸天下;更不愿同流合污、坐享富贵。他唯一选取的是另辟蹊径、开创新路——从教兴国。孔子任教四十余年,一直兴致勃勃,毫无厌倦。无论是而立之年踌躇满志的办学初期,还是在鲁国鼎盛辉煌的从政时期;无论是周游列国、到处碰壁的漂泊流浪十四年,还是年已古稀、直至生命终结的凄凉晚年,他从没有停止过教学,从没有停止过对这“大义”的追求。这是一条多么艰辛的漫漫人生之路啊!孔子这种对教育事业孜孜不倦追求地追求与忠诚,难道不能引起我们这些“为师”之人的感慨吗? 但是,在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似乎失去了正确的价值参照系。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产生了“魔力”,使人们在对利益的追求上,无论是观念上,还是行为上,都表现为对货币数量的占有。一部分教师沉溺于所谓“现实”与“实惠”的海洋中,展开金钱、物质的无休止追逐,这是对教师本质的一种异化。有的教师思想受到影响,原先确立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忠心耿耿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开始淡薄,乃至消失。他们讲课不求实效,科研缺少创新,教材不作更新,平时少批作业不辅导,课堂内手机常响,工作敷衍了事,整天关心股票、钞票。个别教师甚至指示学生为其推销产品。在他们看来,所谓“理想”,就是有“利”就想,所谓“前途”,就是有“钱”就图,如此举止严重损坏了教师形象,也降低了教师自己的人格。 我们解析孔子“重义轻利”的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 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是有积极意义的。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广大教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恳工作、努力奋斗。今天,社会主义制度为教师实现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我们只有忠实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献身教育事业,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二、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为后人所称道的。所谓“有教无类”就是指即不分贵贱、不分贫富、不分年龄、不分地域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同春秋前只有贵族子弟才享有进学特权的情形相比,实行‘有教无类’,无疑是前进了一步。原先没有读书场所的平民子弟,而今总算有所学校可进了。”⑸予是,许多平民,特别是出身贫贱的人,像家居“陋巷”的颜回、身为“野人”的子路、父为“贱人”的仲弓、穷居劳作的曾参等都投到了孔子门下,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荀子》中记有南部惠子向子贡发出的疑惑与感慨,“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其实这个“杂”正说明孔子实践了他“有教无类” 的主张。让更多的平民受到了教育。这是他仁者“爱人”⑹“泛爱众”⑺思想的具体显示,充分表现了孔子在教育上的人道主义。 在每个孩子的教育机会有了法律保障的今天,我们对“有教无类”又可以作出新解,可以理解为“有教则无类”。即通过“因材施教”,使良莠不齐、智能不一的学生都能成为人才,不再有智愚的差别。不管哪一种解释,其内涵都是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前者是在教育机会的给予上,后者是在教育过程中和教育的结果上。 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没有一视同仁。有的教师把一些成绩好的学生视为“掌上明珠”,即使有时候犯了错误也不批评,而对一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是左右看不上眼,对这些学生所做的事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有时甚至体罚他们。这种现象从教育学角度讲,其实就是教育者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采取了不同的教育态度,是一种不良的师风。 很多调查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幼儿园大班的儿童,都对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是否公平极为关注。实际上如果老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是绝不会产生好的整体效果的。首先,会伤害一部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人生态度;其次,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现代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经典实验,证明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和教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如果教师认定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学生将向教师所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发展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把“有教则无类”作为我们的一种职业态度。在教学中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教师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之一,也是教师良好师风的一种具体体现。 三、发扬孔子“热爱学生”的传统美德 孔子对学生,从学习到生活,无不深切关怀,体贴备至,达到了爱生如子的地步,有时甚至超过对其儿子的关怀。 “鲤趋而过庭”的故事,具体说明了他对儿子没有超出他对学生的教育。他的学生陈亢有一次向孔子的儿子伯鱼(即鲤)提出一个问题:“子亦有异闻乎”就是说你在孔子那里,是否得到与众不同的传授。伯鱼肯定地告诉他没有这种事:“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就是说,伯鱼听到孔子的教导,只是有关学《诗》和学《礼》这二个问题。于是陈亢很高兴地说:”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出孔子对他儿子的教育,同对他学生的教育并无二致,可见他是视生如子,甚至是如陈亢所言”君子之远其子“的。 由于他爱生如子,学生对他也尊师若父。《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有孔子逝世后,”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馀室,因名曰孔里“,足见其影响之大。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师生关系,形成了我国尊师爱生的优良传统,其影响深远。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没有铜臭气息。在今天商品交易的社会条件下,应当发扬光大这一传统美德。 孔子对学生的爱又表现在严格要求及批评教育上。