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数学(心得)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初探
数学论文之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数学教学初探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用学生的生活实例,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很快地就投入到迫切要求学习新知的情境中来。 比如,在教学“小数比较大小”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 调查一下,同学们喜欢上什么课?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体育课。那你们体育课上都做过哪些运动?有跳绳,跳远,打篮球,踢足球,乒乓球等。那这节课来比一比,看谁立定跳远跳的最远?好吧?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同学们兴趣也高涨。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新知。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来来来,我们把班级成员分成四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跳远成绩最好的学生来比一比,看那个小组能获得第一名,为能拿到第一,同学们一定要尽力哟,一定要选出你们组里跳的最远的同学来参加最后的绝逐,才能代表你们组的实力。知道怎么样才能知道组里谁跳的最远嘛?那定要把跳的成绩记录下来。知道最后代表你们组参加最后绝逐的人如何比吗?这就是比较小数大小的时候了。看你们个个身材都不错的,个子高矮也差不多,现在都四年级了,跳一米远没问题吧?同学回答:肯定没问题,我上次体育课上都跳1.60米的哇!那是不错了。那肯定了我是跳的最远的,那第二名呢?我,1.58米,那也不错啊!还可以吧老师,将来一定要超过他好好努力没问题的,第一名的小李你也要加油啊,不然第二的小彭要超过你了。好了,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跳1.60的小李和跳1.58的小彭那个跳的远了吗老师,这个还不简单,第一名肯定比第二名远了。那你们知道那个这两个数字那个大嘛?应该是小李跳的1.60大。你们说的非常正确,可你们知道这两个数字是怎么比较大小的吗?不知道啊。那我现在就给你们讲讲,整数上的1和1那个大。一样大了,都是1嘛!对,那小数部分第一位6和5那个大知道不?那肯定是6大了。 现在知道小数怎么比较大小了吗?还是不知道啊!老师!你们看奥!整数部分相同,小数部分第一位小李跳的比小彭的大,是吧?是的,在整数部分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小数呢其实就是依次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依次类推同一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先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一样大了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一样大了再比较千分位,如果十分位就已经分出大小了,就不用比较百分位了,千分位了,如果十分位一样大,再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那个小数比较大,以此类推,同学们明白了吗?明白了,原来这么简单啊! 通过这样教学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参与了进来。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经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三、挖掘现实生活素材,巩固新知。知识需要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在教学多种方法进行四则运算时,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让学生解决:高速公路旬阳至吕河段于3月1日正式动工,原计划7月底竣工,但由于上级检查,不得不在7月26日前完工,请帮叔叔阿姨算一算他们的可用时间?学生看到这一问题,迅速拿出了事先课堂上用过的日历,台历,算了起来。很快已经算好了举手的学生接二连三,方法也多种多样。如: 学生1:30×2+31×2+26=148(天)学生2:31+30+31+30+26=148(天)学生3:30×2+31×3-5=148(天)学生4:30×4+26+2=148(天)学生5:31×4+26-2=148(天)学生6:21×7+1=148(天)(21周加一天)…… 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四、深入学生现实生活,应用新知。多年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偏重于脱离实际的机械训练和题型教学。在学生的练习中存在大量的人为编造的离学生生活现实较远的题材,诸如:糊纸盒、装配机器等等。长期这样的训练导致了学生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而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数学小数加减时,问:你们平时都到商店买东西吗?怎么买? 一名学生说,我今天到校门口买了一把尺子1.2元,买了一个本子0.8元,衣服三角板1.5元,付了10元,找回6.5元。谁来编一道问题并解决?一同学说,买东西过程不变,将付了10元找回6.5元改为付了10元,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迅速拿出练习本,算了起来。学生1:10-1.2=8.8(元)、8.8-0.8=8(元)、8-1.5=6.5(元)学生2:10-1.2-0.8-1.5=6.5(元)学生3:1.2+0.8+1.5=3.5(元) 、10-3.5=6.5(元)学生4:10-(1.2+0。8+1.5)=6.5(元)…… 这节课同学们能从生活实例中编出数学问题,并很快应用所学知识多种方法来解决。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悉了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兑换和简单的加减计算。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查看更多