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日后推行”德政“的人材,孔子在各方面,特别是在道德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学业上他要求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⑻督促他们博学好学;政治上要求学生”克已复礼为仁“⑼;在为人处世上要求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⑽;修身养性则要求学生”刚、毅、木、讷近仁“⑾;等等。 ”玉不琢,不成器。“⑿如果学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言行上有过失,孔子就要批评他们,有时近乎斥责。他批评过冉求的遇事退缩;更批评过子路的言行粗鲁;他训斥过宰予白天睡觉是?朽木不可雕也”⒀;也指责过子路让年轻无学的子羔到费地作宰是误人子弟;孔子对弟子最严厉的批评莫过于对冉求从政后的谴责。因为冉求为“富于周公”的鲁国贵族季康子聚敛民财,孔子竟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⒁ 孔之所以这样严格要求和严厉批评学生,是因为想把他们培养成理想的人材,因此,应该说是对学生更深的爱。这也表现了孔子作为一名教育家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道德风范。 反观现在,确有许多让人遗憾之处:在一些学校家长会似乎完全代替了家访,固然这样可以做到信息沟通,但情感的沟通呢?在对特殊学生的教育上,请几次家长的效果恐怕抵不上一次家访:相反,有些教师动不动对学生冷言冷语,甚至“连挖苦带损”,体罚现象也未完全杜绝。在一些基础薄弱校,教师强调学生基础差、智商低的为数不少。甚至有的为了课外办辅导班能拿钱,竞明确告诉学生:课上知识讲不完,辅导班上接着讲。这就更有失“师格” 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有些教师在一些做法上如以孔于为镜观照,确实应是“见先贤而自愧弗如”。应该说,具有仁爱之心,热爱学生,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赞可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愿为人师者皆有此德,皆守此道。 四、继承孔子“为人师表”的高尚典范, 汉代思想家杨雄在《法言。学行》中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这是十分精辟的见解。教师既然是专门教育人的人,就应在学识、道德、思想和言行等方面成为学生楷模。孔子之所以几十年能胜任育人的职业,主要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孔子注重自身修养,严于律已。我们从“克已复札为仁”⒂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来。“克已复礼为仁”既是他的人生哲学,又是他的政治理想,但这里面包涵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克已”,即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孔子“克已”的途径之一是“内省”、“自省”、“自讼” ,即自我反问、自我检查、自我责备。通过自问自查自责,使自己的思想言行达到“慎”——“毋意、毋必、毋固、毋我”⒃,即不任意、不专断、不固执、不自大。“克已”的途径之二是“见贤思齐”⒄,经常用“君子”的标准对照自己,力求达到。因为“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仁”与“礼”的化身,“仁”即君子的“质”,“礼”即君子的“文”,文质彬彬的君子就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论语》中近百条对“君子”的阐说,可以作为孔子对这一理想人格崇敬追求的印证。经过这样严格的律已,孔子的思想道德的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也就成为学生效法的楷模。 孔子几十年的以身作则,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崇高的形象。子亥说过:“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⒅颜回则赞叹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⒆弟子们的叹服和景仰,都说明孔子的为人师表达到时人不可企及的地步。孔子的为人师表可以说达到了那个时代比较完美的人格,即席勒所谓的“既有丰富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的人格。 反观现在,有一些教师每天要求学生早到校,可自己却从不早来;学生大扫除时见不到老师,而干完了老师倒挺能挑毛病;教育学生要不能乱扔纸屑,而自己的烟蒂却满地丢;有的教师教育学生要团结互助,而在学生面前却随意贬低别的老师。试问这样教育学生,学生的心里怎么会没有一个结呢?现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学生对老师“惧而不敬”的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教师常常言行不一,没有以身作则,从而贬低了自身形象。 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夸美纽斯300多年前在他的《大教学论》一书中写道:“教师应经常把他们所当模仿的行为榜样给予他们,应当把自己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榜样。除非他能这样去做,否则他的一切工作都是白费。”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对教育者更是直言相告:“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因此,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学习孔子为人师表的典范,在教育学生时要处处做到以身作则,这是一名教师高尚师德的体现。 综上所述,孔子在他呕心沥血的教育生涯中,为了教书育人,形成了自已高尚的师德规范。如果按照李大钊先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圣哲,其说之确足以代表其社会时代之道德” ,那么,孔子的师德规范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时代之师道规范。只要我们用批判继承的态度审视它,吸收它合理的、科学的成分,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教师道德规范,加强当今教师的道德修养,还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匡亚明著:《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南怀瑾著:《论语别裁》(上下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李翔海著:《生生和谐———重读孔子》,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4.王正平等著:《教育伦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5.时雨等编选:《道德建设新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6.徐长安著:《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海潮出版社1997年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